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076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系于不锈钢板片上切割出多块长条状的不锈钢板片构件,分别借以形成一前板、一后板、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个侧板,并制备均为不锈钢芯块构件的一阀座块、一底衬片及一出水端块,利用辅助治具定位各不锈钢板片构件,以进行初步点焊固定,使形成一水龙头外壳,再将各不锈钢芯块构件初步点焊固定于该水龙头外壳,最后利用辅助治具定位,以进行所有接缝处焊接,而完成不锈钢水龙头。据此,由于整体构造简单,且制作流程简易快速,故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采用不锈钢材质还可以达到防腐蚀易清洗的效果。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ainless steel fauce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water tap,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tainless steel faucet, tied to the stainless steel plate is cut on stainless steel plate component multi block strip, respectively, so as to form a front plate, a back plate, a top plate, a bottom plate and two side plates, and prepared for the stainless steel core member a seat block and a bottom lining and a water outlet end block, use the auxiliary tool for positioning the stainless steel plate component, to form a preliminary fixed spot, the faucet shell, then all stainless steel core blocks fixed on the faucet preliminary spot welding shell, finally using auxiliary tool for positioning, for all welding seams. Complete stainless steel faucet. Accordingly, because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fas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effect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easy cleaning can be achieved by adopting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龙头
,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常见水龙头多以铜、锌材料铸造成形,其缺点在于壁厚较厚,通常厚度可达1.5至3.0mm,且材料成本较高,铸造用模具费用高。铸造成形容易含铅、锌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后续表面电镀加工,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故此种成形方式已越来越不受青睐。有些则是透过拉伸冲压成形,但棱角部位会形成较大的R角,棱线也不分明,而影响外观美感。另有些直接以机械加工成形,众所皆知的缺点是加工的材料与人力成本高昂,生产效率较差,不适合大量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部分水龙头改采以不锈钢材料铸造成形,其好处在于材料本身不会含有铅等有害元素,也毋须后续的电镀加工,缺点则在于对于生产时的技术工艺要求非常高,且加工困难,成品良率较低,加工的生产周期较长,导致整体生产成本高,而不适合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水龙头采用不锈钢材料铸造时生产效率低,不适应大量生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解决的:1、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不锈钢板片构件成形;在不锈钢板片上成形出多块长条状不锈钢板片构件,分别借以形成可供组成一水龙头外壳的一前板、一后板、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个侧板;b.不锈钢芯块构件制备;分别制备出为不锈钢芯块构件的一个有容置空间的阀座块、一个有镂孔的底衬片,以及一个有出水流道的出水端块;c.利用辅助治具进行不锈钢板片构件点焊;该辅助治具系由一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一第一活动块及一第二活动块所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块被固定于该第一固定块适当边侧,可供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及底板适当靠贴定位后,再将相对的所述侧板靠抵定位于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及底板上;该第一活动块可朝向该第一固定块及一第二固定块靠近或远离,借以夹持面对该后板;该第二活动块可朝向该第一固定块及另一第二固定块靠近或远离,借以夹持面对该顶板;在完成夹持定位后,分别于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底板及侧板各衔接处以点焊方式初步固定,可借以形成一水龙头外壳;该水龙头外壳具有一本体空间,以及一个与该本体空间相连通的出水通道;d.不锈钢芯块构件点焊;分别将该阀座块点焊固定于该水龙头外壳的本体空间靠近顶缘位置,以及将该底衬片点焊固定于该水龙头外壳的本体空间靠近底缘位置,以及将该出水端块点焊固定于该出水通道一侧,使该出水流道与该出水通道相连通;e.接缝焊接;利用该辅助治具将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底板及侧板所有接缝处,以及该阀座块、底衬片、出水端块所有接缝处予以焊接,即可完成一不锈钢水龙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由于主要部分全部采不锈钢材料制成,因此,除了可以达到防腐蚀、易清洗的效果,也毋须使用电镀加工,可避免污染环境。