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231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04
本案涉及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包括:压实土基层;纤维封层,其包覆于压实土基层表面;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其设置于纤维封层的上方;级配碎石透水垫层,其设置于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的上方;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其设置于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上方;其中,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的上方设置有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和透水路缘石,透水路缘石位于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两侧;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平均孔隙。本案通过对铺装结构层的改进,兼顾了铺装结构的整体强度和透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铺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构建的核心理念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在建筑小区、城市道路、绿地广场和水系的规划建设中,通过源头消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海绵城市构建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里面涉及到许多环节需要进行结构性改进,例如最常见的城市道路及广场铺装结构,现有的道路及广场铺装结构一般采用常规铺装结构层做法和普通透水砖,这种传统技术无法同时兼顾铺装结构的强度与透水性,因此使得一些铺装路面的透水效率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通过对铺装结构层的改进,兼顾了铺装结构的整体强度和透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包括:压实土基层,其呈梯形;纤维封层,其包覆于所述压实土基层表面;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其设置于所述纤维封层的上方;级配碎石透水垫层,其设置于所述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的上方;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其设置于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上方;其中,所述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的上方设置有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和透水路缘石,所述透水路缘石位于所述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两侧;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平均孔隙。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中,所述压实土基层的两侧还设有碎石透水层。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中,所述钢渣混凝土基层的两侧设有下凹式绿化带。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中,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一侧设有蓄水池,该蓄水池通过集水管与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相连。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中,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厚度比为4∶3∶1。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中,所述纤维封层的厚度为1~3mm。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中,所述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的厚度为20~50mm。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中,所述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和透水路缘石的抗压强度不小于C30。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中,所述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和透水路缘石的透水率不小于3.0×10-2cm/s。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案通过设置双层钢渣混凝土透水结构层及级配碎石透水垫层,来增强结构强度和透水性能,解决透水铺装中强度与透水的主要矛盾,同时降低路面噪音并减少雨天起雾;2)通过设置纤维封层来保护压实土基层强度和稳定性,增强铺装结构的应力扩散能力,提高其抗裂性能;3)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化带及雨水收集系统,增强雨水储蓄能力;4)通过将路缘石设置为钢渣混凝土透水石,并直接与钢渣混凝土结构层相接,使雨水可以直接排入路侧的下沉式绿化带中,以进一步增加了路面的排水性能;5)通过合理配置各层结构孔隙,形成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孔隙结构,避免孔隙堵塞,确保透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案列出一实施例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包括:压实土基层1,其呈梯形;纤维封层2,其包覆于压实土基层1表面;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3,其设置于纤维封层2的上方,用于保护纤维封层2;级配碎石透水垫层4,其设置于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3的上方;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5,其设置于级配碎石透水垫层4的上方;其中,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5的上方设置有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6和透水路缘石7,透水路缘石7位于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6的两侧;透水路缘石7优选选自钢渣混凝土透水石;级配碎石透水垫层4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5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6的平均孔隙,以形成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孔隙结构,避免孔隙堵塞,确保透水效果。作为另一实施例,其中,压实土基层1的两侧还设有碎石透水层8,以在保证透水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压实土基层1。作为又一实施例,其中,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5的两侧还设有下凹式绿化带9。作为又一实施例,其中,级配碎石透水垫层4的一侧设有蓄水池10,该蓄水池10通过集水管11与级配碎石透水垫层4相连。作为又一实施例,其中,级配碎石透水垫层4、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5、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6的厚度比优选为4∶3∶1。作为又一实施例,其中,纤维封层2的厚度优选为1~3mm。作为又一实施例,其中,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3的厚度优选为20~50mm。作为又一实施例,其中,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5、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6和透水路缘石7的抗压强度不小于C30(GB50010-2010),透水率不小于3.0×10-2cm/s。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实土基层,其呈梯形;纤维封层,其包覆于所述压实土基层表面;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其设置于所述纤维封层的上方;级配碎石透水垫层,其设置于所述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的上方;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其设置于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上方;其中,所述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的上方设置有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和透水路缘石,所述透水路缘石位于所述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两侧;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平均孔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实土基层,其呈梯形;纤维封层,其包覆于所述压实土基层表面;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其设置于所述纤维封层的上方;级配碎石透水垫层,其设置于所述细集料混凝土找平保护层的上方;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其设置于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上方;其中,所述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的上方设置有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和透水路缘石,所述透水路缘石位于所述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两侧;所述级配碎石透水垫层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基层的平均孔隙>钢渣混凝土透水面层的平均孔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土基层的两侧还设有碎石透水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混凝土基层的两侧设有下凹式绿化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鑫单东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易斯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