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64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其可以效率良好地除去牙垢而清扫实感优异,而且即使在提高毛展开耐久性时也可以确保优异的毛弯折耐久性。牙刷,是在头部(118)的植毛面(118a)植入有多束毛束(112)的牙刷,毛束(112)具备锥形毛(120),其中,该锥形毛在尖端部分设置有随着向着尖端而缩径的锥形部(121),并且通过规定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B1相对于最大应力A1之比B1/A1为1.0~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牙刷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刷。本申请要求基于2015年7月24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47011号、及2015年7月30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50844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尤其是,因为牙间部和牙颈部等间隙中堆积的牙垢难以除去,所以要求牙刷具有优异的牙垢除去性。牙刷的牙垢除去性受到毛束的排列、及形成毛束的各用毛的规格的影响。作为可以效率良好地除去牙间部和牙颈部等间隙中堆积的牙垢、清扫实感优异的用毛,已知有一种锥形毛,其在尖端部分上设置有随着向着尖端而缩径的锥形部。此外,对于牙刷,不仅要求牙垢除去性,而且要求充分的毛展开耐久性。通过为具有充分的毛展开耐久性的牙刷,而可以在一定程度的期间内继续使用,所以可以抑制牙刷的替换频率过度地增长。特别是,因用于制造锥形毛的加工技术复杂从而成本较高,具备锥形毛的牙刷为高价,所以为了不使牙刷的替换频率过度地增长而要求充分的毛展开耐久性。牙刷的毛展开耐久性,不仅受到毛束的排列及用毛的规格的影响,而且受到用毛的材质的影响。作为毛展开耐久性优异的用毛,已知的有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形成的用毛(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报WO2005/039355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由PTT等形成的提高了毛展开耐久性的用毛,如果继续使用的话,有时会出现在用毛基部(植毛孔的开口面所处的部分)近旁用毛弯折的情况。即使毛展开得到抑制,但用毛容易弯折的话,也难以充分地提高牙刷的耐久性。像这样,牙刷中,不仅可以效率良好地除去牙垢而清扫实感优异,而且即使提高毛展开耐久性时也能确保优异的毛弯折耐久性是重要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牙刷,其可以效率良好地除去牙垢而清扫实感优异,即使提高毛展开耐久性时也可以确保优异的毛弯折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牙刷,其即使提高毛展开耐久性时也可以确保优异的毛弯折耐久性。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具有以下构成。[1]一种牙刷,其具备在头部的植毛面植入多束毛束而形成的刷毛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束具备锥形毛,所述锥形毛在尖端部分设置有其直径随着靠向尖端而缩小的锥形部,且通过具有下述工序(a1)及下述工序(b1)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B1相对于最大应力A1之比B1/A1为1.0~1.9,(a1)以使在刷毛部尖端上施加的负荷为200g的方式,在半径85mm的球面上摩擦所述刷毛部,测量此时在所述植毛面的面方向上的所述锥形毛尖端相对于基部的位移量x1(mm),(b1)对使锥形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锥形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所述位移量x1(mm)的状态进行光学模拟,计算出所述锥形毛在相比锥形部,更靠向基部的位置产生的最大应力A1和在锥形部产生的最大应力B1。[2]根据[1]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的长度为3~11.5mm;所述锥形毛中的基部与锥形部的边界的位置与所述植毛面的位置同等,或所述基部位于植毛面的外侧。[3]根据[1]或[2]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锥形部的尖端相距0.1mm的部分的直径在0.07mm以下。[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毛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具有以下构成。[5]一种牙刷,其具备在头部的植毛面植入多束毛束而形成的刷毛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束具备用毛,所述用毛在与用毛尖端相距0.1mm以上的靠向基部的位置上,设置有横截面积为基部横截面积的14%以下的细径部,并且具有从所述基部向着尖端延伸的、横截面积比所述细径部大的区域。[6]根据[5]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毛中,通过具有下述工序(a2)及下述工序(b2)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A2与最大应力B2,满足A2>0且B2>0,(a2)以使在刷毛部尖端上施加的负荷为200g的方式,在半径85mm的球面上摩擦所述刷毛部,测量此时在所述植毛面的面方向上所述用毛的尖端相对于基部的位移量x2(mm),(b2)对使用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用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所述位移量x2(mm)的状态进行光学模拟,计算出所述用毛在最靠向基部产生的应力集中部的最大应力A2和在与其相比靠向尖端侧产生的应力集中部的最大应力B2。[7]根据[5]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毛中,通过具有下述工序(a2)及下述工序(b2)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A2与最大应力B2,满足B2≥A2>0,(a2)以使在刷毛部尖端上施加的负荷为200g的方式,在半径85mm的球面上摩擦所述刷毛部,测量此时在所述植毛面的面方向上所述用毛的尖端相对于基部的位移量x2(mm),(b2)对使用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用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所述位移量x2(mm)的状态进行光学模拟,计算出在所述用毛中最靠向基部产生的应力集中部的最大应力A2和在与其相比靠向尖端侧产生的应力集中部的最大应力B2。