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78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包括养殖筐本体、筐盖、漂浮装置、沉降装置、固定装置,所述养殖筐本体上端连接设置筐盖;所述筐盖顶端连接设置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通过牵引绳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养殖筐本体底端连接设置沉降装置;所述养殖筐本体由底座框架、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左连筐组件、右连筐组件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养殖网筐养殖容量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养殖筐本体的体积容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网筐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网筐。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筐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行业中,众所周知,目前的水产养殖设施主要有室内养殖池、养殖池塘、养殖网箱等;现有的养殖网箱或养殖网筐存在着以下缺点:在进行水产养殖时,养殖网筐的结构固定,体积固定,当需要使用其养殖较大鱼类等水产或是需要养殖大量鱼类时,往往需要使用体积较大的筐体,现有的养殖网筐无法根据不同品种的水产调节其容量。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233384.1的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属于水产养殖
设有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养殖池为圆柱形、多边柱形或方形水泥池,养殖池的池底为内凹弧形,养殖池池底安装排水管,排水管为U形管,排水管在养殖池内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水孔,排水管在养殖池外的一端插装有四节活动管,养殖池内侧壁安装挡板,档板上设有漏筐,漏筐上面边缘向内突出,漏筐中间设有开口可使排水管穿过漏筐,养殖池上面安装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阀门。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存在着养殖容量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养殖水产的体积或养殖水产的数量进行制作,无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养殖网筐养殖容量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养殖筐本体的体积容量进行调节,其具有使用便捷、操作方便、结构新颖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包括养殖筐本体、筐盖、漂浮装置、沉降装置、固定装置,所述养殖筐本体上端连接设置筐盖;所述筐盖顶端连接设置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通过牵引绳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养殖筐本体底端连接设置沉降装置;所述养殖筐本体由底座框架、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左连筐组件、右连筐组件构成;所述底座框架由圆形底板、左矩形耳板、右矩形耳板、左圆形通孔、右圆形通孔、内螺纹连接孔构成;所述圆形底板左端焊接连接左矩形耳板,左矩形耳板上设置左圆形通孔;所述圆形底板右端焊接连接右矩形耳板,右矩形耳板上设置右圆形通孔;所述圆形底板底端中间设置内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的结构相同;所述底座框架、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底座框架、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的左端通过左连筐组件连接,底座框架、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的右端通过右连筐组件;所述第一养殖筐下端设置在底座框架上端;所述第三养殖筐上端连接设置筐盖;所述第一养殖筐由下圆环固定座、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上圆环固定座、左连接耳板、右连接耳板、左连接通孔、右连接通孔构成,下圆环固定座上端焊接连接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上端焊接连接上圆环固定座;所述下圆环固定座左端焊接连接左连接耳板,左连接耳板上设置左连接通孔;所述下圆环固定座右端焊接连接右连接耳板,右连接耳板上设置右连接通孔。所述左连筐组件由圆柱连接杆、固定头、限位固定圆环构成;所述圆柱连接杆底端焊接连接固定头,圆柱连接杆右下至上依次穿过底座框架内部左矩形耳板上的左圆形通孔,穿过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内部的三个左连接耳板内的左连接通孔,圆柱连接杆为外螺纹连接杆,圆柱连接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限位固定圆环,限位固定圆环下端卡挡在第三养殖筐内部左连接耳板上端。所述左连筐组件与右连筐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左连筐组件与底座框架、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的连接方式和右连筐组件与底座框架、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筐盖顶端中间粘接连接圆柱形饲料投料管,筐盖左端焊接连接一个左圆环固定件,筐盖右端焊接连接一个右圆环固定件,所述左圆环固定件穿套在左连筐组件上端,右圆环固定件穿套在右连筐组件上端。所述漂浮装置由漂浮板、三根固定柱、绑绳杆、养殖类别标识板构成;所述漂浮板为PVC塑料板,漂浮板底端均匀粘接连接三根固定柱,通过三根固定柱连接筐盖顶端,漂浮板顶端中间粘接连接绑绳杆,绑绳杆上固定绑紧牵引绳,绑绳杆通过牵引绳连接固定装置;所述绑绳杆顶端粘接连接养殖类别标识板。所述沉降装置由内部镂空的圆柱形沉降箱、上连接柱、圆柱形箱门构成,圆柱形沉降箱顶端焊接连接上连接柱,上连接柱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圆形底板底端中间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孔内侧;所述圆柱形沉降箱底端通过螺纹连接圆柱形箱门。所述固定装置由圆形固定板、第一绑绳通孔、第二绑绳通孔、三根插土固定杆构成;所述圆形固定板顶端左侧设置第一绑绳通孔,圆形固定板顶端右侧设置第二绑绳通孔,圆形固定板底端均匀焊接连接三根插土固定杆;所述第一绑绳通孔内侧绑紧一根固定绳;所述第二绑绳通孔内侧绑紧牵引绳,通过牵引绳连接绑绳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养殖网筐养殖容量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养殖筐本体的体积容量进行调节,其具有使用便捷、操作方便、结构新颖等优点。