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014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30‑150,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15‑40,聚乙烯醇,0.2‑4,聚乙二醇10‑20,三氧化二锑3‑10,三氧化二铋1‑5,硼酸0.2‑2,磷酸0.5‑3,硫酸钠2‑15,去离子水50‑20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硫酸亚锡0.2‑3,丙烯酰胺10‑30,钾皂1‑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功能性添加物结合反应产物使所制得胶体电解液体系稳定、分散均匀、流动渗透性优良,同时具备导电特性和凝胶滞后功能。该胶体电解质有效降低了胶体电池的内阻,克服了常规胶体灌注流动渗透性差,在电池内化成充电过程过早凝胶的弊端,使得胶体电解质适用与内化成工艺,提高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延长内化成胶体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及环保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作为未来人类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形成共识,目前电动车辆普遍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为主要的动力来源,随着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可在充电能力、免维护性能、使用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动力型电池为了提供对深循环寿命的可靠性,多以铅锑合金电池为主,但以铅锑合金为材料的蓄电池存在板栅腐蚀速度快,因锑的积累失水速度快,导致热失控变形槽体破裂,维护不当会引起提前寿命终止。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电动车电池在逐步向铅钙合金材料过渡,虽然解决了电池在使用过程失水过快的问题,提高了免维护性能,但铅钙合金由于钙的存在,也带来了电池深循环容量衰减快,寿命短,过放电后的充电可恢复性能差,活性物质容易软化脱落的缺点。而且这些缺点在串联使用的蓄电池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能够提高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20‑180,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10‑45,聚乙烯醇0.5‑5,聚乙二醇8‑15,三氧化二锑2‑15,三氧化二铋1‑10,硼酸0.2‑5,磷酸1‑5,硫酸钠5‑25,去离子水50‑250,硫酸亚锡0.5‑4,丙烯酰胺5‑25,钾皂0.5‑3,异丙醇5‑15,氢氧化钠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硫酸20-180,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10-45,聚乙烯醇0.5-5,聚乙二醇8-15,三氧化二锑2-15,三氧化二铋1-10,硼酸0.2-5,磷酸1-5,硫酸钠5-25,去离子水50-250,硫酸亚锡0.5-4,丙烯酰胺5-25,钾皂0.5-3,异丙醇5-15,氢氧化钠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为20重量份,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为10重量份,聚乙烯醇0.5重量份,聚乙二醇为8重量份,三氧化二锑为2重量份,三氧化二铋为1重量份,硼酸为0.2重量份,磷酸为1重量份,硫酸钠为5重量份,去离子水为50重量份,硫酸亚锡为0.5重量份,丙烯酰胺为5重量份,钾皂为0.5重量份,异丙醇为5重量份,氢氧化钠为1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加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加宏汽车修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