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莹专利>正文

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7968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3:41
一种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由板床、颈部枕、轴承座、头盔、摆臂、手柄、球头和连杆相连组成;在板床的一端设有颈部枕、轴承座和手柄,在轴承座内安装轴头,轴头的一端连接有头盔,轴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摆臂,在摆臂、手柄的两端设置有连杆、球头、球头座,摆臂和手柄之间通过连杆的球头座相连成一体;人体仰卧在板床上,将头伸入到头盔内,双手分别来回搬动手柄,头盔内的头颅带动脖颈来回旋转摆动,该动作由自己操作,彻底解决了别人施术时手法太重或不到位的问题。

The use of the ball head connecting rod type body neck revolver

Use a ball head connecting rod body neck rotation device, composed of bed, neck pillow, bearing seat, helmet, swing arm, a handle, a ball head and a connecting rod; in the bed is provided with a neck pillow, a bearing seat and a handle shaft installed in a bearing seat, the shaft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helmet.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ng arm, the swing arm and a handle are arranged at the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ball, ball seat, between the swing arm and the handle through the ball head seat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rod; the body lying on the bed, will head into the helmet, his hands were moving the handle, the helmet drive the head neck back and forth swings, the action by their own operation, completely solve the others, the technique is too heavy or not in place of the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
一种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属于健身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脖颈不适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状况,常因颈部肌肉僵硬疼痛而无法旋转扭动,在外力的作用下缓缓扭动脖颈,并且逐步扩大脖颈的扭动范围,能够使僵硬的脖颈肌肉逐步得到放松缓解,然而,目前这一康复手段都是由施术者人工完成的,其脖颈旋转的角度大小很难和接受者的承受极限相匹配,往往出现接受者痛苦难忍的扭动过程(称之为:手法太重),有必要解决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使人们通过自身的手臂活动得到锻炼恢复;该颈部旋转器由板床、颈部枕、轴承座、头盔、摆臂、手柄,球头和连杆相连组成;板床采用木制或铁架的单人板床;板床由床板、床框和床腿相连组成;板床的宽度大于人体肩膀的宽度;板床的四条床腿和设置在地面的基础固定相连成一体;相连后的板床的床板呈水平状;在板床的一端设有颈部枕,颈部枕用硬质或弹性塑胶材料做成;颈部枕的形状为马鞍形;颈部枕的凹槽弧度和人体颈椎的生理曲线相吻合;人躺在板床上,颈部枕对人体的颈椎具有矫正作用;在板床的前端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