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06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所述减振部件(1),包括:中心孔(11),具有第一轴线;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所述第一端面(12)和所述第二端面(13)相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12)与电机的端盖相配合,且在所述第一端面(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止结构(2),所述第一锁止结构(2)能够在第一端面(12)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1)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第一轴线方向的定位固定。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对减振部件相对于端盖进行轴向方向的限位作用,有效地杜绝电机减振圈运输过程发生轴向松脱的隐患,提高减振圈与端盖配合的紧固度,减少振动,提高电机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塑封电机的减振圈与端盖之间的安装方式是通过减振圈内圆与端盖轴承室外圆的过盈配合安装固定的。此种安装固定方式存在如下问题:运输或工作过程中会有减振圈松脱的情况,时常因此导致客户投诉。为防止售后电机因减振圈松脱不良造成工作异常或客户投诉,甚至退货,也有厂家采用在减振圈与端盖之间点胶水的方式以防减振圈松脱,但是这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同时操作上也不够简便,而且电机工作发热容易使胶水失效,更重要的是,有时节奏快胶水未干就打包,还会引起电机粘包材的不良问题,同样带来售后隐患。电机装在终端产品后,由于电机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振动,时间久了电机会与减振圈发生相对转动,导致电机出线端触碰终端产品壳体而引起噪音。因此减振圈的防松脱,需要更简捷的实现方式,需要从结构上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端盖与减振圈之间容易出现松脱、固定不牢固,以及电机运行中减振圈与端盖之间容易发生相对转动而与壳体发生碰撞产生噪声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端盖与减振圈之间容易出现松脱、固定不牢固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其包括:中心孔,具有第一轴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电机的端盖相配合,且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止结构,所述第一锁止结构能够在第一端面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第一轴线方向的定位固定。优选地,所述减振部件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锁止结构还能够在第一端面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减振部件径向方向的定位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锁止结构为阶梯型卡孔,或者,所述第一锁止结构为L型卡扣。优选地,所述阶梯型卡孔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为从所述第一端面沿着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直槽,所述第二槽段为一端与所述第一槽段相连通、且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直槽。优选地,所述阶梯型卡孔还包括第三槽段,所述第三槽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段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槽段的另一端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优选地,所述阶梯型卡孔为两个以上、并沿所述圆环形结构的周向进行排布;和/或,所述减振部件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其具有第二轴线,且包括:轴承室;端盖凸台平面,所述端盖凸台平面与电机的减振部件配合相接;且在所述端盖凸台平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锁止结构,所述第二锁止结构能够在所述端盖凸台平面与所述减振部件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第二轴线方向的定位固定。优选地,所述端盖为回转体结构,所述第二锁止结构还能够在端盖凸台平面与所述减振部件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端盖径向方向的定位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二锁止结构为阶梯型卡孔,或者,所述第二锁止结构为L型卡扣。优选地,所述L型卡扣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从所述端盖凸台平面沿着所述第二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连、另一端沿所述第二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出部沿着所述端盖的周向延伸。优选地,所述L型卡扣为将所述端盖凸台平面上的部分材料通过冲压方式加工而形成,同时在所述端盖凸台平面上的相应位置形成为凹槽结构。优选地,所述L型卡扣为两个以上、并沿所述端盖的周向进行排布;和/或,所述L型卡扣为刚性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前述的减振部件和前述的电机端盖,所述减振部件与所述电机端盖之间套接,并通过第一锁止结构和第二锁止结构进行扣合连接。优选地,所述减振部件的材质为弹性材质、且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凸出部时,减振部件的第一轴线与端盖的第二轴线相平行或重合,沿着端盖的周向方向,设所述第一槽段的宽度为Y,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长度为X,且有X>Y。优选地,还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且所述电机为塑封电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通过在与电机的端盖相配合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止结构,所述第一锁止结构能够在第一端面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第一轴线方向的定位固定,和/或,通过在与电机的减振部件配合相接的端盖凸台平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锁止结构,所述第二锁止结构能够在所述端盖凸台平面与所述减振部件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第二轴线方向的定位固定,能够对减振部件相对于端盖进行轴向方向的限位作用,有效地杜绝电机减振圈运输过程发生轴向松脱的隐患,提高减振圈与端盖配合的紧固度,提高电机的安全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通过第一锁止结构还能够在第一端面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减振部件径向方向的定位固定,和/或,通过所述第二锁止结构还能够在端盖凸台平面与所述减振部件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端盖径向方向的定位固定,还能防止在电机运行中端盖与减震圈发生相对转动而导致电机出线端与终端产品壳体碰撞而引起的噪音问题,简化生产工序与节省材料成本,降低售后隐患;3.