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155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双臂机器人的机械臂自由度冗余等技术问题。本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包括底座、机械臂一和机械臂二,机械臂一和机械臂二的内端部均与底座相连接,机械臂一的自由度L与机械臂二的自由度M满足如下关系:|L‑M|=N,其中N=1,2,3,4,5,6。该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的机械臂一和机械臂二为非对称的结构,机械臂二的部件少于机械臂一的部件,即机械臂二节省了部件,该结构能够减少机械臂二上各部件之间的传动误差,这样就减小了整个机械臂二的累积误差,同时节省了系统的制造成本,也减小了系统的控制难度。

An unsymmetrical double manipulato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unsymmetrical double mechanical arm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dustrial robots.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redundancy of the manipulator's manipulator's manipulator. The asymmetric double arm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 mechanical arm and two arm manipulator, a mechanical arm and two inner en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manipulator M freedom L and mechanical arm in two to meet the following relation: |L M| = N, N = 1 2, 3, 4, 5, 6.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arm for asymmetric mechanical arm of the asymmetric double arm device, two parts of the mechanical arm is less than parts of the manipulator, the manipulator two saves the component, the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error of mechanical arm between the components on the two, it can reduce the cumulative error of mechanical arm two, while saving the cost of the system,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机器人
,涉及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农业采摘、拆爆作业等,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控制装置实现机器人动作的控制,实现难以依靠人力完成或者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机器人分为单机械臂系统和多机械臂系统,多机械臂系统与普通的单机械臂相比,在负载能力,操作的灵巧性和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预计在精密装配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申请号为201610613940.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协同双臂机器人,包括安装座和两个手臂;两个手臂镜像对称设置在安装座两侧;每个手臂包括依次连接的肩臂组件、后端臂组件、肘臂组件、前端臂组件和用于连接末端执行部件的手腕臂组件;肩臂组件的一端连接安装座,并可绕安装座旋转;后端臂组件的一端与肩臂组件另一端的侧面可旋转连接;肘臂组件的一端侧面与后端臂组件的另一端可旋转连接;前端臂组件的一端与肘臂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并可绕其轴向旋转;手腕臂组件的一端与前端臂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并可绕前端臂组件的长度方向摆动,手腕臂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末端执行部件。上述双臂机器人的不足之处是,它采用对称的双臂结构,左右手臂各个关节一一对应,因此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冗余。一方面,增加了系统的控制难度及硬件成本,另一方面,在工业生产中,现有的大部分工作不需要机器人的双臂具有一样多的自由度,这种情况下,使用对称双臂的机械人进行工作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导致机械人手臂的传动误差及累计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系统的传动误差及累计误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包括底座、机械臂一和机械臂二,所述机械臂一和机械臂二的内端部均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一的自由度L与机械臂二的自由度M满足如下关系:|L-M|=N,其中N=1,2,3,4,5,6。该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的机械臂一和机械臂二均连接在底座上,机械臂一的外端部用于固定工具法兰盘一,工具法兰盘一用于对执行件进行固定,执行件可以是机械手爪一,也可以是打磨头、激光头、电钻枪和焊枪等操作工具,机械臂二的外端部用于固定机械手爪二,机械手爪二可以通过工具法兰盘二进行固定,机械手爪二用于夹持需要进行操作的零部件,当机械臂一通过转动使机械臂一的外端部与机械臂二的外端部相正对后,设置于机械臂一上的执行件就能够对被夹持在机械臂二上的零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保存工作的顺利进行。本装置中,机械臂一和机械臂二为非对称的结构,具体来说,机械臂二的部件少于机械臂一的部件,第二械臂的自由度也少于机械臂一的自由度,即机械臂二节省了部件,该结构能够减少机械臂二上各部件之间的传动误差,这样就减小了整个机械臂二的累积误差,同时节省了系统的制造成本,也减小了系统的控制难度。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一的工作空间覆盖机械臂二的工作空间。机械臂一的工作空间是指机械臂一在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臂一的外端部所能到达的空间,机械臂二的工作空间是指机械臂二在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臂二的外端部所能到达的空间,机械臂一的工作空间覆盖机械臂二的工作空间,也就是说,当机械臂二的外端部处于任何位置时,机械臂一通过转动都能够使机械臂一的外端部绕向机械臂二的外端部,使二者能够相配合,顺利进行工作。