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036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内腔上部设有导轨,导轨的内圆面设有内齿轮,釜体的内腔设有转轴,转轴的中部套设有连接盘,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釜体底壁相配合的第二搅拌叶,连接盘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内齿轮相配合的齿轮,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搅拌杆,搅拌杆上套设有第一搅拌叶,釜体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料管,釜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第二搅拌叶搅拌釜体的内腔底部,防止出现搅拌死角,保证溶液的混合浓度;第二搅拌叶在齿轮的带动下做着自转和绕着转轴的公转复合运动,使得釜体的内腔溶液搅拌变得混乱无序,提高试剂混合效率,保证搅拌质量。

A high efficiency chemical reagent harmonic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emical reagent, the mixed reaction kettle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the upper chamber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surface, an inner gear is arranged round guide within the chamber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central shaf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the bottom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kettle bottom wall. With the second stirring blad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matched with the inner gear, the gear bottom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rod, a stirr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tirring blade,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through connecting the discharge pipe.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uniform legs;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addles of kettle body, prevent stirring dead angle, ensure the mixed solution; second mixing blade is driven by a gear to do The complex movement of rotation and rotation around the rotating shaft makes the mixing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kettle body chaotic and disorder, which improves the mixing efficiency of the reagent and ensures the mix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
技术介绍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在化工产生领域,经常需要调配各种溶液试剂,以便调节生产。溶液试剂的调和通常需要用到调和反应釜。但是,传统的调和反应釜结构单一,其搅拌为电机带动的均匀搅拌,搅拌效果差,搅拌周期长,且加热结构热效率低下,能耗高,生产成本高昂,难以满足现代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是圆筒形结构设计,釜体的内腔上部设有导轨,导轨是环形结构设计,导轨的内圆面设有内齿轮,釜体的内腔设有转轴,转轴是空心轴,转轴的上部设有进气孔,转轴的中部套设有连接盘,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釜体底壁相配合的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叶是弧形结构设计,第二搅拌叶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加强筋杆,加强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连接盘是圆盘形结构设计,连接盘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是L形结构设计,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内齿轮相配合的齿轮,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搅拌杆,搅拌杆上套设有第一搅拌叶,第一搅拌叶是螺旋结构设计,釜体的内顶壁中央设有转气箱,转轴的顶端穿过转气箱和釜体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转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转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转气箱上,转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釜体上,转轴通过进气孔与转气箱贯通连接,转气箱通过气管贯通连接热风机,热风机固定在釜体的顶端,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釜体的顶端,釜体的顶端一侧贯通连接加料斗,釜体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料管,釜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转轴的轴线与釜体的轴线重合。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转轴的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气孔,转轴通过排气孔与釜体的内腔贯通连接,排气孔内嵌设有单向气阀。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接盘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2~3个连接杆。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杆的轴线与齿轮的轴线重合。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料管上设有控制阀。