固定在板床上;在轴承座内安装有一段轴头,轴头用圆钢车制而成;轴头能够在轴承座内灵活转动;轴头正对着人体的纵轴线;在轴头的一端连接有头盔,头盔是用硬质材料做成的壳体容器,头盔能够将人的头颅扣住(面部暴露在外)并托起枕部(枕部不接触床板);头盔的顶部和轴头垂直相连成一体;相连后的头盔悬空在板床上;在轴头的另一端(指没有连接头盔的一端)连接有摆臂,摆臂用一段杠杆做成,摆臂呈水平状和轴头垂直相连成一体;在板床的两侧床框上分别连接有手柄,手柄用一段圆的钢管折弯而成,在手柄的折弯处钻有丝孔,丝孔为通孔,手柄用螺丝通过丝孔安装固定在板床的床框上;安装好的手柄能够在板床上灵活转动;安装好的手柄的一端(称为下端)处在摆臂两端的正下方;在摆臂的两端、手柄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球头座,摆臂、手柄上的球头座分别上下对应;球头座分别和摆臂、手柄固定相连成一体;在每个球头座内分别安装有球头,在摆臂和手柄的球头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段连杆,两根连杆分别通过球头座、球头将两个手柄和摆臂的两端相互连接成一体;相连后的手柄被摆臂上的连杆吊起;此时,手柄的另一端处在人体的胸部(指躺在板床上的人体)上方;使用方法是:使用时,人体仰卧在板床上,将头伸入到头盔内,脖颈处在颈部枕的弧面上,双手分别抓握板床两侧的胸前手柄,并分别来回搬动手柄,手柄在摆动时通过连杆,球头带动头盔做正、反向的旋转动作,从而使放置在头盔内的头颅带动脖颈来回旋转摆动,该动作由于自己操作,彻底解决了别人施术时手法太重(太过)或不到位的问题。本申请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借助该器械能够自己锻炼恢复,从而消除脖颈不适,并减少了一个施术人员。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主视图;图2为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板床;2、颈部枕;3、轴承座;4、头盔;5、摆臂;6、手柄;7、床板;8、床框;9、床腿;10、轴头;11、球头座;12、球头;13、连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使人们通过自身的手臂活动得到锻炼恢复;该颈部旋转器由板床1、颈部枕2、轴承座3、头盔4、摆臂5、手柄6球头12和连杆13相连组成;板床1采用木制或铁架的单人板床;板床1由床板7、床框8和床腿9相连组成;板床1的宽度大于人体肩膀的宽度;板床1的四条床腿9和设置在地面的基础固定相连成一体;相连后的板床1的床板7呈水平状;在板床1的一端设有颈部枕2,颈部枕2用硬质或弹性塑胶材料做成;颈部枕2的形状为马鞍形;颈部枕2的凹槽弧度和人体颈椎的生理曲线相吻合;人躺在板床1上,颈部枕2对人体的颈椎具有矫正作用;在板床1的前端设置有轴承座3,轴承座3固定在板床1上;在轴承座3内安装有一段轴头10,轴头10用圆钢车制而成;轴头10能够在轴承座3内灵活转动;轴头10正对着人体的纵轴线;在轴头10的一端连接有头盔4,头盔4是用硬质材料做成的壳体容器,头盔4能够将人的头颅扣住(面部暴露在外)并托起枕部(枕部不接触床板);头盔4的顶部和轴头10垂直相连成一体;相连后的头盔4悬空在板床1上;在轴头10的另一端(指没有连接头盔的一端)连接有摆臂5,摆臂5用一段杠杆做成;摆臂5呈水平状和轴头10垂直相连成一体;在板床1的两侧床框8上分别连接有手柄6,手柄6用一段圆的钢管折弯而成,在手柄6的折弯处钻有丝孔,丝孔为通孔,手柄6用螺丝通过丝孔安装固定在板床1的床框8上;安装好的手柄6能够在板床1上灵活转动;安装好的手柄6的一端(称为下端)处在摆臂5的两端正下方;在摆臂5的两端、手柄6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球头座11,摆臂5、手柄6上的球头座11分别上下对应;球头座11分别和摆臂5、手柄6固定相连成一体;在每个球头座11内分别安装有球头12,在摆臂5和手柄6的球头12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段连杆13,两根连杆13分别通过球头座11、球头12将两个手柄6和摆臂5的两端相互连接成一体;相连后的手柄6被摆臂5上的连杆13吊起;此时,手柄6的另一端处在人体的胸部(指躺在板床上的人体)上方;使用方法是:使用时,人体仰卧在板床1上,将头伸入到头盔4内,脖颈处在颈部枕2的弧面上,双手分别抓握板床1两侧的胸前手柄6,并分别来回搬动手柄6,手柄6在摆动时通过连杆13,球头12带动头盔4做正、反向的旋转动作,从而使放置在头盔4内的头颅带动脖颈来回旋转摆动,该动作由于自己操作,彻底解决了别人施术时手法太重(太过)或不到位的问题。