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30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1:31
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因二次加工、二次定位,易造成兜孔加工变形,加工精度低,并且没有考虑到温度波动而影响质量的问题。具体步骤为:粗磨外径→细车第一平面→细车第二平面→细车内径→第一次恒温处理→细磨外径→终车第一平面→终车第二平面→编号→第二次恒温处理→终磨外径→第三次恒温处理→终车内径→稳定处理→钻铣兜孔→去毛刺→第四次恒温处理、终检→外观终检、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ixture retainer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ixture retainer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existing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hybrid material cage is easy to make pocket hole processing deformation due to two processing and two positioning, and has low machining accuracy, and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oblem of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affecting quality. Specific steps are: coarse grinding, fine diameter car first flat, flat, fine fine car second car, the first constant temperature treatment, the diameter of fine grinding diameter to end the first plane to the end of second car car number second, flat, constant temperature treatment, final grinding diameter to third constant temperature treatment, stable treatment, inner diameter, car end drilling and milling holes, deburring, fourth constant temperature treatment and final inspection, final inspection and packaging appearance.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the processing of th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ixture re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轴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体现在:结构上要求小型化、尺寸上要求精密化、速度上要求高速化、温度上要求高温化、防腐蚀等更苛刻的工况条件也日益增多。液压泵用混合式陶瓷轴承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鲜产物,该种轴承至少延长轴承寿命的3~5倍,提高轴承的免维护性,可以安全渡过短时贫油或无油润滑期,而一旦润滑恢复正常,轴承可以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因而大大提高了轴承对恶劣工况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并且抗磨损、耐腐蚀,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下可高精度连续运转或长期储存而不丧失其性能等。因此,该种轴承在苛刻环境下其极限性能指标较全钢轴承有很大的提高。液压泵用混合式陶瓷轴承的保持架所使用的材质较为特殊,其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该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自润滑性能,但材质较软,加工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并且该材料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变形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产品质量。现有的加工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工艺流程为:粗磨外径→细车第一平面→细车第二平面→细车内径→终磨外径→终车第一平面→终车第二平面→终车内径→车倒角→钻孔→铰孔→去毛刺→终检→包装。此加工工艺中对兜孔的加工需要钻、铰两道工序,因二次加工、二次定位,易造成兜孔加工变形,加工精度低,并且没有考虑到温度波动的问题,从而影响保持架的质量。另外,现有技术采用的高速钢材料铰刀保证不了工艺要求,且刀刃容易产生磨损,刀具寿命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因二次加工、二次定位,易造成兜孔加工变形,加工精度低,并且没有考虑到温度波动而影响质量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粗磨外径;步骤二、细车第一平面;步骤三、细车第二平面;步骤四、细车内径;步骤五、第一次恒温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将保持架放入温度15±0.1℃的恒温箱恒温,放置时间不少于3.5小时,保持架水平放置、储存;步骤六、细磨外径;步骤七、终车第一平面;步骤八、终车第二平面;步骤九、编号;步骤十、第二次恒温处理,然后测量外径尺寸并记录,并按照成品尺寸计算切削量,所述第二次恒温处理与第一次恒温处理的方式相同;步骤十一、终磨外径,磨削量按步骤十中计算出的切削量加工,每次进给量不大于0.02mm,切削量最后剩余0.1mm时,不进刀循环光磨;步骤十二、第三次恒温处理,然后测量外径尺寸并记录,所述第三次恒温处理与第一次恒温处理的方式相同;步骤十三、终车内径,直至达到成品保持架内径尺寸;步骤十四、稳定处理,常温放置1小时,保持架水平放置、储存;步骤十五、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上,使用带涂层的铣刀进行钻铣兜孔;步骤十六、去毛刺;步骤十七、第四次恒温处理、终检,所述第四次恒温处理方式与第一次恒温处理方式相同,并且,在15±0.1℃恒温箱内恒温放置3.5小时后,在该温度下进行尺寸终检;步骤十八、外观终检,包装。