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38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属于播种技术领域。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侧开设有进料口A,外壳体前侧设有斜杆,斜杆上端设有横杆,外壳体内部通过挡板分成上下两侧的存料区与器械区,存料区内部设有斜板,存料区下侧右部开设有进料口B,器械区内部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右侧设有运输组件,设有传动组件下侧右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下侧设有V形板,外壳体右侧对称设有两个推土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传动组件间歇性的播种种子,同时,推土组件推动泥土覆盖住种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使用效果好,可以满足谷黍两种作物的不同种植密度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
本技术涉及播种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
技术介绍
谷子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黍子粒径大于谷子,且黍子的播种密度小于谷子。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7022455U的专利文献提供谷黍两用播种器,该装置支撑架前部设有第二滚轮,支撑架上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有齿轮和第二皮带轮,支撑架上固定有扶手支架,扶手支架上固定有储料筒,储料筒的下部连接有下料漏斗,下料漏斗内设置有排料轴,下料漏斗的上端固定有第二挡板,储料筒的下端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安插有插板,储料筒内设置有挡料斜板,挡料斜板的下表面固定有振动马达,下料漏斗的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下料调控便捷,播种较均匀,不容易堆积堵塞和播种效率高,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该装置无法满足谷黍两种作物的不同种植密度的需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侧开设有进料口A,所述外壳体前侧设有斜杆,所述斜杆上端设有横杆,所述外壳体内部通过挡板分成上下两侧的存料区与器械区,所述存料区内部设有斜板,所述存料区下侧右部开设有进料口B,所述器械区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右侧设有运输组件,所述外壳体设有传动组件下侧右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下侧设有V形板,所述外壳体右侧对称设有两个推土组件。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于器械区内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前后两端均穿过外壳体内部延伸至外部并同轴连接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圆周外侧均匀焊接有多个矩形片,所述传动轴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一侧与传动轴外侧紧密焊接,所述套筒外侧转动连接杆A,所述连接杆A左端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前端穿过外壳体内部延伸至前方并焊接有把手,所述丝杆后端穿过外壳体内部延伸至后方并焊接有限位块,所述套筒后端同轴连接有转盘A。优选地,所述运输组件包括设于器械区内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呈倾斜结构,所述连接轴外侧同轴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滚筒外侧与转盘A外侧摩擦传动,所述滚筒后侧同轴连接有转盘B,所述转盘B圆周外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半圆槽,所述转盘B后侧滑动连接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圆盒形结构,所述防护罩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防护罩后侧焊接有连接杆B,所述连接杆B两端均于器械区内壁紧密焊接,所述连接轴前后两端均与器械区内壁紧密焊接。优选地,所述推土组件包括焊接于外壳体右侧的连接杆C,所述连接杆C右端转动连接有齿盘,所述齿盘呈倾斜结构。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组件,利用人力拉动横杆,横杆通过斜杆带动外壳体移动,从而带动滚轮转动,滚轮通过传动轴带动转盘A转动,转盘A带动运输组件中的滚筒转动,滚筒带动转盘B转动,转盘B外侧的半圆槽会存取一定量的种子,防护罩与防护罩滑动连接,从而保证在转动过程中种子不泄漏,种子通过出料口落入土中,同时,V形板会破开泥土,满足种子的种植深度,通过把手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通过连接杆A带动套筒移动,套筒带动转盘A移动,因为滚筒截面呈梯形结构,所以会改变滚筒截面呈梯形结构转动速度,从而改变种子的投放速度,满足谷黍两种植物不同种植间距的要求。2.本技术通过设置推土组件,利用齿盘的倾斜结构,间距逐渐缩小,从而实现推土的功能。3.本技术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使用效果好,可以满足谷黍两种作物的不同种植密度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前侧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前侧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传动组件前侧拆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运输组件右侧拆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外壳体;2、进料口A;3、斜杆;4、横杆;5、横杆;6、存料区;7、器械区;8、斜板;9、斜板;10、传动组件;11、运输组件;12、出料口;13、V形板;14、推土组件;15、传动轴;16、滚轮;17、矩形片;18、套筒;19、凹槽;20、卡块;21、连接杆A;22、丝杆;23、把手;24、限位块;25、转盘A;26、连接轴;27、滚筒;28、转盘B;29、半圆槽;30、防护罩;31、缺口;32、连接杆B;33、连接杆C;34、齿盘。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上侧开设有进料口A2,外壳体1前侧设有斜杆3,斜杆3上端设有横杆4,外壳体1内部通过挡板5分成上下两侧的存料区6与器械区7,存料区6内部设有斜板8,存料区6下侧右部开设有进料口B9,器械区7内部设有传动组件10,传动组件10右侧设有运输组件11,外壳体1设有传动组件10下侧右部开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下侧设有V形板13,外壳体1右侧对称设有两个推土组件14。具体的,传动组件10包括设于器械区7内部的传动轴15,传动轴15前后两端均穿过外壳体1内部延伸至外部并同轴连接有两个滚轮16,滚轮16圆周外侧均匀焊接有多个矩形片17,传动轴15外侧套接有套筒18,套筒18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19,凹槽19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20,卡块20一侧与传动轴15外侧紧密焊接,套筒18外侧转动连接杆A21,连接杆A21左端螺纹连接有丝杆22,丝杆22前端穿过外壳体1内部延伸至前方并焊接有把手23,丝杆22后端穿过外壳体1内部延伸至后方并焊接有限位块24,套筒18后端同轴连接有转盘A25。进一步的,运输组件11包括设于器械区7内部的连接轴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侧开设有进料口A(2),所述外壳体(1)前侧设有斜杆(3),所述斜杆(3)上端设有横杆(4),所述外壳体(1)内部通过挡板(5)分成上下两侧的存料区(6)与器械区(7),所述存料区(6)内部设有斜板(8),所述存料区(6)下侧右部开设有进料口B(9),所述器械区(7)内部设有传动组件(10),所述传动组件(10)右侧设有运输组件(11),所述外壳体(1)设有传动组件(10)下侧右部开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下侧设有V形板(13),所述外壳体(1)右侧对称设有两个推土组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侧开设有进料口A(2),所述外壳体(1)前侧设有斜杆(3),所述斜杆(3)上端设有横杆(4),所述外壳体(1)内部通过挡板(5)分成上下两侧的存料区(6)与器械区(7),所述存料区(6)内部设有斜板(8),所述存料区(6)下侧右部开设有进料口B(9),所述器械区(7)内部设有传动组件(10),所述传动组件(10)右侧设有运输组件(11),所述外壳体(1)设有传动组件(10)下侧右部开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下侧设有V形板(13),所述外壳体(1)右侧对称设有两个推土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黍两用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0)包括设于器械区(7)内部的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前后两端均穿过外壳体(1)内部延伸至外部并同轴连接有两个滚轮(16),所述滚轮(16)圆周外侧均匀焊接有多个矩形片(17),所述传动轴(15)外侧套接有套筒(18),所述套筒(18)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19),所述凹槽(19)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一侧与传动轴(15)外侧紧密焊接,所述套筒(18)外侧转动连接杆A(21),所述连接杆A(21)左端螺纹连接有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宇李海李霄峰赵宏霞梁海燕宋晓强姜超邓亚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