同时搭配辅助治具,以提供各不锈钢板片构件及后续水龙头外壳定位,因此,不但整体构造简单,且生产制作简易快速,尤其适合大量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各不锈钢板片构件与芯块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利用辅助治具定位不锈钢板片构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利用辅助治具定位不锈钢板片构件的另一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焊接后所形成的不锈钢水龙头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焊接后所形成的不锈钢水龙头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焊接后所形成的不锈钢水龙头立体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焊接后所形成的不锈钢水龙头另一立体剖面示意图。其中,1不锈钢水龙头10水龙头外壳101本体空间102出水通道11前板12后板13顶板14底板15侧板20阀座块21容置空间30底衬片31镂孔40出水端块41出水流道50辅助治具51第一固定块52第二固定块53第一活动块54第二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系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不锈钢板片构件成形步骤:如图2及5至8所示,在不锈钢板片上成形出多块长条状不锈钢板片构件,分别借以形成可供组成一水龙头外壳10的一前板11、一后板12、一顶板13、一底板14及两个侧板15。上述成形方法包括切割或冲压成形。b.不锈钢芯块构件制备步骤:利用铸造、机加或锻造等方式分别成形出一个具有容置空间21的阀座块20、一个具有镂孔31的底衬片30,以及一个具有出水流道41的出水端块40;所述阀座块20、底衬片30及出水端块40均为不锈钢芯块构件。c.利用辅助治具进行不锈钢板片构件点焊步骤: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辅助治具50系由一第一固定块51、两个第二固定块52、一第一活动块53及一第二活动块54所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块52被固定于该第一固定块51适当边侧,可供所述前板11、后板12、顶板13及底板14适当靠贴定位后,再将所述相对侧板15靠抵定位于所述前板11、后板12、顶板及底板14上;该第一活动块53可朝向该第一固定块51及一第二固定块52靠近或远离,借以夹持面对该后板12;该第二活动块54可朝向该第一固定块51及另一第二固定块52靠近或远离,借以夹持面对该顶板13;在完成夹持定位后,分别于所述前板11、后板12、顶板13、底板14及侧板15各衔接处以点焊方式初步固定,可借以形成一水龙头外壳10。由图式可清楚看到,该水龙头外壳10具有一本体空间101,以及一个与该本体空间101相连通的出水通道102,如图6所示。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只设计一辅助治具50,此时,假设图3为正面或上面,则图4为反面或底面,因此,可以分别从图3的正面或上面进行点焊,再从图4的反面或底面进行点焊。如果设计二辅助治具50时,可以将上述各不锈钢板片构件定位在其中一辅助治具50上进行点焊,完成后,再将其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不锈钢板片构件成形;在不锈钢板片上成形出多块长条状不锈钢板片构件,分别借以形成可供组成一水龙头外壳的一前板、一后板、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个侧板;b.不锈钢芯块构件制备;分别制备出为不锈钢芯块构件的一个有容置空间的阀座块、一个有镂孔的底衬片,以及一个有出水流道的出水端块;c.利用辅助治具进行不锈钢板片构件点焊;该辅助治具系由一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一第一活动块及一第二活动块所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块被固定于该第一固定块适当边侧,可供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及底板适当靠贴定位后,再将相对的所述侧板靠抵定位于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及底板上;该第一活动块可朝向该第一固定块及一第二固定块靠近或远离,借以夹持面对该后板;该第二活动块可朝向该第一固定块及另一第二固定块靠近或远离,借以夹持面对该顶板;在完成夹持定位后,分别于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底板及侧板各衔接处以点焊方式初步固定,可借以形成一水龙头外壳;该水龙头外壳具有一本体空间,以及一个与该本体空间相连通的出水通道;d.不锈钢芯块构件点焊;分别将该阀座块点焊固定于该水龙头外壳的本体空间靠近顶缘位置,以及将该底衬片点焊固定于该水龙头外壳的本体空间靠近底缘位置,以及将该出水端块点焊固定于该出水通道一侧,使该出水流道与该出水通道相连通;e.接缝焊接;利用该辅助治具将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底板及侧板所有接缝处,以及该阀座块、底衬片、出水端块所有接缝处予以焊接,即可完成一不锈钢水龙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不锈钢板片构件成形;在不锈钢板片上成形出多块长条状不锈钢板片构件,分别借以形成可供组成一水龙头外壳的一前板、一后板、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个侧板;b.不锈钢芯块构件制备;分别制备出为不锈钢芯块构件的一个有容置空间的阀座块、一个有镂孔的底衬片,以及一个有出水流道的出水端块;c.利用辅助治具进行不锈钢板片构件点焊;该辅助治具系由一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一第一活动块及一第二活动块所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块被固定于该第一固定块适当边侧,可供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及底板适当靠贴定位后,再将相对的所述侧板靠抵定位于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及底板上;该第一活动块可朝向该第一固定块及一第二固定块靠近或远离,借以夹持面对该后板;该第二活动块可朝向该第一固定块及另一第二固定块靠近或远离,借以夹持面对该顶板;在完成夹持定位后,分别于所述前板、后板、顶板、底板及侧板各衔接处以点焊方式初步固定,可借以形成一水龙头外壳;该水龙头外壳具有一本体空间,以及一个与该本体空间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兵刘宜霄黄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