本申请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借助该器械能够自己锻炼恢复,从而消除脖颈不适,并减少了一个施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使人们通过自身的手臂活动得到锻炼恢复;其特征在于:该颈部旋转器由板床(1)、颈部枕(2)、轴承座(3)、头盔(4)、摆臂(5)、手柄(6)、球头(12)和连杆(13)相连组成;板床(1)采用木制或铁架的单人板床;板床(1)由床板(7)、床框(8)和床腿(9)相连组成;板床(1)的宽度大于人体肩膀的宽度;板床(1)的四条床腿(9)和设置在地面的基础固定相连成一体;相连后的板床(1)的床板(7)呈水平状;在板床(1)的一端设有颈部枕(2),颈部枕(2)用硬质或弹性塑胶材料做成;颈部枕(2)的形状为马鞍形;颈部枕(2)的凹槽弧度和人体颈椎的生理曲线相吻合;人躺在板床(1)上,颈部枕(2)对人体的颈椎具有矫正作用;在板床(1)的前端设置有轴承座(3),轴承座(3)固定在板床(1)上;在轴承座(3)内安装有一段轴头(10),轴头(10)用圆钢车制而成;轴头(10)能够在轴承座(3)内灵活转动;轴头(10)正对着人体的纵轴线;在轴头(10)的一端连接有头盔(4),头盔(4)是用硬质材料做成的壳体容器,头盔(4)能够将人的头颅扣住并托起枕部;头盔(4)的顶部和轴头(10)垂直相连成一体;相连后的头盔(4)悬空在板床(1)上;在轴头(10)的另一端连接有摆臂(5),摆臂(5)用一段杠杆做成,摆臂(5)呈水平状和轴头(10)垂直相连成一体;在板床(1)的两侧床框(8)上分别连接有手柄(6),手柄(6)用一段圆的钢管折弯而成,在手柄(6)的折弯处钻有丝孔,丝孔为通孔,手柄(6)用螺丝通过丝孔安装固定在板床(1)的床框(8)上;安装好的手柄(6)能够在板床(1)上灵活转动;安装好的手柄(6)的一端处在摆臂(5)的两端正下方;在摆臂(5)的两端、手柄(6)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球头座(11),摆臂(5)、手柄(6)上的球头座(11)分别上下对应;球头座(11)分别和摆臂(5)、手柄(6)固定相连成一体;在每个球头座(11)内分别安装有球头(12),在摆臂(5)和手柄(6)的球头(12)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段连杆(13),两根连杆(13)分别通过球头座(11)、球头(12)将两个手柄(6)和摆臂(5)的两端相互连接成一体;相连后的手柄(6)被摆臂(5)上的连杆(13)吊起;此时,手柄(6)的另一端处在人体的胸部上方;使用方法是:使用时,人体仰卧在板床(1)上,将头伸入到头盔(4)内,脖颈处在颈部枕(2)的弧面上,双手分别抓握板床(1)两侧的胸前手柄(6),并分别来回搬动手柄(6),手柄(6)在摆动时通过连杆(13),球头(12)带动头盔(4)做正、反向的旋转动作,从而使放置在头盔(4)内的头颅带动脖颈来回旋转摆动,该动作由于自己操作,彻底解决了别人施术时手法太重或不到位的问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头连杆式人体颈部旋转器的使用方法,使人们通过自身的手臂活动得到锻炼恢复;其特征在于:该颈部旋转器由板床(1)、颈部枕(2)、轴承座(3)、头盔(4)、摆臂(5)、手柄(6)、球头(12)和连杆(13)相连组成;板床(1)采用木制或铁架的单人板床;板床(1)由床板(7)、床框(8)和床腿(9)相连组成;板床(1)的宽度大于人体肩膀的宽度;板床(1)的四条床腿(9)和设置在地面的基础固定相连成一体;相连后的板床(1)的床板(7)呈水平状;在板床(1)的一端设有颈部枕(2),颈部枕(2)用硬质或弹性塑胶材料做成;颈部枕(2)的形状为马鞍形;颈部枕(2)的凹槽弧度和人体颈椎的生理曲线相吻合;人躺在板床(1)上,颈部枕(2)对人体的颈椎具有矫正作用;在板床(1)的前端设置有轴承座(3),轴承座(3)固定在板床(1)上;在轴承座(3)内安装有一段轴头(10),轴头(10)用圆钢车制而成;轴头(10)能够在轴承座(3)内灵活转动;轴头(10)正对着人体的纵轴线;在轴头(10)的一端连接有头盔(4),头盔(4)是用硬质材料做成的壳体容器,头盔(4)能够将人的头颅扣住并托起枕部;头盔(4)的顶部和轴头(10)垂直相连成一体;相连后的头盔(4)悬空在板床(1)上;在轴头(10)的另一端连接有摆臂(5),摆臂(5)用一段杠杆做成,摆臂(5)呈水平状和轴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莹
申请(专利权)人:崔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