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911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废弃物收集区、废弃物发酵区和生态培肥区;所述废弃物收集区包括粉碎机和与所述粉碎机连接的储料箱;所述废弃物发酵区包括堆肥池和与所述堆肥池连接的集液池;所述堆肥池还与所述储料箱连接;所述生态培肥区包括蚯蚓生物接种带和与所述集液池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多个开口,且每个开口处均设置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将园区及附近种植和养殖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堆肥处理,变成可直接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获得了利于作物根系良好发育,促进作物抗逆稳产增产和产品优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向前发展,农业产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这些废弃物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虽然现有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多种,但存在以下不足:1、焚烧处理将废弃物进行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大量焚烧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如果废弃物由于天气干燥而发生自燃造成火灾,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2、堆置处理因废弃物的存放不规范,在不采用有效地保护覆盖措施的前提下,废弃物中大量可利用的养分会因雨水冲洗导致流失,同时,因废弃物的随意堆置,发酵腐熟不充分,造成废弃物携带大量有害治病病菌,危害农业生产安全,且携带废弃物内部成分的雨水还会污染水体。尽管农业废弃物经过上述处理方法后也能够作为农业肥料应用于土壤中,但是应用效果差,且上述处理方法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一种农业废弃物的处理系统,以便于对农业废弃物经过处理后能够实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废弃物收集区、废弃物发酵区和生态培肥区;所述废弃物收集区包括粉碎机和与所述粉碎机连接的储料箱;所述废弃物发酵区包括堆肥池和与所述堆肥池连接的集液池;所述堆肥池还与所述储料箱连接;所述生态培肥区包括蚯蚓生物接种带和与所述集液池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多个开口,且每个开口处均设置阀门。优选地,所述粉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的进料口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优选地,所述储料箱的出料口与所述堆肥池的入口端通过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堆肥池的入口端处设置可拆卸挡板,所述堆肥池的出口端与所述集液池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且所述堆肥池的出口端与所述集液池之间设置一级滤网,所述集液池设置有进水口。更优选地,所述一级滤网上网孔的直径为0.5mm-2mm。优选地,所述堆肥池顶部覆盖防虫网,下部设置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内放置鼓风机。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与所述集液池的出口之间设置二级滤网;所述集液池的出口处设置开关阀门。更优选地,所述二级滤网上网孔的直径为0.5mm-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系统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的剩余地面空间,有效地将园区及附近种植和养殖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堆肥处理,变成可直接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且堆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CO2可以作为温室大棚内作物种植的CO2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并在冬季提高棚室温度。堆肥处理产生的废液就地循环利用,避免污染水体环境;因为废液中含有丰富养分,废液经过收集就近灌溉种植土壤,最大化利用资源,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在本技术所述系统中使用的蚯蚓接种种植土壤,实现对废弃物的二次熟化处理,便于对废弃物进一步分解向土壤提供养分,并与土壤混合形成团粒结构,利于作物根系良好发育,促进作物抗逆稳产增产和产品优质。附图说明图1是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表示废弃物收集区,2表示废弃物发酵区,3表示生态培肥区,4表示粉碎机,5表示第一传送带,6表示储料箱,7表示第二传送带,8表示堆肥池,9表示第一管道;10表示集液池,11表示进水口,12表示第二管道,13表示蚯蚓生物接种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废弃物收集区1、废弃物发酵区2和生态培肥区3;所述废弃物收集区1包括粉碎机4和与所述粉碎机4连接的储料箱6;所述废弃物发酵区2包括堆肥池8和与所述堆肥池8连接的集液池10;所述堆肥池8还与所述储料箱6连接;所述生态培肥区3包括与所述集液池10连接的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上设置多个开口,且每个开口处均设置阀门。本实施例中,集液池10开设进水口11,用于将收集到的废液稀释后灌溉土壤。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通过利用农业废弃物达到生态循环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碎机4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6的进料口通过第一传送带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箱6的出料口与所述堆肥池8的入口端通过第二传送带7连接,所述入口端处设置可拆卸挡板,所述堆肥池8的出口端与所述集液池10通过第一管道9连接,且所述第一管道9中设置一级滤网。所述一级滤网上网孔的直径为1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堆肥池顶部覆盖防虫网,下部设置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内放置鼓风机。防虫网用于防止虫类从废弃物中飞出,鼓风机用于发酵过程中通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12的横截面直径为10mm,且所述第二管道12的入口与所述集液池10的出口之间设置二级滤网;所述集液池10的出口处设置开关阀门。所述二级滤网上网孔的直径为1mm。本实施例所述系统中的废弃物收集区1、废弃物发酵区2设置在大棚内靠近后墙处,生态培肥区设置在大棚内的最南边边墙。通过采用本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所述系统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的剩余地面空间,有效地将园区及附近种植和养殖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堆肥处理,变成可直接施入园区棚室土壤的有机肥料,且堆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CO2可以直接释放到大棚里,作为CO2肥料,促进作物生长,且该系统在冬季运行时可以利用产生的CO2提高棚室温度。堆肥处理产生的废液搜集循环利用,避免流进水体污染环境;因为废液中含有丰富养分,废液经过收集就近灌溉种植土壤,最大化利用资源,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在本技术所述系统中使用的蚯蚓生物接种带培肥土壤,实现对废弃物的二次熟化处理,便于对废弃物进一步分解并向土壤提供养分,并与土壤混合形成团粒结构,利于作物根系良好发育,促进作物抗逆稳产增产和产品优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废弃物收集区、废弃物发酵区和生态培肥区;所述废弃物收集区包括粉碎机和与所述粉碎机连接的储料箱;所述废弃物发酵区包括堆肥池和与所述堆肥池连接的集液池;所述堆肥池还与所述储料箱连接;所述生态培肥区包括蚯蚓生物接种带和与所述集液池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多个开口,且每个开口处均设置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废弃物收集区、废弃物发酵区和生态培肥区;所述废弃物收集区包括粉碎机和与所述粉碎机连接的储料箱;所述废弃物发酵区包括堆肥池和与所述堆肥池连接的集液池;所述堆肥池还与所述储料箱连接;所述生态培肥区包括蚯蚓生物接种带和与所述集液池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多个开口,且每个开口处均设置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的进料口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弃物循环处理培肥土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的出料口与所述堆肥池的入口端通过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堆肥池的入口端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伊琨王胜涛王维瑞赵永志颜芳刘彬郭宁于跃跃张彩月赵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