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155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表面设有挂杆,所述挂杆顶端设有橡胶球,所述连接杆两端设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底端设有支撑底面,所述竖直杆贯穿支撑底面并延伸至支撑底面外部,所述支撑底面中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设有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连接杆,有利于对支架本体进行稳定,也为挂杆提供放置地点,通过设有挂杆,有利于为纺纱提供放置点,通过设有橡胶球,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不会被挂杆弄伤,通过设有方向转轮,有利于为支架本体提供控制方向,通过设有转轮,有利于为支架本体提供前行所需的作用,方便工作人员运输纺纱。

A spinning fram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inning moving bracke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body,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rack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the out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hanging rod and the hanging rod is arranged at the top end of the rubber ball,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rod and the vertical rod bottom bottom surface. The vertical support rod penetrates the bottom surface and extends to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external support, the support bas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a bar, the two ends of the bar is provided with a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bracket body, also provides a place for the hanging bar, through a hanging rod, to provide place the point for the spinning, through a rubber ball, is conducive to the staff of the body will not be hurt by the hanging rod, a direction wheel,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control of the bracket body through a rotating. The wheel is helpful to provide the role of the forward body for the support body, so that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staff to transport the spinning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机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专利技术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而纺纱则需要进行结构架支撑方便运输和收放。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表面设有挂杆,所述挂杆顶端设有橡胶球,所述连接杆两端设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底端设有支撑底面,所述竖直杆贯穿支撑底面并延伸至支撑底面外部,所述支撑底面中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设有转轮,所述支撑底面底部一侧设有方向转轮。优选的,所述挂杆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设置为45-60°,且挂杆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橡胶球材质设置为天然橡胶,且橡胶球直径小于纺纱内直径。优选的,所述竖直杆数量设置为2个,且竖直杆与方向转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轮数量设置为2个,且2个转轮通过旋转杆连接,所述横杆底部连接有旋转杆。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有连接杆,有利于对支架本体进行稳定,也为挂杆提供放置地点,通过设有挂杆,有利于为纺纱提供放置点,通过设有橡胶球,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不会被挂杆弄伤,通过设有竖直杆,有利于竖直杆与连接杆相连接,通过设有方向转轮,有利于为支架本体提供控制方向,通过设有转轮,有利于为支架本体提供前行所需的作用,通过设有横杆,有利于固定支撑底面整体,且横杆连接旋转杆,通过支撑底面固定支架本体的底面,并且稳定支架本体,方便工作人员运输纺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挂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转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本体、2连接杆、3挂杆、4橡胶球、5竖直杆、6支撑底面、7横杆、8转轮、9方向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中部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外表面设有挂杆3,所述挂杆3顶端设有橡胶球4,所述连接杆2两端设有竖直杆5,所述竖直杆5底端设有支撑底面6,所述竖直杆5贯穿支撑底面6并延伸至支撑底面6外部,所述支撑底面6中部设有横杆7,所述横杆7两端设有转轮8,所述支撑底面6底部一侧设有方向转轮9。所述挂杆3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设置为45-60°,方便挂上纺纱,且挂杆3一端与连接杆2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球4材质设置为天然橡胶,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不会受伤,且橡胶球4直径小于纺纱内直径,方便纺纱套接,所述竖直杆5数量设置为2个,且竖直杆5与方向转轮9固定连接,能够通过方向转轮9控制支架本体1运动,所述转轮8数量设置为2个,且2个转轮8通过旋转杆连接,所述横杆7底部连接有旋转杆,用于稳定支架本体1,且方便支架本体1运动。本实用工作原理:通过连接杆2上的挂杆3将纺纱挂上,挂杆3与橡胶球4以竖直杆5的中线相对称,竖直杆5顶端与斜杆固定连接,斜杆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接触面,在推动过程中,方向转轮9为支架本体1提供控制方向,转轮8为支架本体1提供前行所需的作用,横杆7用于固定支撑底面6整体,且横杆7连接旋转杆,通过支撑底面6固定支架本体1的底面,并且稳定支架本体1,方便工作人员运输纺纱。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中部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外表面设有挂杆(3),所述挂杆(3)顶端设有橡胶球(4),所述连接杆(2)两端设有竖直杆(5),所述竖直杆(5)底端设有支撑底面(6),所述竖直杆(5)贯穿支撑底面(6)并延伸至支撑底面(6)外部,所述支撑底面(6)中部设有横杆(7),所述横杆(7)两端设有转轮(8),所述支撑底面(6)底部一侧设有方向转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中部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外表面设有挂杆(3),所述挂杆(3)顶端设有橡胶球(4),所述连接杆(2)两端设有竖直杆(5),所述竖直杆(5)底端设有支撑底面(6),所述竖直杆(5)贯穿支撑底面(6)并延伸至支撑底面(6)外部,所述支撑底面(6)中部设有横杆(7),所述横杆(7)两端设有转轮(8),所述支撑底面(6)底部一侧设有方向转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玉黄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鹏杰色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