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食材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107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食材粉碎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内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由内腔室和外腔室组成,所述内腔室设置于所述腔室的中部且所述内腔室的顶部为敞口设置,所述外腔室环设于所述内腔室的外部,且所述内腔室的底部设置有过滤丝网;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第一破碎结构,所述外腔室内设置有第二破碎结构;所述第二破碎结构由上而下分别设置有上破碎单元、下破碎单元;所述外腔室底部为镂空板且下方设置有出料漏斗。该新型食材粉碎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食材粉碎彻底,且工作效率更高,该装置使用便捷,适宜广泛推广。

A new type of material comminu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食材粉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材加工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食材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食材加工领域中,食材的粉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粉碎可增大单位质量原料颗粒的总表面积,增加养分在人体消化液中的溶解度,提高人体的消化率。而且颗粒度大小的不一其产生的味觉也是不一样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材的细碎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腌制剁碎的辣椒为例,根据其细碎度的不同可以制作为糟辣椒或者辣椒酱,粉碎原料粒度的大小对后续工序的难易程度和成品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有的各类剁碎装置的工作效率不高、粉碎效果不佳,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食材粉碎装置,该新型食材粉碎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食材粉碎彻底,且工作效率更高,该装置使用便捷,适宜广泛推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食材粉碎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内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由内腔室和外腔室组成,所述内腔室设置于所述腔室的中部且所述内腔室的顶部为敞口设置,所述外腔室环设于所述内腔室的外部,且所述内腔室的底部设置有过滤丝网;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第一破碎结构,所述外腔室内设置有第二破碎结构;所述第二破碎结构由上而下分别设置有上破碎单元、下破碎单元;所述外腔室底部为镂空板且下方设置有出料漏斗。优选地,所述第一破碎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搅拌轴和多个搅拌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镂空板上,且所述搅拌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且顶端延伸至所述内腔室中,所述搅拌轴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搅拌轮。优选地,所述下破碎单元包括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搅拌轴上,另一端上固接有搅拌棒。优选地,所述搅拌棒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锥形刀片。优选地,所述上破碎单元包括多个环形卡块,且所述环形卡块螺接于所述内腔室的外侧壁上,所述环形卡块内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内壁一侧环绕设有若干个齿牙;所述环形空腔的顶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底端上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延伸至所述环形空腔外部且底端设置有多个叶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套设有直齿轮且所述齿牙与直齿轮相啮合。优选地,所述机体外壳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架。优选地,所述过滤丝网为食品级不锈钢丝滤网。优选地,所述过滤丝网呈上宽下窄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矩形搅拌轮的外侧壁和所述搅拌棒的外侧壁均设有多个锥形刀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内腔室内设置第一破碎结构对投进的食材进行初步破碎后,再由过滤丝网进入到外腔室中经过第二破碎结构中的上下破碎单元二次破碎后经由出料漏斗排出。所述下破碎单元将食材破碎过程中会飞溅到外腔室的上部,再被上破碎单元再次破碎。该新型食材碎装置能够对投进的食材进行初步破碎、二次破碎和再次破碎,破碎效果好,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食材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外壳2、支撑架3、外侧壁4、过滤丝网5、第一驱动电机6、搅拌轴7、多个搅拌轮8、连接杆9、搅拌棒10、环形卡块11、第二驱动电机12、第二转轴13、叶轮14、直齿轮15、齿牙16、出料漏斗17、镂空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食材粉碎装置,该新型食材粉碎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所述机体外壳1内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由内腔室1-1和外腔室1-2组成,所述内腔室1-1设置于所述腔室的中部且所述内腔室1-1的顶部为敞口设置,所述外腔室1-2环设于所述内腔室1-1的外部,且所述内腔室1-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丝网4;所述内腔室1-1内设置有第一破碎结构,所述外腔室1-2内设置有第二破碎结构;所述第二破碎结构由上而下分别设置有上破碎单元、下破碎单元;所述外腔室1-2底部为镂空板17且下方设置有出料漏斗16。