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二所采用的电机的功率大于机械臂一所采用的电机的功率。因为机械臂二的零部件更少,它占用的空间就更少,因此能够使机械臂二上的各个部件在体积上制作得更大,这样就能够选用功率更大的电机安装在各部件的内部,当机械臂二作为夹具使用时,功率更大的电机使机械臂二的夹持力更大。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二所采用的减速器的负载和扭矩大于机械臂一所采用的减速器的负载和扭矩。因为机械臂二的零部件更少,它占用的空间就更少,因此能够使机械臂二上的各个部件在体积上制作得更大,这样就能够选用负载和扭矩更大的减速器安装在各部件的内部,当机械臂二作为夹具使用时,负载和扭矩更大的减速器使机械臂二的夹持力更大,也使机械臂二能够更好的进行转动。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一包括回转关节一、回转关节二、回转关节三、摆转关节一和摆转关节二,所述回转关节一的内端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回转关节一的外端部与所述摆转关节一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关节二的内端部与摆转关节一转动连接,回转关节二的外端部与摆转关节二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关节三的内端部与摆转关节二转动连接。该结构中,回转关节二能够相对于回转关节转一转动,回转关节三能够相对于回转关节二转动,回转关节三的外端部用于安装执行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回转关节二和回转关节三的转动,使机械臂一上的执行件对被夹持在机械臂二上的零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一还包括回转关节四和摆转关节三,所述回转关节三的外端部与所述摆转关节三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关节四的内端部与摆转关节三转动连接。该结构中,回转关节四的外端部用于安装执行件,增加摆转关节三和回转关节四后,能够增加机械臂一的自由度,能够更加方便地使机械臂一与机械臂二进行配合操作。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底座上具有呈圆环形的凸台一,所述回转关节一呈圆筒状,回转关节一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回转关节一的内端部位于凸台一内且回转关节一的内端部的外侧面与凸台一的内壁相贴靠。回转关节一转动连接在底座上,能够进一步增加机械臂一的自由度,该结构使机械臂一不仅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还能够使其在竖直方向移动,增大机械臂一的操作范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臂一能够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上调节执行件的位置,方便地绕开障碍物;凸台一与回转关节一相配合的结构,能够防止回转关节一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机械臂一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二包括回转关节五和摆转关节四,所述回转关节五的内端部与底座相连接,回转关节五外端部与所述摆转关节四转动连接。该结构中,摆转关节四用于固定机械手爪二,摆转关节四能够相对于回转关节五转动,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摆转关节四转动,能够更加方便地使机械臂一与机械臂二进行配合操作。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二还包括回转关节六,所述回转关节六的内端部与所述摆转关节四转动连接。该结构中,回转关节六的外端部用于固定机械手爪二,增加回转关节六后,能够增加机械臂二的自由度,能够更加方便地使机械臂一与机械臂二进行配合操作。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二还包括摆转关节五,所述摆转关节五与所述回转关节六的外端部转动连接。该结构中,摆转关节五的外端部用于固定机械手爪二,增加摆转关节五后,能够增加机械臂二的自由度,能够更加方便地使机械臂一与机械臂二进行配合操作。在上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机械臂二还包括回转关节七,所述回转关节七的内端部与所述摆转关节五转动连接。该结构中,回转关节七的外端部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包括底座(1)、机械臂一(2)和机械臂二(3),所述机械臂一(2)和机械臂二(3)的内端部均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一(2)的自由度L与机械臂二(3)的自由度M满足如下关系:|L‑M|=N,其中N=1,2,3,4,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包括底座(1)、机械臂一(2)和机械臂二(3),所述机械臂一(2)和机械臂二(3)的内端部均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一(2)的自由度L与机械臂二(3)的自由度M满足如下关系:|L-M|=N,其中N=1,2,3,4,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一(2)的工作空间覆盖机械臂二(3)的工作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二(3)所采用的电机的功率大于机械臂一(2)所采用的电机的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二(3)所采用的减速器的负载和扭矩大于机械臂一(2)所采用的减速器的负载和扭矩。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一(2)包括回转关节一(2a)、回转关节二(2b)、回转关节三(2c)、摆转关节一(2d)和摆转关节二(2e),所述回转关节一(2a)的内端部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回转关节一(2a)的外端部与所述摆转关节一(2d)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关节二(2b)的内端部与摆转关节一(2d)转动连接,回转关节二(2b)的外端部与摆转关节二(2e)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关节三(2c)的内端部与摆转关节二(2e)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一(2)还包括回转关节四(2f)和摆转关节三(2g),所述回转关节三(2c)的外端部与所述摆转关节三(2g)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关节四(2f)的内端部与摆转关节三(2g)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双机械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济民张弓王卫军侯至丞顾星徐征梁松松李友浩王悉颖李均冯伟韩彰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中科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