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3~4个支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的第二搅拌叶搅拌釜体的内腔底部,防止出现搅拌死角,保证溶液的混合浓度;第二搅拌叶在齿轮的带动下做着自转和绕着转轴的公转复合运动,使得釜体的内腔溶液搅拌变得混乱无序,提高试剂混合效率,保证搅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的排气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导轨,3-内齿轮,4-转轴,5-连接盘,6-连接杆,7-齿轮,8-搅拌杆,9-第一搅拌叶,10-第二搅拌叶,11-加强筋杆,12-排气孔,121-单向气阀,13-转气箱,14-第一轴承,15-第二轴承,16-支架,17-电机,18-热风机,19-气管,20-联轴器,21-进气孔,22-加料斗,23-排料管,24-控制阀,25-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是圆筒形结构设计,釜体1的内腔上部设有导轨2,所述导轨2是环形结构设计,导轨2的内圆面设有内齿轮3,所述釜体1的内腔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轴线与釜体1的轴线重合,转轴4是空心轴,转轴4的上部设有进气孔21,转轴4的中部套设有连接盘5,转轴4的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气孔12,转轴4通过排气孔12与釜体1的内腔贯通连接,所述排气孔12内嵌设有单向气阀121,所述转轴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釜体1底壁相配合的第二搅拌叶10,所述第二搅拌叶10是弧形结构设计,第二搅拌叶10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加强筋杆11,所述加强筋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4上,所述连接盘5是圆盘形结构设计,连接盘5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是L形结构设计,连接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内齿轮3相配合的齿轮7,所述齿轮7的底端固定连接搅拌杆8,所述搅拌杆8的轴线与齿轮7的轴线重合,搅拌杆8上套设有第一搅拌叶9,所述第一搅拌叶9是螺旋结构设计,所述釜体1的内顶壁中央设有转气箱13,所述转轴4的顶端穿过转气箱12和釜体1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17的电机轴上,所述转轴4通过联轴器20固定在电机17的电机轴上,转轴4通过第一轴承14转动连接在转气箱13上,转轴4通过第二轴承15转动连接在釜体1上,转轴4通过进气孔21与转气箱13贯通连接,所述转气箱13通过气管19贯通连接热风机18,所述热风机18固定在釜体1的顶端,所述电机17通过支架16固定在釜体1的顶端,所述釜体1的顶端一侧贯通连接加料斗22,釜体1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料管23,所述排料管23上设有控制阀24,所述釜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5。本技术使用时,各种物料通过加料斗22添加进反应釜1内,启动电机17,带动转轴4高速转动,转轴4带动连接盘5和第二搅拌叶10高速转动第二搅拌叶10搅动釜体1内腔底部,防止出现搅拌死角,保重溶液混合浓度,连接盘5带动齿轮7转动,同时齿轮7与内齿轮3相互啮合配合,带动齿轮7自转,从而带动搅拌杆8在自转的同时绕着转轴4旋转,从而带动搅拌叶9自转和绕着转轴4旋转,使得釜体1的内腔溶液搅拌变得混乱无序,提高试剂混合效率,保证搅拌质量。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釜体(1)是圆筒形结构设计,釜体(1)的内腔上部设有导轨(2),导轨(2)是环形结构设计,导轨(2)的内圆面设有内齿轮(3),釜体(1)的内腔设有转轴(4),转轴(4)是空心轴,转轴(4)的上部设有进气孔(21),转轴(4)的中部套设有连接盘(5),转轴(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釜体(1)底壁相配合的第二搅拌叶(10),第二搅拌叶(10)是弧形结构设计,第二搅拌叶(10)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加强筋杆(11),加强筋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4)上,连接盘(5)是圆盘形结构设计,连接盘(5)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6),连接杆(6)是L形结构设计,连接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内齿轮(3)相配合的齿轮(7),齿轮(7)的底端固定连接搅拌杆(8),搅拌杆(8)上套设有第一搅拌叶(9),第一搅拌叶(9)是螺旋结构设计,釜体(1)的内顶壁中央设有转气箱(13),转轴(4)的顶端穿过转气箱(13)和釜体(1)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17)的电机轴上,转轴(4)通过联轴器(20)固定在电机(17)的电机轴上,转轴(4)通过第一轴承(14)转动连接在转气箱(13)上,转轴(4)通过第二轴承(15)转动连接在釜体(1)上,转轴(4)通过进气孔(21)与转气箱(13)贯通连接,转气箱(13)通过气管(19)贯通连接热风机(18),热风机(18)固定在釜体(1)的顶端,电机(17)通过支架(16)固定在釜体(1)的顶端,釜体(1)的顶端一侧贯通连接加料斗(22),釜体(1)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料管(23),釜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化工试剂调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釜体(1)是圆筒形结构设计,釜体(1)的内腔上部设有导轨(2),导轨(2)是环形结构设计,导轨(2)的内圆面设有内齿轮(3),釜体(1)的内腔设有转轴(4),转轴(4)是空心轴,转轴(4)的上部设有进气孔(21),转轴(4)的中部套设有连接盘(5),转轴(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釜体(1)底壁相配合的第二搅拌叶(10),第二搅拌叶(10)是弧形结构设计,第二搅拌叶(10)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加强筋杆(11),加强筋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4)上,连接盘(5)是圆盘形结构设计,连接盘(5)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6),连接杆(6)是L形结构设计,连接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内齿轮(3)相配合的齿轮(7),齿轮(7)的底端固定连接搅拌杆(8),搅拌杆(8)上套设有第一搅拌叶(9),第一搅拌叶(9)是螺旋结构设计,釜体(1)的内顶壁中央设有转气箱(13),转轴(4)的顶端穿过转气箱(13)和釜体(1)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17)的电机轴上,转轴(4)通过联轴器(20)固定在电机(17)的电机轴上,转轴(4)通过第一轴承(14)转动连接在转气箱(13)上,转轴(4)通过第二轴承(15)转动连接在釜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洪南陶真范本新张月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捷达油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