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会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827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包括保护外壳、加湿装置和涡轮增压泵,所述保护外壳底部设置有滚轮,且其上方两侧设置有提手,所述涡轮增压泵右侧通过过滤干燥装置与进气口相互连接,且其上方通过电磁换向阀与吸附罐相互连接,所述吸附罐左侧通过阀门与出气口相互连接,所述加湿装置左侧连接有储气罐。该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通过在制氧机上安装加湿装置,使得干燥的氧气在被吸收前,能够通过自身的流动速度,从而推动水轮进行转动,使得氧气能够吸收一定的水分,增加氧气的湿度,同时储气罐内部设置加热管,通过向加热管内部注入热水,使得氧气能够在储气罐内部得到一定的温度,增加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A portable and humid medical oxygen m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
技术介绍
吸氧直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而不是作用于机体某个部分间接改善缺氧,只是在增加机体有生以来一直不断摄入的氧气,没有对于机体陌生的、需要适应的、需要解析的物质,因而只是改善而不是改变机体的自然生理状态和生物化学环境,所以制氧机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医疗场所中。现有的制氧机结构与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老式设备在制氧的过程中需要对空气进行干燥处理,这样导致其产生的氧气是没有水分的,这样不利于使用者使用,同时老式设备没有对产生的氧气进行升温,这样当其在冬天使用时,过冷的氧气会对使用者造成影响,所以在这里进行制氧机的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没有对干燥的氧气进行加湿和没有对氧气进行升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包括保护外壳、加湿装置和涡轮增压泵,所述保护外壳底部设置有滚轮,且其上方两侧设置有提手,所述涡轮增压泵右侧通过过滤干燥装置与进气口相互连接,且其上方通过电磁换向阀与吸附罐相互连接,所述吸附罐内部设置有分子筛,且其下方通过限压单向阀与储气罐相互连接,所述储气罐内部设置有加热管,且加热管下方通过水泵与水箱相互连接,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吸附罐左侧通过阀门与出气口相互连接,所述加湿装置左侧连接有储气罐,且其右侧设置有排氧口,所述加湿装置内部设置有水槽,且水槽上方设置有水轮。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在储气罐内部呈回型结构,且其均匀分布在储气罐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水轮在加湿装置内部设置有两个,且其底部轮片位于液面以下2cm处。优选的,所述吸附罐关于储气罐上下对称安装有两个。优选的,所述滚轮为可旋转收纳式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结合现在普遍使用的医用制氧机进行创新设计,在原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在制氧机上安装加湿装置,使得干燥的氧气在被吸收前,能够通过自身的流动速度,从而推动水轮进行转动,这样水轮在氧气的推动下开始对水槽内部的水进行搅拌,使得氧气能够吸收一定的水分,增加氧气的湿度,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同时储气罐内部设置加热管,通过向加热管内部注入热水,使得氧气能够在储气罐内部得到一定的温度,这样在冬天或者室外式,使用人员就能够吸到温暖的氧气,增加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阀门工作示意图。图中:1、保护外壳,2、限压单向阀,3、出气口,4、储气罐,5、加热管,6、分子筛,7、水槽,8、加湿装置,9、水轮,10、排氧口,11、阀门,12、电磁换向阀,13、提手,14、吸附罐,15、进气口,16、过滤干燥装置,17、滚轮,18、涡轮增压泵,19、水泵,20、加热板,21、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包括保护外壳1、限压单向阀2、出气口3、储气罐4、加热管5、分子筛6、水槽7、加湿装置8、水轮9、排氧口10、阀门11、电磁换向阀12、提手13、吸附罐14、进气口15、过滤干燥装置16、滚轮17、涡轮增压泵18、水泵19、加热板20和水箱21,保护外壳1底部设置有滚轮17,且其上方两侧设置有提手13,滚轮17为可旋转收纳式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90°,涡轮增压泵18右侧通过过滤干燥装置16与进气口15相互连接,且其上方通过电磁换向阀12与吸附罐14相互连接,吸附罐14关于储气罐4上下对称安装有两个,这样便于其循环使用,吸附罐14内部设置有分子筛6,且其下方通过限压单向阀2与储气罐4相互连接,储气罐4内部设置有加热管5,且加热管5下方通过水泵19与水箱21相互连接,加热管5在储气罐4内部呈回型结构,且其均匀分布在储气罐4内壁上,这样便于对氧气进行升温,水箱21底部设置有加热板20,吸附罐14左侧通过阀门11与出气口3相互连接,加湿装置8左侧连接有储气罐4,且其右侧设置有排氧口10,加湿装置8内部设置有水槽7,且水槽7上方设置有水轮9,水轮9在加湿装置8内部设置有两个,且其底部轮片位于液面以下2cm处,这样使得水轮9能够对水槽7进行搅拌,便于氧气的加湿。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之前,需要对整个医用制氧机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在原始结构基础上,使用的工作程序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将装置移动并放置到工作地点,然后将氧气输出装置通过排氧口10接入到制氧机中,再开启设备,这时涡轮增压泵18开始抽取已经被过滤干燥装置16过滤干燥后的空气并加压注入到吸附罐14中,这样空气在高压的作用下,使得分子筛6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吸附,从而产出高纯度的氧气,当吸附罐14内部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氧气通过限压单向阀2进入到储气罐4中,这时,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环境,通过使用加热管5去对氧气进行一定的升温工作,然后氧气进入到加湿装置8内部,这样流动的氧气开始推动水轮9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水槽7中的水得到搅拌,使得氧气能够在加湿装置8内部得到一定的加湿,这样使用人员能够得到一个更换的使用舒适度,而当吸附罐14完成吸附后,电磁换向阀12会将空气传入到另外的吸附罐14中,而完成吸附的吸附罐14的两侧阀门11会打开,这样空气会通过吸附罐14,将分子筛6内部的残留物携带到设备外部,这样就使得装置能够进行循环式的连续供氧,至此为整个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的工作过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包括保护外壳(1)、加湿装置(8)和涡轮增压泵(1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底部设置有滚轮(17),且其上方两侧设置有提手(13),所述涡轮增压泵(18)右侧通过过滤干燥装置(16)与进气口(15)相互连接,且其上方通过电磁换向阀(12)与吸附罐(14)相互连接,所述吸附罐(14)内部设置有分子筛(6),且其下方通过限压单向阀(2)与储气罐(4)相互连接,所述储气罐(4)内部设置有加热管(5),且加热管(5)下方通过水泵(19)与水箱(21)相互连接,所述水箱(21)底部设置有加热板(20),所述吸附罐(14)左侧通过阀门(11)与出气口(3)相互连接,所述加湿装置(8)左侧连接有储气罐(4),且其右侧设置有排氧口(10),所述加湿装置(8)内部设置有水槽(7),且水槽(7)上方设置有水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加湿式医用制氧机,包括保护外壳(1)、加湿装置(8)和涡轮增压泵(1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底部设置有滚轮(17),且其上方两侧设置有提手(13),所述涡轮增压泵(18)右侧通过过滤干燥装置(16)与进气口(15)相互连接,且其上方通过电磁换向阀(12)与吸附罐(14)相互连接,所述吸附罐(14)内部设置有分子筛(6),且其下方通过限压单向阀(2)与储气罐(4)相互连接,所述储气罐(4)内部设置有加热管(5),且加热管(5)下方通过水泵(19)与水箱(21)相互连接,所述水箱(21)底部设置有加热板(20),所述吸附罐(14)左侧通过阀门(11)与出气口(3)相互连接,所述加湿装置(8)左侧连接有储气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张晓光付洪义宋韬
申请(专利权)人:刘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