本技术的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其养殖筐本体由底座框架、第一养殖筐、第二养殖筐、第三养殖筐、左连筐组件、右连筐组件构成,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设置在底座框架上端的养殖筐的数量,当实际需要的养殖容量大或是养殖水产的体积较大时,可以添加养殖筐,并通过左连筐组件、右连筐组件连接固定,当需要养殖的容量小或产值水产的体积小时,可以选择减少设置在底座框架上端的养殖筐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可以有效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所述养殖筐本体上端设置筐盖,所述筐盖顶端中间粘接连接圆柱形饲料投料管,便于在使用时,通过圆柱形饲料投料管向养殖筐本体内部投入饲料;所述筐盖顶端连接设置漂浮装置,使得本技术适用于鱼塘或是池塘等水域中进行养殖,所述漂浮装置上端设置养殖类别标识板,养殖类别标识板便于对养殖水产的品种进行标记,便于及时取出;所述漂浮装置通过牵引绳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可固定在陆地上,便于对养殖筐本体进行拖拽上岸;所述养殖筐本体底端设置沉降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向沉降装置内部添加配重块,使得本技术整体下沉,适用于需要在水域内部养殖的水产进行养殖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内部养殖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部筐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内部漂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内部沉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内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内部底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内部第一养殖筐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内部左连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养殖筐本体1;筐盖2;圆柱形饲料投料管2-1;左圆环固定件2-2;右圆环固定件2-3;漂浮装置3;漂浮板3-1;固定柱3-2;绑绳杆3-3;养殖类别标识板3-4;沉降装置4;圆柱形沉降箱4-1;上连接柱4-2;圆柱形箱门4-3;固定装置5;圆形固定板5-1;第一绑绳通孔5-2;第二绑绳通孔5-3;插土固定杆5-4;底座框架6;圆形底板6-1;左矩形耳板6-2;右矩形耳板6-3;左圆形通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产养殖网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包括养殖筐本体(1)、筐盖(2)、漂浮装置(3)、沉降装置(4)、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筐本体(1)上端连接设置筐盖(2);所述筐盖(2)顶端连接设置漂浮装置(3);所述漂浮装置(3)通过牵引绳连接固定装置(5);所述养殖筐本体(1)底端连接设置沉降装置(4);所述养殖筐本体(1)由底座框架(6)、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左连筐组件(10)、右连筐组件(11)构成;所述底座框架(6)由圆形底板(6‑1)、左矩形耳板(6‑2)、右矩形耳板(6‑3)、左圆形通孔(6‑4)、右圆形通孔(6‑5)、内螺纹连接孔(6‑6)构成;所述圆形底板(6‑1)左端焊接连接左矩形耳板(6‑2),左矩形耳板(6‑2)上设置左圆形通孔(6‑4);所述圆形底板(6‑1)右端焊接连接右矩形耳板(6‑3),右矩形耳板(6‑3)上设置右圆形通孔(6‑5);所述圆形底板(6‑1)底端中间设置内螺纹连接孔(6‑6);所述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的结构相同;所述底座框架(6)、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底座框架(6)、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的左端通过左连筐组件(10)连接,底座框架(6)、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的右端通过右连筐组件(11);所述第一养殖筐(7)下端设置在底座框架(6)上端;所述第三养殖筐(9)上端连接设置筐盖(2);所述第一养殖筐(7)由下圆环固定座(7‑1)、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7‑2)、上圆环固定座(7‑3)、左连接耳板(7‑4)、右连接耳板(7‑5)、左连接通孔(7‑6)、右连接通孔(7‑7)构成,下圆环固定座(7‑1)上端焊接连接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7‑2),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7‑2)上端焊接连接上圆环固定座(7‑3);所述下圆环固定座(7‑1)左端焊接连接左连接耳板(7‑4),左连接耳板(7‑4)上设置左连接通孔(7‑6);所述下圆环固定座(7‑1)右端焊接连接右连接耳板(7‑5),右连接耳板(7‑5)上设置右连接通孔(7‑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包括养殖筐本体(1)、筐盖(2)、漂浮装置(3)、沉降装置(4)、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筐本体(1)上端连接设置筐盖(2);所述筐盖(2)顶端连接设置漂浮装置(3);所述漂浮装置(3)通过牵引绳连接固定装置(5);所述养殖筐本体(1)底端连接设置沉降装置(4);所述养殖筐本体(1)由底座框架(6)、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左连筐组件(10)、右连筐组件(11)构成;所述底座框架(6)由圆形底板(6-1)、左矩形耳板(6-2)、右矩形耳板(6-3)、左圆形通孔(6-4)、右圆形通孔(6-5)、内螺纹连接孔(6-6)构成;所述圆形底板(6-1)左端焊接连接左矩形耳板(6-2),左矩形耳板(6-2)上设置左圆形通孔(6-4);所述圆形底板(6-1)右端焊接连接右矩形耳板(6-3),右矩形耳板(6-3)上设置右圆形通孔(6-5);所述圆形底板(6-1)底端中间设置内螺纹连接孔(6-6);所述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的结构相同;所述底座框架(6)、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底座框架(6)、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的左端通过左连筐组件(10)连接,底座框架(6)、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殖筐(9)的右端通过右连筐组件(11);所述第一养殖筐(7)下端设置在底座框架(6)上端;所述第三养殖筐(9)上端连接设置筐盖(2);所述第一养殖筐(7)由下圆环固定座(7-1)、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7-2)、上圆环固定座(7-3)、左连接耳板(7-4)、右连接耳板(7-5)、左连接通孔(7-6)、右连接通孔(7-7)构成,下圆环固定座(7-1)上端焊接连接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7-2),圆柱形不锈钢金属网(7-2)上端焊接连接上圆环固定座(7-3);所述下圆环固定座(7-1)左端焊接连接左连接耳板(7-4),左连接耳板(7-4)上设置左连接通孔(7-6);所述下圆环固定座(7-1)右端焊接连接右连接耳板(7-5),右连接耳板(7-5)上设置右连接通孔(7-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网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筐组件(10)由圆柱连接杆(10-1)、固定头(10-2)、限位固定圆环(10-3)构成;所述圆柱连接杆(10-1)底端焊接连接固定头(10-2),圆柱连接杆(10-1)右下至上依次穿过底座框架(6)内部左矩形耳板(6-2)上的左圆形通孔(6-4),穿过第一养殖筐(7)、第二养殖筐(8)、第三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海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