进一步地,步骤十五中的保持架通过加工模具定位装夹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上,所述加工模具包括外定位盘和内定位柱,所述外定位盘呈圆盘状,外定位盘的下端面加工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外定位盘的外圆面同轴设置,外定位盘的中心位置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内定位柱为“凸”字形圆柱体,内定位柱的中心位置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定位螺纹孔,且定位螺纹孔与定位通孔同轴设置,内定位柱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内定位柱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三个安装孔,所述三个安装孔沿内定位柱圆周方向均布,保持架套装在内定位柱的上部,且保持架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分别与环形凹槽的两开口端面紧密接触,外定位盘扣装在保持架上,外定位盘与内定位柱通过依次穿装在定位通孔及定位螺纹孔上的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保持架上兜孔的直径小于内定位柱上环形凹槽的宽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一、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加工温度及加工余量对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的影响,并且将内径、外径、及平面尺寸加工到成品尺寸后再进行兜孔加工,避免断续切削,使加工表面无振纹,且大大减小切削抗力;二、兜孔加工由原来的钻孔→铰孔更改为钻铣孔,保持架一次装夹加工完成,减少二次加工、二次定位,准确无误的保证兜孔的加工精度及避免兜孔加工变形,减少了加工周期,生产效率提高了1.5~3倍;三、因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本专利技术通过恒温箱将保持架的温度恒温在15度,使在此温度下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组织恒定,并且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稳定,便于后期的加工,为后续的机械加工提供有效保障,减小材料的加工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加工模具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外定位盘的主剖视示意图;图3为内定位柱的主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粗磨外径;步骤二、细车第一平面;步骤三、细车第二平面;步骤四、细车内径;步骤五、第一次恒温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将保持架放入温度15±0.1℃的恒温箱恒温,放置时间不少于3.5小时,保持架水平放置、储存;(保持架放置时不允许叠放或用重物覆盖。经过无数次测试,发现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的保持架在15度的温度条件下材料的性质最稳定,此时所得到的尺寸也最精准。)步骤六、细磨外径;步骤七、终车第一平面;步骤八、终车第二平面;步骤九、编号;(每件保持架均有一个唯一的编号,清楚每个产品的变化趋势,便于数据的对比分析,且有利于产品的质量追溯。)步骤十、第二次恒温处理,然后测量外径尺寸并记录,并按照成品尺寸计算切削量,所述第二次恒温处理与第一次恒温处理的方式相同;(切削量的计算方法为此步骤所测量的外径尺寸减去成品保持架外径的尺寸,所得到的差值即为所需切削量。)步骤十一、终磨外径,磨削量按步骤十中计算出的切削量加工,每次进给量不大于0.02mm,切削量最后剩余0.1mm时,不进刀循环光磨;步骤十二、第三次恒温处理,然后测量外径尺寸并记录,所述第三次恒温处理与第一次恒温处理的方式相同;步骤十三、终车内径,直至达到成品保持架内径尺寸;步骤十四、稳定处理,常温放置1小时,保持架水平放置、储存;(使加工时产生的应力释放,使材料性能达到稳定的加工状态,为后续加工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减小后续加工的变形量。)步骤十五、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上,使用带涂层的铣刀进行钻铣兜孔;(使用带涂层的铣刀完成对保持架兜孔的粗铣和精铣加工,使保持架兜孔一次装夹加工完成,减少了加工周期,避免兜孔加工变形,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加工时保证刀具锋利,不可出现挤压、啃刀现象。外观在10倍放大镜下100%检查,不允许有裂纹、脱层现象。)步骤十六、去毛刺;步骤十七、第四次恒温处理、终检,所述第四次恒温处理方式与第一次恒温处理方式相同,并且,在15±0.1℃恒温箱内恒温放置3.5小时后,在该温度下进行尺寸终检;(此步骤终检关键部位的尺寸及精度,比如外径尺寸、外径椭圆度及锥度。)步骤十八、外观终检,包装。一、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粗磨外径;步骤二、细车第一平面;步骤三、细车第二平面;步骤四、细车内径;步骤五、第一次恒温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将保持架放入温度15±0.1℃的恒温箱恒温,放置时间不少于3.5小时,保持架水平放置、储存;步骤六、细磨外径;步骤七、终车第一平面;步骤八、终车第二平面;步骤九、编号;步骤十、第二次恒温处理,然后测量外径尺寸并记录,并按照成品尺寸计算切削量,所述第二次恒温处理与第一次恒温处理的方式相同;步骤十一、终磨外径,磨削量按步骤十中计算出的切削量加工,每次进给量不大于0.02mm,切削量最后剩余0.1mm时,不进刀循环光磨;步骤十二、第三次恒温处理,然后测量外径尺寸并记录,所述第三次恒温处理与第一次恒温处理的方式相同;步骤十三、终车内径,直至达到成品保持架内径尺寸;步骤十四、稳定处理,常温放置1小时,保持架水平放置、储存;步骤十五、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上,使用带涂层的铣刀进行钻铣兜孔;步骤十六、去毛刺;步骤十七、第四次恒温处理、终检,所述第四次恒温处理方式与第一次恒温处理方式相同,并且,在15±0.1℃恒温箱内恒温放置3.5小时后,在该温度下进行尺寸终检;步骤十八、外观终检,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四氟乙烯混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粗磨外径;步骤二、细车第一平面;步骤三、细车第二平面;步骤四、细车内径;步骤五、第一次恒温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将保持架放入温度15±0.1℃的恒温箱恒温,放置时间不少于3.5小时,保持架水平放置、储存;步骤六、细磨外径;步骤七、终车第一平面;步骤八、终车第二平面;步骤九、编号;步骤十、第二次恒温处理,然后测量外径尺寸并记录,并按照成品尺寸计算切削量,所述第二次恒温处理与第一次恒温处理的方式相同;步骤十一、终磨外径,磨削量按步骤十中计算出的切削量加工,每次进给量不大于0.02mm,切削量最后剩余0.1mm时,不进刀循环光磨;步骤十二、第三次恒温处理,然后测量外径尺寸并记录,所述第三次恒温处理与第一次恒温处理的方式相同;步骤十三、终车内径,直至达到成品保持架内径尺寸;步骤十四、稳定处理,常温放置1小时,保持架水平放置、储存;步骤十五、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上,使用带涂层的铣刀进行钻铣兜孔;步骤十六、去毛刺;步骤十七、第四次恒温处理、终检,所述第四次恒温处理方式与第一次恒温处理方式相同,并且,在15±0.1℃恒温箱内恒温放置3.5小时后,在该温度下进行尺寸终检;步骤十八、外观终检,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阳张凯锐王涛薛雪徐磊孙慧广刘伟李迎丽刘海波李亚杜杰左景涛张翔高强李岩武伟范继承周英侽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