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797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幼儿护理装置,包括:床架、机械手机构、推杆、靠背和靠脚机构,所述靠背与靠脚机构与床架相连接,所述靠脚机构中设有靠脚板,所述靠背设有靠背外框机构和位于靠背外框机构内的靠背内芯机构;所述推杆包括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分别实现机械手机构、靠脚板机构、靠背外框机构的升降;所述机械手机构用于直接控制拍打,并通过机械手推杆实现拍打位置转变及拍打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用户无需专业技巧,有效避免了由于婴幼儿喉部与胃部发育不完全进食后引起呛奶、窒息等问题,其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缺失,通过对结构、连接、控制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营造婴幼儿更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与体验。

Infant care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fant nursing device, including: a bedstead, mechanical structure, mobile phone push rod, the backrest and the foot mechanism, the backrest and the foot mechanism and the bedstead is connected, the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the foot by foot, the backrest frame and a backrest backrest backrest frame mechanism located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core mechanism; the push rod comprises a push rod, the push rod manipulator by the push rod and the backrest frame foot plate, lifting machinery, mobile phone structure, mechanism, the backrest frame by foot mechanism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for direct control of mobile phone tapping, and by mechanical hand push rod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apping position flapping mo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convenient operation, without any professional skills, effective avoid the infant throat and stomach ateliosis eating by choking, suffocation and other issues, the lack of fill in related fields,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structure, connection, contro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create a nursing experience safer, infant comfor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幼儿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生儿的护理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集婴儿拍打与哄睡功能于一体的婴幼儿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升的同时,家庭经济压力有所提高,从而导致了双职工家庭数量日益增多。然而对于刚生出新生儿的年轻夫妇,在两个人工作的同时照顾婴儿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在新生儿时期,婴儿的身体各部分有待进一步发育,其中消化系统的喉部与胃部发育尚未完成。新生儿进食液体时,若空气随液体进入新生儿胃部,胃部温度较环境温度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从而导致造成胃部压力上升;同时在消化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产生一定气体,增加胃部压力。此两种情况下,新生儿为降低胃内压力,通过喉部排出气体,液体极易在此过程中被带出,产生胃内容物返流现象。如果返流处理不当,胃内容物流入气管,严重者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身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方便地操作与控制,并且在拍奶嗝时婴儿的固定基本不依赖于外界的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可靠的护理装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解放新生儿的父母,并能有效防止因父母婴幼儿护理知识缺失而导致的意外发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护理装置,包括:床架、机械手机构、推杆、靠背和靠脚机构,其中:所述靠背与靠脚机构均以合叶与床架相连接,所述靠脚机构中设有靠脚板,所述靠背和靠脚机构用于实现坐姿与躺姿的转换,所述靠背设有靠背外框机构和位于靠背外框机构内的镂空可拍打的靠背内芯机构;所述靠背外框机构中设有靠背外框板;所述推杆包括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床架的底部连接,机械手推杆与机械手机构中机械手连接,靠脚板推杆与靠脚机构中靠脚板连接,靠背外框板推杆与靠背外框机构连接;所述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用于分别实现机械手机构、靠脚板机构、靠背外框机构的升降;所述机械手机构用于直接控制拍打,并通过机械手推杆实现拍打位置转变及拍打动作。优选的,所述床架底部设置有床架连接件,所述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均通过床架连接件与床架连接。优选的,所述靠背外框机构,包括:靠背外框板、安全带筒、靠背推杆连接件、靠背外框板合叶和靠背外框板软垫,所述靠背外框板通过靠背外框板合叶与床架链接;其中:靠背外框板的一侧设有凹槽,四个安全带筒分别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一侧匹配的凹槽中,从而实现四个安全带筒固定于靠背外框板的四角匹配位置;靠背外框板上设有定位孔,两个靠背推杆连接件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上的匹配定位孔位置;靠背外框板的一端设有凹槽,靠背外框板合叶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一端匹配的凹槽中并固定;靠背外框板软垫胶合于靠背外框板一侧。更优选的,所述安全带筒与所述靠背推杆连接件位于所述靠背外框板的同侧。更优选的,所述靠背外框板合叶与安全带筒位于所述靠背外框板的异侧。更优选的,所述靠背外框板软垫胶合于所述靠背外框板固定有靠背外框板合叶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靠背外框板推杆包括靠背外框板左推杆、靠背外框板右推杆,靠背外框板左推杆、靠背外框板右推杆的顶端通过靠背推杆连接件与靠背外框板链接,并通过螺丝螺母实现限位;所述靠背外框板左推杆、靠背外框板右推杆的底端通过床架连接件与床架链接,并通过螺丝螺母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靠背内芯机构,包括:靠背内芯板、靠背内芯板合叶和靠背内芯板软垫,所述靠背内芯板通过靠背内芯板合叶与床架链接;其中:所述靠背内芯板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靠背内芯板合叶固定于靠背内芯板一端匹配的凹槽中;所述靠背内芯板软垫胶合于靠背内芯板的合叶侧。