本技术中,食材投进后,先经由第一破碎机构进行初步破碎,为了提高初步破碎的效果,一种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破碎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5、搅拌轴6和多个搅拌轮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固定于所述镂空板17上,且所述搅拌轴6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连接且顶端延伸至所述内腔室1-1中,所述搅拌轴6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搅拌轮7。接着,食材经过第二破碎机构进行再次破碎,其中,第二破碎机构中的下破碎单元包括多个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搅拌轴6上,另一端上固接有搅拌棒9。为了提高再次破碎的破碎效果,一种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棒9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锥形刀片。另外,为了提高再次破碎的效果,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破碎单元包括多个环形卡块10,且所述环形卡块10螺接于内腔室1-1的外侧壁3上,所述环形卡块10内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内壁一侧环绕设有若干个齿牙15;所述环形空腔的顶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的底端上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延伸至所述环形空腔外部且底端设置有多个叶轮13,所述第二转轴12的中部套设有直齿轮14且所述齿牙15与直齿轮14相啮合。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破碎操作,优选地,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架2。为了保证食材破碎过程中确保食材的无害,以及破碎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过滤丝网4为食品级不锈钢丝滤网。另外,为了提高对食材连续破碎的效率,提高出料的顺畅性,优选地,所述过滤丝网4呈上宽下窄的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食材破碎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矩形搅拌轮7的外侧壁和所述搅拌棒9的外侧壁均设有多个锥形刀片。在对食材进行破碎的过程中:机体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以便于进料和出料的操作。所述机体外壳1内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由内腔室1-1和外腔室1-2组成,所述内腔室1-1设置于所述腔室的中部且所述内腔室1-1的顶部为敞口设置,所述外腔室1-2环设于所述内腔室1-1的外部,且所述内腔室1-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丝网4;过滤丝网4选用食品级不锈钢丝滤网,对食材无害,且使得破碎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待破碎的食材经内腔室1-1的敞口投入内腔室1-1中后,先经由第一破碎装置进行初步破碎:第一驱动电机5带动搅拌轴6转动后以驱动搅拌轮7进行工作,使得食材被搅拌轮7进行初步破碎,接着被初步破碎后的食材通过过滤丝网4到达所述外腔室1-2中进行二次破碎;食材进入到外腔室1-2中后,直接被下破碎单元中的搅拌棒9进行二次破碎,搅拌棒9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锥形刀片,可以使食材被破碎的更彻底;经搅拌棒9破碎后的食材部分直接落入到镂空板17上后由出料漏斗16排出,还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食材粉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食材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1),所述机体外壳(1)内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由内腔室(1‑1)和外腔室(1‑2)组成,所述内腔室(1‑1)设置于所述腔室的中部且所述内腔室(1‑1)的顶部为敞口设置,所述外腔室(1‑2)环设于所述内腔室(1‑1)的外部,且所述内腔室(1‑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丝网(4);所述内腔室(1‑1)内设置有第一破碎结构,所述外腔室(1‑2)内设置有第二破碎结构;所述第二破碎结构由上而下分别设置有上破碎单元、下破碎单元;所述外腔室(1‑2)底部为镂空板(17)且下方设置有出料漏斗(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食材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1),所述机体外壳(1)内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由内腔室(1-1)和外腔室(1-2)组成,所述内腔室(1-1)设置于所述腔室的中部且所述内腔室(1-1)的顶部为敞口设置,所述外腔室(1-2)环设于所述内腔室(1-1)的外部,且所述内腔室(1-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丝网(4);所述内腔室(1-1)内设置有第一破碎结构,所述外腔室(1-2)内设置有第二破碎结构;所述第二破碎结构由上而下分别设置有上破碎单元、下破碎单元;所述外腔室(1-2)底部为镂空板(17)且下方设置有出料漏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食材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5)、搅拌轴(6)和多个搅拌轮(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固定于所述镂空板(17)上,且所述搅拌轴(6)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连接且顶端延伸至所述内腔室(1-1)中,所述搅拌轴(6)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搅拌轮(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食材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破碎单元包括多个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搅拌轴(6)上,另一端上固接有搅拌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强萧晟许月明张冬冬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