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805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治疗大肠癌的认识机理而提供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厚朴30~100g、炙乳香30~100g、炙元胡索80~160g、炙没药30~60g、莪术30~100g、川楝子50~120g、红花30~100g、炙穿山甲30~120g、枳实30~100g、土鳖虫30~120g、白术50~160g、当归60~150g、苦参50~120g、藤梨根250~550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A capsule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large intestine canc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供大肠癌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祖国医学认为:大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大肠癌和直大肠癌。大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临床表现: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A.右半结大肠癌右半结肠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右半结大肠癌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这也是肿瘤确诊时,分期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B.左半结大肠癌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左半结大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肠阻塞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带有新鲜出血的大便表明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末端或直肠。病期的确诊常早于右半结大肠癌。C.直大肠癌大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及梗阻。癌肿部位较低、粪块较硬者,易受粪块摩擦引起出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D.肿瘤浸润及转移症大肠癌最常见的浸润形式是局部侵犯,肿瘤侵及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症状。肛门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续疼痛是直大肠癌侵及骶神经丛所致。肿瘤细胞种植转移到腹盆腔,形成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直肠指检可在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内扪及块物,肿瘤在腹盆腔内广泛种植转移,形成腹腔积液。大大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至淋巴结,也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肺部、骨等部位。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大肠癌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大肠癌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大肠癌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大肠癌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大肠癌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和延长生存期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大肠癌。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厚朴30~100g、炙乳香30~100g、炙元胡索80~160g、炙没药30~60g、莪术30~100g、川楝子50~120g、红花30~100g、炙穿山甲30~120g、枳实30~100g、土鳖虫30~120g、白术50~160g、当归60~150g、苦参50~120g、藤梨根250~550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厚朴38~90g、炙乳香38~90g、炙元胡索90~140g、炙没药38~52g、莪术38~90g、川楝子58~105g、红花38~90g、炙穿山甲38~105g、枳实38~90g、土鳖虫38~105g、白术58~140g、当归70~130g、苦参58~105g、藤梨根280~480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厚朴80g、炙乳香80g、炙元胡索120g、炙没药45g、莪术80g、川楝子95g、红花80g、炙穿山甲95g、枳实80g、土鳖虫95g、白术120g、当归115g、苦参95g、藤梨根420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B、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45min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砂锅内煎煮三次:①加水量为药材总量的9~10倍,先进行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115min,滤取药液;②加水量为干药渣总量的8~9倍,先进行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105min,滤取药液;③加水量为干药渣总量的7~8倍,先进行武火煎煮,待煎煮到8min时,转文火熬制90min,滤取药液;④合并三次药液,并减压浓缩至每毫升含生药3g的标准后,即得到药物浸膏。C、将上述B中制备好的浸膏干燥、消毒,并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备用;D、按照传统的常规工艺及辅料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C中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和辅料一并放入药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的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继而抛光、消毒,分装密封即得。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3g(6粒)/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17个疗程后,瘤体显著缩小或消失,纳食和大便正常。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厚朴,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下气、燥湿化痰、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闷、腹痛、反胃呕吐、咳喘等症;炙乳香,性味:苦、辛、温,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瘀血心腹诸痛、痹痛筋挛、痈疽肿痛、跌打损伤、疮疡溃烂发等症;炙元胡索:性味:辛、苦、温,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炙没药,性味:味辛、苦、性平,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莪术,性味:苦辛、温,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还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症瘕肿块、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现代药理学表明茵陈具有抗肿瘤作用:其莪术油制剂在体外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615纯系小鼠的L615白血病及腹水型肝癌细胞等多种瘤株的生长有明显抑制和破坏作用。临床以莪术油作瘤内注射治疗宫颈癌,治疗后可见瘤组织坏死脱落,局部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病例肿块消失,宫颈光滑,提示莪术有直接杀瘤细胞的作用;川楝子,性味:苦、寒,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红花,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厚朴30~100g、炙乳香30~100g、炙元胡索80~160g、炙没药30~60g、莪术30~100g、川楝子50~120g、红花30~100g、炙穿山甲30~120g、枳实30~100g、土鳖虫30~120g、白术50~160g、当归60~150g、苦参50~120g、藤梨根250~550g,辅料:淀粉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厚朴30~100g、炙乳香30~100g、炙元胡索80~160g、炙没药30~60g、莪术30~100g、川楝子50~120g、红花30~100g、炙穿山甲30~120g、枳实30~100g、土鳖虫30~120g、白术50~160g、当归60~150g、苦参50~120g、藤梨根250~550g,辅料:淀粉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大肠癌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厚朴38~90g、炙乳香38~90g、炙元胡索90~14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聚焦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