优选的,所述靠脚机构,包括:靠脚板、靠脚板合叶、靠脚板推杆连接件和靠脚板软垫,所述靠脚板通过靠脚板合叶与床架链接;其中:靠脚板上设有定位孔,靠脚板推杆连接件固定于靠脚板上的匹配定位孔位置;靠脚板一端设有凹槽,靠脚板合叶固定于靠脚板一端的匹配凹槽中;靠脚板软垫胶合于靠脚板的合叶侧;所述靠脚板通过所述靠脚板推杆连接件与靠脚板推杆的顶端衔接,靠脚板推杆的底端通过床架连接件与床架链接,并均通过螺丝螺母实现限位。优选的,所述机械手机构包括:第一舵机支架、第二舵机支架、上舵机、下舵机、舵机平台和机械手,其中:第一舵机支架上设有凹槽,舵机平台固定于第一舵机支架上匹配的凹槽中;舵机平台一侧设有凹槽,上舵机固定于舵机平台一侧的匹配凹槽中;上舵机与下舵机通过第二舵机支架固结;下舵机与机械手固结;所述机械手推杆的一端与机械手连接,机械手与下推杆舵机固结,通过机械手推杆上的上舵机和下舵机的驱动,实现拍奶嗝模式、哄睡模式。更优选的,所述机械手推杆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于床架底部的匹配位置,所述机械手推杆的上端通过定位孔与舵机平台固结。优选的,所述靠背外框板、机械手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床架、所述靠脚板、所述靠背内芯板由木材制成。优选的,所述床架、机械手、靠脚板、靠背外框板、靠背内芯板在硬质骨架外围均分别设置有相应软垫,以防止使用者和路人意外撞伤。本专利技术所述婴幼儿护理装置有如下三种模式:(1)工作状态一即拍嗝状态下,新生儿在所述装置上呈坐姿,位于靠背后的机械手持续自下而上工作,轻拍新生儿背部;(2)工作状态二即哄睡状态下,新生儿在所述装置上呈坐姿,位于靠背后的机械手持续于背部中央工作,轻拍新生儿背部;(3)睡眠状态下,新生儿呈躺式,此时靠背外框板、靠背内芯板、靠脚板恢复为水平状,机械手推杆以及与其连接的上舵机和下舵机缩至床板下方。其转换分为以下几步进行:1、首先是由靠背外框板左推杆、靠背外框板右推杆由最低位置运行至最高位置,工作中所驱动的靠脚板以其上连接的合页的转轴为轴心向下旋转;靠脚板推杆由最高位置运行至最低位置,工作中所驱动的背部外框板以其上连接的合页的转轴为轴心向上旋转,达到座椅时的形态。2、机械手推杆将机械手升起,同时机械手上的上舵机、下舵机进行运转至工作状态一准备位置;在此过程中,靠背内芯板会被安装在靠近机械手推杆上的上舵机所顶开,同时上舵机顺时针旋转90度、下舵机逆时针旋转180度,到达工作状态一准备状态。3、工作状态一至工作状态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为一种在有人看护的条件下下能够自主的完成婴幼儿从进食后的拍嗝状态、哄睡状态及最终恢复至躺姿的睡眠状态的自动化机械机构,能实现婴幼儿的自动湖里。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用户无需专业技巧,解决新一代父母亲对婴幼儿身体不了解而护理不到位问题,有效避免了由于婴幼儿喉部与胃部发育不完全进食后引起呛奶、窒息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缺失,通过对结构、连接、控制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营造婴幼儿更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与体验。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装置处于拍嗝状态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处于拍嗝状态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处于拍嗝状态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处于睡眠状态结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处于睡眠状态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靠背外框板结构斜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靠背芯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靠脚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婴幼儿护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机械手机构、推杆、靠背和靠脚机构,其中:所述靠背与靠脚机构均以合叶与床架相连接,所述靠脚机构中设有靠脚板,所述靠背和靠脚机构用于实现坐姿与躺姿的转换,所述靠背设有靠背外框机构和位于靠背外框机构内的镂空可拍打的靠背内芯机构;所述靠背外框机构中设有靠背外框板;所述推杆包括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床架的底部连接,机械手推杆与机械手机构中机械手连接,靠脚板推杆与靠脚机构中靠脚板连接,靠背外框板推杆与靠背外框机构连接;所述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用于分别实现机械手机构、靠脚板机构、靠背外框机构的升降;所述机械手机构用于直接控制拍打,并通过机械手推杆实现拍打位置转变及拍打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机械手机构、推杆、靠背和靠脚机构,其中:所述靠背与靠脚机构均以合叶与床架相连接,所述靠脚机构中设有靠脚板,所述靠背和靠脚机构用于实现坐姿与躺姿的转换,所述靠背设有靠背外框机构和位于靠背外框机构内的镂空可拍打的靠背内芯机构;所述靠背外框机构中设有靠背外框板;所述推杆包括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床架的底部连接,机械手推杆与机械手机构中机械手连接,靠脚板推杆与靠脚机构中靠脚板连接,靠背外框板推杆与靠背外框机构连接;所述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用于分别实现机械手机构、靠脚板机构、靠背外框机构的升降;所述机械手机构用于直接控制拍打,并通过机械手推杆实现拍打位置转变及拍打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底部设置有床架连接件,所述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均通过床架连接件与床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外框机构,包括:靠背外框板、安全带筒、靠背推杆连接件、靠背外框板合叶和靠背外框板软垫,所述靠背外框板通过靠背外框板合叶与床架链接;其中:靠背外框板的一侧设有凹槽,四个安全带筒分别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一侧匹配的凹槽中,从而实现四个安全带筒固定于靠背外框板的四角匹配位置;靠背外框板上设有定位孔,两个靠背推杆连接件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上的匹配定位孔位置;靠背外框板的一端设有凹槽,靠背外框板合叶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一端匹配的凹槽中并固定;靠背外框板软垫胶合于靠背外框板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所述安全带筒与所述靠背推杆连接件位于所述靠背外框板的同侧;-所述靠背外框板合叶与安全带筒位于所述靠背外框板的异侧;-所述靠背外框板软垫胶合于所述靠背外框板固定有靠背外框板合叶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外框板推杆包括靠背外框板左推杆、靠背外框板右推杆,靠背外框板左推杆、靠背外框板右推杆的顶端通过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宏居易赵梓安郑裕潭王石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