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05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包括插入基底的若干根第一加固桩和插入基坑边坡两侧的若干根第二加固桩,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以及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均排布成阵列,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固桩插入位于软土层下方的持力层中,所述第一加固桩和所述第二加固桩为同一种加固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以及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以方形阵列的形式排布,用以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固桩插入位于软土层下方的持力层中,用以实现地基加固。所述第一加固桩和所述第二加固桩为同一种加固桩,便于现场施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前准备和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Joint structure of deep soft soil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and foundation pit suppor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ep soft soil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and excavation joint structur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first into the basement reinforcement pile and foundation pit slope on both sides of insert a plurality of second piles, Wakamatsu Ne the first pile and a plurality of the second piles are distributed into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first array. The reinforcement pile inserted in soft soil below,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ile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pile as a reinforcement pile. The said first reinforcement pile and several second reinforced piles are arranged in the form of square arra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At least a part of the first reinforced pile is inserted in a bearing layer below the soft soil to reinforce the foundation.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pile and the second reinforcement pile are the same reinforcement pil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on-sit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duces unnecessary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and cross oper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improving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shortening construction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厚软土工程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沿海软土地区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深厚软土地基加固与基坑联合支护形式日趋多样化,地基的稳定和工后的沉降、基坑的稳定等已成为深厚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和高质量运行的关键问题。现有的软土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方案有PHC(pre-stressedhigh-strengthconcrete,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与地下连续墙支护联合结构方案:主体结构基底采用PHC管桩,地基持力层为粉砂层。顺水流方向每隔4m布置一排PHC管桩,一排布置四根,成方形布置,以达到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基坑两侧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形式,地连墙宽度为1m,深度约20m,其中嵌固段约12m,顶部设置冠梁连接,以便增加整体刚度。另外一种联合结构方案为PHC管桩与双排桩基坑支护联合结构方案:主体结构基底采用PHC管桩,地基持力层为粉砂层。顺水流方向每隔4m布置一排PHC管桩,一排布置四根,成方形布置,以达到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基坑两侧采用双排桩支护形式,排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地基持力层为粉砂层,顶部设置冠梁连接,以便增加整体刚度。基坑内侧桩间喷射100mm厚混凝土,内设钢筋网片。上述两种常用的联合结构方案均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主体结构基底采用PHC管桩,而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或双排桩支护形式,因此投入施工机械种类繁多。不同的桩型和支护形式将引起施工作业交叉进行,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不利于现场的施工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其地基加固和基坑支护均采用同一种桩型组成联合结构,便于现场施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施工交叉作业,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包括竖向插入基底的若干根第一加固桩和竖向插入基坑边坡两侧的若干根第二加固桩,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以及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均排布成阵列,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固桩插入位于软土层下方的持力层中,所述第一加固桩和所述第二加固桩为同一种加固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其包括竖向插入基底的若干根第一加固桩和竖向插入基坑边坡的若干根第二加固桩。其中,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以及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以方形阵列的形式排布,用以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固桩插入位于软土层下方的持力层中,用以实现地基加固。更为重要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桩和所述第二加固桩为同一种加固桩,便于现场施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前准备和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包括长加固桩和短加固桩,所述长加固桩插设于所述持力层中,所述短加固桩可插设于所述软土层中。由此可知,基底同时采用长短加固桩结合的形式,利用长短加固桩对地基进行了加固,达到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此长短加固桩布置形式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节省工程造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沿着水流方向设有若干排第一加固组,每排所述第一加固组均包括所述长加固桩和所述短加固桩,每排所述第一加固组中相邻的两根所述长加固桩之间设有一根所述短加固桩。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长加固桩和短加固桩在每个第一加固组中排布均匀,增强地基承载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持力层为砂层、强风化岩等硬土层,长加固桩的持力层采用压缩模量较低的砂层、强风化岩等硬土层作为地基处理层,用以减少地基沉降,满足地基变形要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沿着水流方向设有若干排第二加固组,每排所述第二加固组中的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沿着基坑的圆弧滑动面呈阶梯状布置,所述第二加固桩插设于所述软土层中。基坑边坡两侧加固桩根据圆弧滑动的曲线采用阶梯状的形式排布,在满足基坑稳定的前提下,节省了工程造价,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固桩和所述第二加固桩均为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一种将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的加固桩。基底水泥土搅拌桩不仅起到了地基处理的功效,又相当于进行基坑内土体加固,进而达到了降低边坡支护费用的目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和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均排布形成格栅状。其中,相邻的两排第一加固组之间通过若干根短加固桩搭接,相邻的两排第二加固组之间通过若干根第二加固桩搭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体结构基底和基坑边坡两侧均采用格栅式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以便达到地基承载力、变形和基坑稳定要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基坑边坡的所述第一加固桩与靠近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二加固桩胶接在一起,将地基加固桩与基坑支护桩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用以提升整体联合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加固桩,110、长加固桩,120、短加固桩,200、第二加固桩,210、搭接部分,300、排水箱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术语“第一”及“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包括竖向插入基底的若干根第一加固桩100(第一加固桩100为长加固桩110或短加固桩120)和竖向插入基坑两侧边坡的若干根第二加固桩200,图1中每个圆圈代表一个加固桩。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100以及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200均排布成阵列,排列形状可矩形,菱形,梅花形等。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固桩100插入位于软土层(图2所示②淤泥层)下方的持力层中。所述第一加固桩100用于支撑排水箱涵300,该排水箱涵300采用双孔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径4m×4m,壁厚0.5m,埋深约2~4m,全长约2.4Km。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固桩100和所述第二加固桩200为同一种加固桩。下面对所述的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的原理及效果进行说明:该联合结构包括竖向插入基底的若干根第一加固桩100和竖向插入基坑边坡两侧的若干根第二加固桩200。其中,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100以及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200以方形、菱形等其他形状阵列的形式排布,用以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固桩100插入位于软土层下方的持力层中,用以实现地基加固。更为重要的是,所述第一加固桩100和所述第二加固桩200为同一种加固桩,便于现场施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前准备和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基底的若干根第一加固桩和插入基坑边坡两侧的若干根第二加固桩,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以及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均排布成阵列,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固桩插入位于软土层下方的持力层中,所述第一加固桩和所述第二加固桩为同一种加固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基底的若干根第一加固桩和插入基坑边坡两侧的若干根第二加固桩,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以及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固桩均排布成阵列,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固桩插入位于软土层下方的持力层中,所述第一加固桩和所述第二加固桩为同一种加固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包括长加固桩和短加固桩,所述长加固桩插设于所述持力层中,所述短加固桩可插设于所述软土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厚软土层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第一加固桩沿着水流方向设有若干排第一加固组,每排所述第一加固组均包括所述长加固桩和所述短加固桩,每排所述第一加固组中相邻的两根所述长加固桩之间设有一根所述短加固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厚软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玺彭明祥刘东华马兆荣何小华刘晋超任宇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