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屋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内涝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害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与此同时,城市的水资源问题也越来越紧张,城市同时面临着内涝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使得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问题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为了应对城市的内涝问题,国家也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绵城市是城市整体治水的新思路,寓意城市像海绵,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可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城市建筑屋顶占据了城市30%以上的不透水面积,是城市中雨水接收的主要源头之一,对城市建筑屋面的雨水处理,事关到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针对城市建设屋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进行屋顶绿化,以减少屋面的雨水径流。然而,由于屋顶绿化价格相对昂贵,对建筑屋面的结构要求也比较高,使得绿屋顶在一些居住区中,尤其是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老旧住区中有一定的应用难度。鉴于此,设计一种蓝屋顶,以切实地解决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上设置限流排水装置,所述限流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本体一侧将雨水由屋顶导出的集水落水管、均布在屋顶本体上的分隔堰,所述分隔堰内部设置有集水槽,相邻的分隔堰之间形成流道,所述分隔堰侧壁设置有将集水槽与流道连通的限流孔,所述集水落水管输入端与流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上设置限流排水装置,所述限流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本体一侧将雨水由屋顶导出的集水落水管、均布在屋顶本体上的分隔堰,所述分隔堰内部设置有集水槽,相邻的分隔堰之间形成流道,所述分隔堰侧壁设置有将集水槽与流道连通的限流孔,所述集水落水管输入端与流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本体与限流排水装置之间依次设置有隔热层、防水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屋顶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群阅,潘明慧,刘懿瑶,黄启堂,兰思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