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彬专利>正文

金属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3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金属鞋,包含金属鞋跟、金属鞋底、金属鞋帮、柔软材料制成的鞋内衬、金属鞋底表面的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该金属鞋上设有一套可充分满足人脚生理活动弯曲的活动机构,该活动机构使得以刚性金属材料制鞋成为可能。该金属鞋设计思路新颖,其坚固、耐用非其它鞋可比,其鞋表面的各色金属光泽,使其更显别致、新颖,不失为人们调剂生活情趣的一种选择。(*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具体为一种金属鞋。现有的鞋通常为皮质、布质等,制鞋材料单一,使鞋的形式、结构也比较单一。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主要以金属材料制成的鞋。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措施实现的该金属包含金属鞋跟、金属鞋底、金属鞋帮、柔软材料制成的鞋内衬、金属鞋底表面的橡胶层。由于金属材料的刚性特点,决定了以金属为主要制鞋材料时,鞋本身需有一套可行的活动结构来满足人行走时脚的生理活动弯曲。本技术为满足上述要求,在该金属鞋上设有一套可充分满足人脚生理活动弯曲的活动机构。本技术所述的金属鞋,设计思路非常新颖,其坚固、耐用非其它鞋可比,特别是其表面的各色金属光泽,使其更显别致、新颖,为鞋家族增添了一名新成员,不失为人们调剂生活情趣的一种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侧帮片的活动联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剖图;图5为图3的侧剖图;图6为侧帮片的另一种活动联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剖图;图8为图6的侧剖图;图9为图2的A-A剖视图;图10为图2的B-B剖视图。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描述如下该金属鞋包含金属鞋跟1、金属鞋底2、金属鞋帮3、柔软材料制成的鞋内衬、金属鞋底表面的橡胶层9,金属鞋帮在鞋的鞋掌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在金属鞋底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固定有相互铰接的活动连接片4,从而使鞋底具有人行走时所需的柔软性,在金属鞋帮侧面的前后部分之间固定有相互活动联接的、且与鞋底连接片对应固定的侧帮片5,在金属鞋帮正面的前后部分之间设有一活动机构,该活动机构由与鞋帮后部固定的多个插槽6和一端与鞋帮前部铰接另一端插入插槽内的多个插片7组成。上述的相互活动联接的侧在帮片5,由各侧帮片上的活动槽10和位于活动槽内、用于铆接相邻侧帮片的铆钉11构成其之间的活动联接。上述的侧帮片5还可采用另一种活动联接结构,在各侧帮片一端固定有槽片13,相邻侧帮片依靠端部槽片13与侧帮片行成的槽相互插接,从而实现各侧帮片之间的活动联接。本技术的金属鞋帮与金属鞋底之间以滚压卷边联接,其它联接可使用焊接或铆接。本技术的金属鞋底上、下表面的橡胶层9上开有与金属鞋底上的铰链外型配合的槽,其可直接与金属鞋底贴接,也可以热合贴接;本技术在金属鞋底上分散地开有孔16,用于金属鞋底上、下的橡胶层的局部热合贴接。该金属鞋的在金属鞋跟内固定有磁铁15,用于人体足部的磁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鞋,包含金属鞋跟(1)、金属鞋底(2)、金属鞋帮(3)、柔软材料制成的鞋内衬、金属鞋底表面的橡胶层(9),其特征为:金属鞋底和金属鞋帮在鞋的鞋掌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在金属鞋底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固定有相互铰接的活动连接片(4),在金属鞋帮侧面的前后部分之间固定有相互活动联接的、且与鞋底连接片对应固定的侧帮片(5),在金属鞋帮正面的前后部分之间设有一活动机构,该活动机构由与鞋帮后部固定的多个插槽(6)和一端与鞋帮前部铰接另一端插入插槽内的多个插片(7)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鞋,包含金属鞋跟(1)、金属鞋底(2)、金属鞋帮(3)、柔软材料制成的鞋内衬、金属鞋底表面的橡胶层(9),其特征为金属鞋底和金属鞋帮在鞋的鞋掌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在金属鞋底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固定有相互铰接的活动连接片(4),在金属鞋帮侧面的前后部分之间固定有相互活动联接的、且与鞋底连接片对应固定的侧帮片(5),在金属鞋帮正面的前后部分之间设有一活动机构,该活动机构由与鞋帮后部固定的多个插槽(6)和一端与鞋帮前部铰接另一端插入插槽内的多个插片(7)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