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73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培养箱,包括箱体,箱体上部铰接设有增光板,增光板内表面设有反光层,增光板内表面两侧铰接设有支撑杆,箱体两侧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支撑杆下端插设于固定孔内,箱体侧面设有竖杆,竖杆上端设有横板,横板上设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上设有遮阳网,箱体内底部设有栽培板,栽培板上设有若干排种植槽,栽培板上方设有施肥管,施肥管进液端伸出箱体外且设有阀门,施肥管上设有若干个排液孔,排液孔内固定有海绵柱,海绵柱下端插入种植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遮阳网和增光板,有效调节光照强度,避免马铃薯烧死和光合作用不足,促进其生长,通过海绵柱向培养基质内施肥,防止培养基质板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马铃薯培养箱。
技术介绍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普通栽培中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50-80cm。茎分地土茎和地下茎两个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苗或黄色。为了给马铃薯增产,现有技术用培养箱种植马铃薯,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很好的调节马铃薯的光照强度,常常导致马铃薯烧死或光照不足;2、培养基质用施肥管直接灌溉营养液,导致培养基质板结,影响马铃薯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调节光照强度,避免马铃薯烧死和光合作用不足,促进其生长,防止培养基质板结的马铃薯培养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培养箱,包括箱体,箱体上部铰接设置有增光板,增光板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增光板内表面两侧铰接设置有支撑杆,箱体两侧设置有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固定孔,支撑杆下端插设于固定孔内,箱体侧面设置有竖杆,竖杆上端设置有横板,横板上设置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上设置有遮阳网,箱体内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马铃薯培养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培养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上部铰接设置有增光板,增光板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增光板内表面两侧铰接设置有支撑杆,箱体两侧设置有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固定孔,支撑杆下端插设于固定孔内,箱体侧面设置有竖杆,竖杆上端设置有横板,横板上设置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上设置有遮阳网,箱体内底部设置有栽培板,栽培板上设置有若干排种植槽,栽培板上方设置有与若干排种植槽相对应的若干根施肥管,施肥管进液端伸出箱体外且设置有阀门,施肥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液孔,排液孔内固定有海绵柱,海绵柱下端插入种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培养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上部铰接设置有增光板,增光板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增光板内表面两侧铰接设置有支撑杆,箱体两侧设置有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固定孔,支撑杆下端插设于固定孔内,箱体侧面设置有竖杆,竖杆上端设置有横板,横板上设置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上设置有遮阳网,箱体内底部设置有栽培板,栽培板上设置有若干排种植槽,栽培板上方设置有与若干排种植槽相对应的若干根施肥管,施肥管进液端伸出箱体外且设置有阀门,施肥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新丽邢宝龙陈云郭芳白小东田宏先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