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通过在端盖上的L型挂扣结构与减震圈的阶梯孔配合,通过减震圈材料的可塑性与记忆性,端盖L型挂扣可轻易套入减震圈阶梯孔中,减震圈与端盖紧密扣合在一起,有效防止了减震圈轴向和径向的双向松脱位移,无需增加紧固零部件,仅改变减震圈与端盖结构便可实现;此结构不影响已有模具的使用,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并且无需点胶水,有效简化了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也节省了生产成本;杜绝电机运行中与减震圈发生相对振动而导致电机出线端与终端产品壳体碰撞而引起噪音问题,降低售后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减振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机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减振部件与电机端盖相配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在装配部分的纵截面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减振部件与电机端盖装配完成后的电机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减振部件;11、中心孔;12、第一端面;13、第二端面;14、内圈;2、第一锁止结构;21、阶梯型卡孔;211、第一槽段;212、第二槽段;213、第三槽段;3、电机端盖;31、轴承室;311、轴承室外圈;32、端盖凸台平面;33、过渡部;34、翻边;4、第二锁止结构;41、L型卡扣;411、第一凸出部;412、第二凸出部;5、定子组件;6、转子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1,其包括:中心孔11,具有第一轴线;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所述第一端面12和所述第二端面13相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12与电机的端盖相配合,且在所述第一端面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止结构2,所述第一锁止结构2能够在第一端面12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1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第一轴线方向的定位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电机端盖和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孔(11),具有第一轴线;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所述第一端面(12)和所述第二端面(13)相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12)与电机的端盖相配合,且在所述第一端面(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止结构(2),所述第一锁止结构(2)能够在第一端面(12)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1)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第一轴线方向的定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孔(11),具有第一轴线;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所述第一端面(12)和所述第二端面(13)相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12)与电机的端盖相配合,且在所述第一端面(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止结构(2),所述第一锁止结构(2)能够在第一端面(12)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1)形成相对于端盖在第一轴线方向的定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件(1)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锁止结构(2)还能够在第一端面(12)与所述端盖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形成相对于端盖在减振部件径向方向的定位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结构(2)为阶梯型卡孔(21),或者,所述第一锁止结构为L型卡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型卡孔(21)包括第一槽段(211)和第二槽段(212),所述第一槽段(211)为从所述第一端面(12)沿着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直槽,所述第二槽段(212)为一端与所述第一槽段(211)相连通、且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直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型卡孔(21)还包括第三槽段(213),所述第三槽段(2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段(212)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槽段(213)的另一端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13)。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型卡孔(21)为两个以上、并沿所述圆环形结构的周向进行排布;和/或,所述减振部件的材质为弹性材质。7.一种电机端盖(3),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轴线,且包括:轴承室(31);端盖凸台平面(32)、与所述轴承室相连,且所述端盖凸台平面(32)与电机的减振部件(1)配合相接;且在所述端盖凸台平面(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锁止结构(4),所述第二锁止结构(4)能够在所述端盖凸台平面(32)与所述减振部件(1)装配时对所述减振部件(1)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德伍光祥余俊宏漆凌君陈东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