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042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3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包括井窖打孔锥和主杆,井窖打孔锥设置在主杆底端,在所述井窖打孔锥上方设置有集雨坑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井窖制作工具上,增设一个集雨坑模具,按照现行的井窖式移栽要求,在制作井窖的同时制作集雨坑,便于烟苗移栽后有效收集自然降水,从而减少用工量,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A device for making well cellars and making rain crat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t of devic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well cellar rainwater pit in one, including the well cellar hole cone and a main rod, a cone is arranged in the well cellar hole bottom end of the main rod, a cone hole above the well cellar is provided with a rain pit die; the utility model the existing well pit production tools, adding a set of rain pit mol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well cellar transplanting, while making the production of the well cellar rainwater collecting pit, effective rainfall for tobacco seedlings after transplanting, thereb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labor,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属于烟苗大田移栽工具

技术介绍
井窖式移栽技术是当前贵州地区主要的烟苗移栽技术,是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和效解决春旱的烤烟栽培方式,正在向全国推广。但是目前使用的井窖制作工具只能制作出单纯的井窖,在烟苗移栽后需要人工向井窖内浇水。此类井窖制作工具虽然能够完成井窖的制作,但是不利于烟苗移栽后收集自然降水,从而需要人工浇水,不利于烟叶生产节本增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可在制作井窖的同时制作集雨坑,促进收集自然降水,减少人工浇水,节本增效明显,使用时省工省力,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包括井窖打孔锥和主杆,井窖打孔锥设置在主杆底端,在所述井窖打孔锥上方设置有集雨坑模具。所述集雨坑模具呈圆锥体,套接于主杆上,这样可直接在井窖上方周围制作锥形孔,便于雨水的收集。所述集雨坑模具是高为5cm,顶面直径为20cm的圆锥体,起到制作集雨坑的作用。所述主杆上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手柄,起到连接和固定主杆的作用,便于操作者使用。所述井窖打孔锥的长度为14cm,直径为6cm,起到制作尺寸标准的井窖的作用。本装置材质为不锈钢、木材或塑料,具有重量轻便、结构牢固、携带方便、简单实用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现有井窖制作工具上,增设一个集雨坑模具,即将井窖打孔锥、集雨坑模具、主杆、手柄依次固定连接,按照现行的井窖式移栽要求,在制作井窖的同时制作集雨坑,便于烟苗移栽后有效收集自然降水,从而减少用工量,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技术首次提出井窖上部的“集雨坑”,即在现有的井窖上面制作形似圆锥体的小坑,在有自然降水的情况下,可有效收集降水于井窖中,从而减少人工浇水。(2)本技术通过对现有井窖制作工具的改进,将集雨坑模具连接到井窖打孔锥的上端,使得在制作井窖的同时制作集雨坑,改进井窖的整体结构。(3)制作技术要求简单、对物料质量要求不高、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携带、操作方便、使用时省工省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携带方便、简单实用、节本增效,是较理想的烟苗移栽工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窖打孔锥;2、集雨坑模具;3、主杆;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参考图1,本技术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包括井窖打孔锥1、集雨坑模具2、主杆3和手柄4,由不锈钢、木材或塑料等材质制成,其中井窖打孔锥1连接在主杆3底端,为井窖制作结构,长度为14cm,直径为6cm;集雨坑模具2套接在井窖打孔锥1上方的主杆3上,是高为5cm,顶面直径为20cm的圆锥体,起到制作集雨坑的作用;手柄4横向设置在主杆3上部,其长度为25cm,起到连接和固定主杆3的作用,便于操作者使用;主杆3是长为70cm,直径为6cm的空心硬质杆,起到连接和固定集雨坑模具2的作用。制作井窖时,手握手柄4,将井窖打孔锥1在垄体上用力下压,并使集雨坑模具2在垄体表面旋转,便能得到一个具有集雨坑的井窖。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包括井窖打孔锥(1)和主杆(3),井窖打孔锥(1)设置在主杆(3)底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窖打孔锥(1)上方设置有集雨坑模具(2),所述集雨坑模具(2)呈圆锥体,套接于主杆(3)上,所述集雨坑模具(2)是高为5cm,顶面直径为20cm的圆锥体,所述井窖打孔锥(1)的长度为14cm,直径为6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制作井窖和制作集雨坑于一体的装置,包括井窖打孔锥(1)和主杆(3),井窖打孔锥(1)设置在主杆(3)底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窖打孔锥(1)上方设置有集雨坑模具(2),所述集雨坑模具(2)呈圆锥体,套接于主杆(3)上,所述集雨坑模具(2)是高为5cm,顶面直径为2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权王旭蒋承耿周开油蒋诗栋王丹林杨文钢王忠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