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和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718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9:38
照明装置(100)的电源单元(300)具有电源基板(310)、输出电线(320)、壳体(330)和收容体(370)。收容体(370)具有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第一收容部收容电源基板(310)。第二收容部通过隔壁而与第一收容部(371)隔开。在壳体(330)的内侧收纳有收容体(370)。在壳体(330)的底壁部(332)设有供输出电线(320)从壳体(330)的内侧插通到壳体(330)的外侧的贯通孔(333)。光源单元(200)从壳体(330)的外侧连结于底壁部(332)。输出电线(320)从第一收容部越过隔壁而进入第二收容部,从第二收容部通过设置于第二收容部的底壁的贯通孔和设置于底壁部(332)的贯通孔(333)而伸出到收容体(370)和壳体(330)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和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和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埋入顶棚而使用的嵌顶灯(downlight)型的照明装置中,存在将LED用作光源的照明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安装于器具而使用的灯泡型的照明装置中,也存在将LED用作光源的照明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413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85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以往的嵌顶灯型的照明装置中,散热片部件与主体部一体地或作为主体部的一部分而由铝合金等形成。因此,在与照明装置的用途相应地改变散热片部件的规格的情况下,也必须改变主体部的规格,从而存在难以应对多样的需求这种课题。另一方面,在以往的灯泡型的照明装置中,冷却翅片部安装于筒状主体的外周面。因此,可以不改变筒状主体的规格而与照明装置的用途相应地仅改变冷却翅片部的规格。但是,在以往的灯泡型的照明装置中,支承部件铆接固定于筒状主体的一端的外周部,LED组件经由支承台而固定于该支承部件。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在LED产生的热从支承台向支承部件、筒状主体、冷却翅片部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和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向光源单元供给点灯电力,该光源单元配置有包括发光元件在内的光源电路,其中,该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具有:电源基板,该电源基板配置有点灯电路;收容体,该收容体具有收容所述电源基板的第一收容部和通过隔壁与所述第一收容部隔开的第二收容部;壳体,该壳体具有筒状的周壁部和堵塞所述周壁部的一端的底壁部,该壳体在内侧收纳有所述收容体,所述光源单元能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结于所述底壁部;以及输出电线,该输出电线从所述第一收容部越过所述隔壁而进入所述第二收容部,从所述第二收容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的贯通孔和设置于所述底壁部的贯通孔而伸出到所述收容体和所述壳体的外侧,该输出电线将所述点灯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04 JP 2015-154357;2015.08.04 JP 2015-154351.一种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向光源单元供给点灯电力,该光源单元配置有包括发光元件在内的光源电路,其中,该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具有:电源基板,该电源基板配置有点灯电路;收容体,该收容体具有收容所述电源基板的第一收容部和通过隔壁与所述第一收容部隔开的第二收容部;壳体,该壳体具有筒状的周壁部和堵塞所述周壁部的一端的底壁部,该壳体在内侧收纳有所述收容体,所述光源单元能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结于所述底壁部;以及输出电线,该输出电线从所述第一收容部越过所述隔壁而进入所述第二收容部,从所述第二收容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的贯通孔和设置于所述底壁部的贯通孔而伸出到所述收容体和所述壳体的外侧,该输出电线将所述点灯电路和所述光源电路电连接而成为点灯电力从所述点灯电路向所述光源电路输出的输出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收容体还具有中空的柱部,该柱部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的设有贯通孔的部位突出并嵌入到设置于所述底壁部的贯通孔中;所述输出电线从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的贯通孔在所述柱部中通过而伸出到所述收容体和所述壳体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供所述输出电线通过的凹部设置于所述隔壁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收容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一体成形的中空的凸台部,连到所述凸台部中的螺纹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所述收容体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的螺纹孔而被螺纹固定于所述底壁部。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照明用的电源单元还具有:盖体,该盖体堵塞所述周壁部的另一端;端子台,该端子台从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于所述盖体;以及输入电线,该输入电线将所述电源基板和所述端子台电连接而成为点灯电力向所述点灯电路输入的输入路径;所述收容体还具有桥部,该桥部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周壁的一端突出并嵌入到设置于所述周壁部的切口或贯通孔中;所述输入电线从所述收容体和所述壳体的外侧通过设置于所述桥部的槽或孔而进入所述第一收容部。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形,所述收容体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照明用的电源单元还具有从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于所述周壁部的散热片。8.一种照明装置,其中,该照明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以及光源单元,该光源单元配置有所述光源电路并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结于所述底壁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是埋入顶棚而使用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具有:环状的框;以及板簧,该板簧为了将所述框固定在顶棚的埋入孔的周围而沿着所述框的圆周方向在所述框上安装有多个。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具有光源基板,该光源基板安装有包含于所述光源电路的发光元件。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分隔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内部空间而形成远离所述桥部的第一收纳室和靠近所述桥部的第二收纳室的分隔壁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使所述输入电线从所述桥部越过所述第二收纳室和所述分隔壁而通向所述第一收纳室的凹部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一端。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设置于所述桥部的槽或孔的长度比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一端的凹部的长度长,设置于所述桥部的槽或孔的宽度和深度与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一端的凹部的宽度和深度相同。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设置于所述桥部的槽或孔的形状与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一端的凹部的形状相同。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桥部延伸到所述分隔壁的一端并嵌入到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一端的凹部。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照明用的电源单元还具有除所述输入电线以外的其它电线;所述桥部与所述第一收容部是分体的;供所述桥部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内侧通向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外侧的切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周壁的一端;使所述其它电线从所述收容体的外侧越过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周壁通向所述第二收纳室的凹部,形成于在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周壁的一端设置的切口的中途。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照明用的电源单元还具有除所述输入电线以外的其它电线;所述收容体还具有其它桥部,所述其它桥部与所述桥部重叠地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周壁的一端突出并嵌入到设置于所述周壁部的切口或贯通孔中;所述其它电线从所述收容体和所述壳体的外侧通过设置于所述其它桥部的槽或孔而进入所述第二收纳室。17.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的贯通孔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外侧逐渐变窄。1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内壁面倾斜,从而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内部空间朝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底壁的贯通孔逐渐变窄。19.一种照明装置,其中,该照明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以及光源单元,该光源单元配置有所述光源电路并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结于所述底壁部。20.一种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向光源单元供给点灯电力,该光源单元配置有包括发光元件在内的光源电路,其中,该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具有:电源基板,该电源基板配置有点灯电路;输出电线,该输出电线将所述点灯电路和所述光源电路电连接而成为点灯电力从所述点灯电路向所述光源电路输出的输出路径;以及壳体,该壳体具有圆筒状的周壁部和与所述周壁部一体成形并堵塞所述周壁部的一端的底壁部,该壳体在内侧形成有收容所述电源基板的收容空间,能够将所述光源单元从所述壳体的外侧安装于所述底壁部,在所述底壁部设有供所述输出电线从所述内侧插通到所述外侧的贯通孔。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其中,所述周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典文大野彰久田边快全大泽隆司泽田拓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照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