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及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060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包括中心管、污泥斗、进水支管、进水导流板以及出水槽,中心管固定设置于沉淀器本体内的上部,污泥斗位于沉淀器本体内中心管的下方,中心管的下部进水口处沿中心管切线方向设置有进水导流板,用于进水的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与进水导流板相邻,出水槽与中心管顶部相连通;污泥斗的底端连接有排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力旋流沉淀器,通过采用二次分离处理技术,表面水力负荷高,能适用于进水含悬浮固体量较高的高浊度高污水处理,并且具有耐污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冲击的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效果好,不易产生堵塞现象,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及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及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医药、冶金、采矿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水,特别是PTA污水的酸化沉淀处理,现有的设备很难达到水质处理达标的要求,存在污泥分散,污泥分离不彻底,泥水分离的处理效果差等问题,污水的处理效果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提高污水处理效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水力旋流沉淀器通过采用二次分离处理技术,表面水力负荷高,能适用于进水含悬浮固体量较高的高浊度高污水处理,并且具有耐污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冲击的能力;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效果好,不易产生堵塞现象,结构紧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包括中心管、污泥斗、进水支管、进水导流板以及出水槽,所述中心管固定设置于沉淀器本体内的上部,所述污泥斗位于所述沉淀器本体内所述中心管的下方,所述中心管的下部进水口处沿所述中心管切线方向设置有所述进水导流板,用于进水的所述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导流板相邻,所述出水槽与所述中心管顶部相连通;所述污泥斗的底端连接有排泥管。可选的,所述中心管呈开口向下的喇叭状,所述中心管外侧通过第一支撑板支撑套设有导流筒,所述进水支管的出水端穿过所述导流筒的外壁与所述进水导流板相邻。可选的,所述中心管外由所述进水导流板的顶端向下倾斜套设有导泥板,所述导泥板的末端与连接架相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沉淀器本体的内壁上。可选的,所述污泥斗包括阶梯型依次固定连接的污泥斗上椎体、污泥斗直体和污泥斗下椎体,所述污泥斗上椎体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污泥斗下椎体的内部设置有清洗水枪,所述污泥斗下椎体的外侧设置有振打装置。可选的,所述污泥斗外侧设置有通过补强板连接并通过第二支撑板固定的过度裙座和下裙座,所述下裙座外侧开设有检修孔。可选的,所述沉淀器本体顶端固定设置有上加强圈,所述下裙座底端的内外侧分别贴焊有内底补强圈和外底补强圈,所述下裙座的底圈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中心底板,所述中心底板与所述污泥斗下椎体的末端密封连接,所述中心底板的外侧套设有中心底圈且贴焊有中心补强圈;所述排泥管与所述中心底板的顶端相连通。可选的,所述出水槽通过第三支撑板与所述中心管固定,所述出水槽内设置有浮渣挡板,所述出水槽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堰板。可选的,所述沉淀器还包括出气管、气水分离出水器、斜板支架以及放空管,所述出气管的底端位于所述进水支管的出水端顶部,所述出气管的顶端伸出所述沉淀器本体外;所述气水分离出水器位于所述沉淀器外侧且与所述出水槽相连通;所述沉淀器本体内位于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斜板支架;所述放空管与所述中心底板相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水力旋流沉淀器,还包括管道混合器、分配水箱、污泥泵和脱水机,污水进水口经过絮凝剂入口与所述管道混合器相连通,所述管道混合器经分配水箱与所述沉淀器的进水支管相连通,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污泥泵相连通,所述污泥泵经泥渣清除输送装置与所述脱水机相连;所述泥渣清除输送装置采用软管泵。