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吸水洗耳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046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吸水洗耳球,包括球形气囊、第一橡胶管、第二橡胶管、第一玻璃管、第二玻璃管;球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凹槽;第一橡胶管、第一玻璃管、第二玻璃管均呈中空的圆台型结构;第一橡胶管的下底面与球形气囊连通;第二玻璃管置于第一玻璃管内部,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与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重合,第一玻璃管的下底面与第二玻璃管的上底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橡胶管的上底面与第二玻璃管的上底面连通;第二橡胶管,呈中空的圆锥型结构,且其底面与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液体试剂进入洗耳球,增强了洗耳球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Water absorbent ball washing ball

Water washing ear ball proof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pherical balloon, the first second rubber tube, rubber tube, the first glass tube, second glass tub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pherical balloon is formed with a first groove; the first rubber tube, the first glass tube, second glass tubes are conical structure under empty;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pherical balloon first rubber tube connected; second glass tube is placed inside the first glass tube, the upper bottom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glass tube second coinciding with the first glass tube, the first glass tube and the lower bottom surface of the second glass tubes on the bottom surface in the same plane; the first rubber tub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econd glass tube on the bottom surface connected; second rubber tube, a cone type hollow structur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econd glass tube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iquid reagent from entering the washing ball, enhanc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ar washing ball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吸水洗耳球
本技术涉及化学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防吸水洗耳球。
技术介绍
洗耳球,也称作吸耳球、吹尘球、皮老虎、皮吹子。是一种橡胶为材质的工具仪器。主要用于吸量管定量抽取液体。包括球状、圆锥两部分。其中球体的顶端有一个凹槽。在实验室内,洗耳球主要用于移液管和吸量管定量抽取液体,但因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非常容易将移液管或吸量管中的酸性或碱性液体吸入洗耳球,造成洗耳球污染和腐蚀,非常不利于实验的精准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在实验时手持洗耳球的姿势不正确或不恰当,导致在使用时,把液体吸入洗耳球中使得实验的不准确和洗耳球寿命的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吸水洗耳球,用以解决现有的洗耳球在使用过程中易将液体吸入洗耳球内部的问题,以提高洗耳球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吸水洗耳球,包括球形气囊、第一橡胶管、第二橡胶管、第一玻璃管、第二玻璃管;所述球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第一橡胶管、所述第一玻璃管、所述第二玻璃管均呈中空的圆台型结构,且三个圆台型结构的上底面的直径均小于下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下底面与所述球形气囊连通;所述第二玻璃管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管内部,且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直径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重合,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上底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玻璃管与所述第二玻璃管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玻璃材料;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下底面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上底面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呈中空的圆锥型结构,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管下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橡胶管上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下底面边缘设置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上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玻璃管上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橡胶管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边缘设置有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橡胶管的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本技术提供的防吸水洗耳球,通过采用一段玻璃管替代原有锥形气管的中间部分,可以有效防止在实验操作中用力不当导致液体试剂进入洗耳球而对洗耳球造成的损伤,增强了洗耳球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球形气囊相对两侧的凹槽设计可以帮助使用者矫正不正确的手持方式,以便更好的完成实验。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中球形气囊的截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中第一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中第二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中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防吸水洗耳球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吸水洗耳球,附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吸水洗耳球包括:球形气囊11、第一橡胶管12、第二橡胶管15、第一玻璃管13、第二玻璃管14。附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中球形气囊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球形气囊11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用于使用者握持。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矫正使用者不正确的手持方式,规范学生使用洗耳球时的姿势,以更好的完成实验操作。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为半球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球面直径为1.4cm,深度为0.5cm。用户在使用时,只需反复按压所述第一凹槽111即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得位于所述球形气囊11左右两侧的第一凹槽的球面直径不同,例如,使得左侧的球面直径为1.4cm,右侧的球面直径为2cm,且左右两侧的第一凹槽的深度均为0.5cm,以让使用者更加方便的使用洗耳球,便于将液体试剂吸出。附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中第一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中第二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防吸水洗耳球中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4、5所示,所述第一橡胶管12、所述第一玻璃管13、所述第二玻璃管14均呈中空的圆台型结构,且三个圆台型结构的上底面的直径均小于下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橡胶管12的下底面与所述球形气囊11连通。所述第二玻璃管14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管13内部,且所述第一玻璃管13的上底面131直径与所述第二玻璃管14的下底面142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玻璃管13的上底面131与所述第二玻璃管14的下底面142重合,所述第一玻璃管13的下底面132与所述第二玻璃管14的上底面14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橡胶管12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一玻璃管13的下底面132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玻璃管14的上底面141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15,呈中空的圆锥型结构,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一玻璃管13的上底面131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玻璃管14的下底面142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15的锥形结构的顶点出具有一出气孔,所述通孔是外界气体进出所述防吸水洗耳球的通道。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原有洗耳球锥形气嘴的中间部分用两个玻璃管代替,且所述第二橡胶管13、所述第二玻璃管14、所述第一橡胶管12、所述球形气囊11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气流通道,气体经所述第二橡胶管13、第二玻璃管14、第一橡胶管12之后,进入所述球形气囊11。同时,由于所述第二玻璃管14与所述第一玻璃管13相互倒置,且第二玻璃管靠近所述球形气囊11一侧的直径小于靠近所述洗耳球出气孔一侧的直径,在便于将液体吸出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将液体试剂吸入所述球形气囊11内部。为了更好的防止液体试剂进入洗耳球,所述第一玻璃管13与所述第二玻璃管14之间的空隙135中填充有玻璃材料。为了简化制作工艺,更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管13与填充于空隙135中的玻璃材料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为了便于所述第一玻璃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橡胶管、所述第二橡胶管连接,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玻璃管13下底面1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橡胶管12上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玻璃管13的下底面132边缘设置有一第二凹槽134,所述第一橡胶管12的上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134内;所述第一玻璃管13上底面1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橡胶管15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玻璃管13的上底面131边缘设置有一第三凹槽133,所述第二橡胶管15的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133内。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吸水洗耳球,通过采用一段玻璃管替代原有锥形气管的中间部分,可以有效防止在实验操作中用力不当导致液体试剂进入洗耳球而对洗耳球造成的损伤,增强了洗耳球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球形气囊相对两侧的凹槽设计可以帮助使用者矫正不正确的手持方式,以便更好的完成实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防吸水洗耳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吸水洗耳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气囊、第一橡胶管、第二橡胶管、第一玻璃管、第二玻璃管;所述球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第一橡胶管、所述第一玻璃管、所述第二玻璃管均呈中空的圆台型结构,且三个圆台型结构的上底面的直径均小于下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下底面与所述球形气囊连通;所述第二玻璃管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管内部,且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直径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重合,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上底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玻璃管与所述第二玻璃管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玻璃材料;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下底面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上底面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呈中空的圆锥型结构,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吸水洗耳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气囊、第一橡胶管、第二橡胶管、第一玻璃管、第二玻璃管;所述球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第一橡胶管、所述第一玻璃管、所述第二玻璃管均呈中空的圆台型结构,且三个圆台型结构的上底面的直径均小于下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下底面与所述球形气囊连通;所述第二玻璃管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管内部,且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直径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下底面重合,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上底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玻璃管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月明王清清张冬冬胡雯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