[8]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毛为设置有随着向着尖端而缩径的锥形部的锥形毛,在所述锥形部具有所述细径部。[9]根据[5]~[8]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毛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形成。[10]根据[8]或[9]中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所述最大应力B2相对于最大应力A2之比B2/A2为1.0~1.9的锥形毛。另外,第2方式中,用毛为锥形毛时,最大应力A2及最大应力B2与第1方式的最大应力A1及最大应力B1相同。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牙刷,其不仅可以效率良好地除去牙垢而清扫实感优异,而且即使提高毛展开耐久性时也可以确保优异的毛弯折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牙刷,其即使提高毛展开耐久性时也可以确保优异的毛弯折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牙刷的一例的侧面图。【图2】将图1的牙刷的头部进行了扩大的平面图。【图3】将图1的牙刷的头部中的1个毛束近旁进行了扩大的截面图。【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中的应力计算方法的工序(a1)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牙刷的一例的侧面图。【图6】将图5的牙刷的头部进行了扩大的平面图。【图7】将图5的牙刷的头部中的1个毛束近旁进行了扩大的截面图。【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的应力计算方法的工序(a2)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9】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牙刷中的用毛的其他例的侧面图。【图10】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牙刷中的用毛的其他例的侧面图。【图1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牙刷中的用毛的其他例的侧面图。符号说明11、21牙刷110、210柄体112、212毛束114、214柄部116、216颈部118、218头部118a、218a植毛面119、219直形部120锥形毛120a、220a尖端120b、220b基部121、221锥形部122刷毛部122a刷毛部尖端123、228植毛孔124、226扁平线(flatplate)220用毛222细径部224刷毛部224a刷毛部尖端具体实施方式[第1方式]以下,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牙刷的一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牙刷11,如图1~3所示,具备柄体110、与由植入于柄体110的多束毛束112形成的刷毛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牙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刷,其具有在刷头部的植毛面植入多束毛束而形成的刷毛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束具备锥形毛,所述锥形毛在尖端部分设置有其直径随着靠向尖端而缩小的锥形部,且通过具有下述工序(a1)及下述工序(b1)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B1相对于最大应力A1之比B1/A1为1.0~1.9,(a1)以使在刷毛部尖端上施加的负荷为200g的方式,在半径85mm的球面上摩擦所述刷毛部,测量此时在所述植毛面的面方向上的所述锥形毛尖端相对于基部的位移量x1(mm),(b1)对使锥形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锥形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所述位移量x1(mm)的状态进行光学模拟,计算出所述锥形毛在相比锥形部,更靠向基部的位置产生的最大应力A1和在锥形部产生的最大应力B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4 JP 2015-147011;2015.07.30 JP 2015-150841.一种牙刷,其具有在刷头部的植毛面植入多束毛束而形成的刷毛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束具备锥形毛,所述锥形毛在尖端部分设置有其直径随着靠向尖端而缩小的锥形部,且通过具有下述工序(a1)及下述工序(b1)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B1相对于最大应力A1之比B1/A1为1.0~1.9,(a1)以使在刷毛部尖端上施加的负荷为200g的方式,在半径85mm的球面上摩擦所述刷毛部,测量此时在所述植毛面的面方向上的所述锥形毛尖端相对于基部的位移量x1(mm),(b1)对使锥形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锥形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所述位移量x1(mm)的状态进行光学模拟,计算出所述锥形毛在相比锥形部,更靠向基部的位置产生的最大应力A1和在锥形部产生的最大应力B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的长度为3~11.5mm,所述锥形毛中的基部与锥形部的边界位置与所述植毛面的位置同等,或所述基部位于植毛面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锥形部的尖端相距0.1mm的部分的直径在0.07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毛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形成。5.一种牙刷,其具备在刷头部的植毛面植入多束毛束而形成的刷毛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束具备用毛,所述用毛在与用毛尖端相距0.1mm以上的靠向基部的位置上,设置有横截面积为基部横截面积的14%以下的细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间洋子木村笃人奥田靖村田善保
申请(专利权)人:狮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