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水力旋流沉淀器,选择旋流沉淀方式,表面水力负载高、净化效果好,沉淀器排出的泥渣浓度高,污泥斗的阶梯型设置,可是使沉淀器实现定期、间断排泥,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沉淀的量灵活掌握;本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装置,泥渣清除输送装置采用软管泵压力输送,软管泵适用于对含有纤维类杂物和大颗粒固体的沉渣,不会产生堵塞的现象,软管泵可反向转动,从而确定沉淀器排渣口不被堵塞;软管泵扬程高,故输送距离长,并且具有计量功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水力旋流沉淀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本技术中出水槽位置的部件设置图;其中,1中心底板;2中心补强圈;3中心底圈;4排泥管;5底圈;6外底补强圈;7内底补强圈;8检修孔;9冲洗管系进口;10污泥斗下椎体;11振打装置;12下裙座;13补强板;14第三支撑板;15污泥斗直体;16过度裙座;17污泥斗上椎体;18连接架;19导泥板;20沉淀器本体;21进水支管;22进水导流板;23中心管;24导流筒;25第一支撑板;26冲洗管系出口;27第二支撑板;28出水槽;29出水堰板;30上加强圈;31出气管;32浮渣挡板;33气水分离出水器;34斜板支架;35放空管;36清洗水枪;37进水口;38絮凝剂入口;39管道混合器;40分配水箱;41清水出口;42水枪喷嘴;43放空阀;44污泥泵;45脱水机;46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水力旋流沉淀器通过采用二次分离处理技术,表面水力负荷高,能适用于进水含悬浮固体量较高的高浊度高污水处理,并且具有耐污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冲击的能力;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效果好,不易产生堵塞现象,结构紧凑。本技术提供的水力旋流沉淀器,包括中心管、污泥斗、进水支管、进水导流板以及出水槽,中心管固定设置于沉淀器本体内的上部,污泥斗位于沉淀器本体内中心管的下方,中心管的下部进水口处沿中心管切线方向设置有进水导流板,用于进水的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与进水导流板相邻,出水槽与中心管顶部相连通;污泥斗的底端连接有排泥管。污水由进水支管进入沉淀器本体,经进水导流板导流后沿中心管的切线方向进入沉淀器本体的中心旋流区,污水在旋流区内呈旋流状态流动,一部分污泥浓度较低的污水从中心管上部进入导流室,在导流板引导下进入澄清区澄清,清水向上汇集到清水区由出水槽流出。泥渣沿导泥板滑入污泥斗,另一部分污泥浓度较高的污水在旋流区旋流下,进入污泥斗进行浓缩,清水缓慢上升至清水区,泥渣汇集沉淀器中心沉淀至底部通过排泥管进行泥渣排出。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3,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水力旋流沉淀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本技术中出水槽位置的部件设置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包括中心管23、污泥斗、进水支管21、进水导流板22以及出水槽28,中心管23固定设置于沉淀器本体20内的上部,污泥斗位于沉淀器本体20内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及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污泥斗、进水支管、进水导流板以及出水槽,所述中心管固定设置于沉淀器本体内的上部,所述污泥斗位于所述沉淀器本体内所述中心管的下方,所述中心管的下部进水口处沿所述中心管切线方向设置有所述进水导流板,用于进水的所述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导流板相邻,所述出水槽与所述中心管顶部相连通;所述污泥斗的底端连接有排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旋流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污泥斗、进水支管、进水导流板以及出水槽,所述中心管固定设置于沉淀器本体内的上部,所述污泥斗位于所述沉淀器本体内所述中心管的下方,所述中心管的下部进水口处沿所述中心管切线方向设置有所述进水导流板,用于进水的所述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导流板相邻,所述出水槽与所述中心管顶部相连通;所述污泥斗的底端连接有排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旋流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呈开口向下的喇叭状,所述中心管外侧通过第一支撑板支撑套设有导流筒,所述进水支管的出水端穿过所述导流筒的外壁与所述进水导流板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旋流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外由所述进水导流板的顶端向下倾斜套设有导泥板,所述导泥板的末端与连接架相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沉淀器本体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旋流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包括阶梯型依次固定连接的污泥斗上椎体、污泥斗直体和污泥斗下椎体,所述污泥斗上椎体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力旋流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下椎体的内部设置有清洗水枪,所述污泥斗下椎体的外侧设置有振打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旋流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外侧设置有通过补强板连接并通过第二支撑板固定的过度裙座和下裙座,所述下裙座外侧开设有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惠兴江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