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143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5:54
公开了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共中心点道集,将炮检距分组,获得多个炮检距组与全数据体,统计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基于全数据体与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基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拟合,获得炮检距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基于关系函数,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以及基于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与共反射点道集,获得真振幅补偿后的共反射点道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真振幅补偿因子,消除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引起的共反射点道集能量畸变,实现高精度的共反射点道集。

Real amplitud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the coverage times of the observation system

A true amplitud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the coverage number of the observation system is disclosed. The method can include: CMP gathers based on the offset grouping, multiple offset group and full coverage statistics data, multiple offsets; full coverage data with multiple offset based on group, by smoothing, covering a number of times get the smoothed distance offset group; coverage, more than offset the smoothed away from the group based on the fitting function of offset and gain more than offset the smoothed away from group coverag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 of common reflection point gather with true amplitude compensation factor; and based on the common reflection point gathers true amplitude compensation factor and common reflection point gathers, obtain the true amplitude compensated common reflection point gathers. Through the true amplitude compensation factor, the invention eliminates the common reflection point gather energy distortion caused by the seismic acquisition and observation system, and realizes the high accuracy common reflection point gath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地震勘探领域,地震共反射点道集作为反演的主要输入数据,其质量直接影响储层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效应判别和反演精度,所以共反射点道集的质量控制是叠前反演的关键环节。由于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照明特征的原因,会造成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分布不均匀,近炮检距和远炮检距覆盖次数较低,中间炮检距覆盖次数较高。叠前时间偏移共反射点道集明显存在中间炮检距能量强,两边炮检距能量弱的问题,影响AVO属性特征。目前最常规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方法基于模型AVO特征的背景趋势能量补偿,该方法为模型驱动,对一定时窗内道集炮检距振幅能量变化进行统计,通过对比模型及实际AVO趋势,求取随炮检距变化的刻度因子,将刻度因子应用于实际道集,实现目的层背景趋势意义下的炮检距振幅能量补偿。专利技术人发现,应用该方法的前提是区域地质特征明确,对有利储层区域和非有利储层区域有深入的了解,但一般该条件无法得到满足。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方法及系统。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方法及系统,其能够通过真振幅补偿因子,消除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引起的共反射点道集能量畸变,实现高精度的共反射点道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共中心点道集,将炮检距分组,获得多个炮检距组与全数据体,统计所述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基于所述全数据体与所述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基于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拟合,获得炮检距与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基于所述关系函数,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以及基于所述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与共反射点道集,获得真振幅补偿后的共反射点道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基于共中心点道集,将炮检距分组,获得多个炮检距组与全数据体,统计所述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全数据体与所述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拟合,获得炮检距与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关系函数,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的单元;以及用于基于所述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与共反射点道集,获得真振幅补偿后的共反射点道集的单元。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共中心点道集炮检距组与覆盖次数的示意图。图3中曲线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关系函数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的示意图。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获得的共反射点道集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获得的真振幅补偿后的共反射点道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方式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基于共中心点道集,将炮检距分组,获得多个炮检距组与全数据体,统计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步骤102,基于全数据体与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步骤103,基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拟合,获得炮检距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步骤104,基于关系函数,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以及步骤105,基于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与共反射点道集,获得真振幅补偿后的共反射点道集。该实施方式通过真振幅补偿因子,消除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引起的共反射点道集能量畸变,实现高精度的共反射点道集。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方法的具体步骤。在一个示例中,基于共中心点道集,可以将炮检距分组,获得多个炮检距组与全数据体,统计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在一个示例中,将炮检距分组可以包括:选取炮检距增量,基于炮检距增量将炮检距分组。具体地,首先选取合适的炮检距增量,炮检距增量满足条件:炮检距增量=(最大炮检距-最小炮检距)/覆盖次数。将共中心点道集按照炮检距增量将炮检距分成不同的炮检距组,然后将共中心点道集数据按照不同炮检距组组合生成全数据体,最后统计每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在一个示例中,基于全数据体与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平滑处理,可以获得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在一个示例中,平滑处理可以包括:基于均值滤波方法,将全数据体中的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进行排序并平均,获得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在一个示例中,均值滤波方法可以为:其中,Δx表示炮检距增量;m表示道数,取值大于等于3的奇数;A表示覆盖次数。具体地,基于均值滤波计算公式:其中,Δx为炮检距增量,m为道数,取值大于等于3的奇数,A为覆盖次数,将全数据体中某个炮检距组的相邻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进行排序,去掉覆盖次数最大和最小的一部分炮检距组,将剩余的几组覆盖次数进行平均,作为当前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在一个示例中,基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拟合,可以获得炮检距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具体地,基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以炮检距为自变量,覆盖次数为因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获得炮检距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通常炮检距与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呈现两边小、中间大的梯形趋势,通过最小二乘法多项拟合关系函数效果较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资料处理中计算精度、运行效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拟合。在一个示例中,基于关系函数,可以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在一个示例中,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包括:基于关系函数,进行近似反函数运算,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函数;以及对共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包括:基于共中心点道集,将炮检距分组,获得多个炮检距组与全数据体,统计所述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基于所述全数据体与所述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基于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拟合,获得炮检距与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基于所述关系函数,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以及基于所述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与共反射点道集,获得真振幅补偿后的共反射点道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包括:基于共中心点道集,将炮检距分组,获得多个炮检距组与全数据体,统计所述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基于所述全数据体与所述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基于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通过拟合,获得炮检距与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的关系函数;基于所述关系函数,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以及基于所述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与共反射点道集,获得真振幅补偿后的共反射点道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其中,将所述炮检距分组包括:选取炮检距增量,基于所述炮检距增量将炮检距分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其中,所述平滑处理包括:基于均值滤波方法,将所述全数据体中的所述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进行排序并平均,获得所述平滑后的多个炮检距组的覆盖次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其中,所述均值滤波方法为:其中,Δx表示所述炮检距增量;m表示道数,取值大于等于3的奇数;A表示覆盖次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统计的真振幅补偿方法,其中,获得所述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包括:基于所述关系函数,进行近似反函数运算,获得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函数;以及对所述共反射点道集真振幅补偿因子函数进行修正,获得所述真振幅补偿因子。6.一种基于观测系统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思居兴国顾庆雷高艳霞余青露肖盈邹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