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62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5:33
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用于薄壁铜管两端与标准球面接头体连接使用,包括薄壁铜管,所述薄壁铜管外表面套设有加强铜管,所述加强铜管的内径比薄壁铜管外径大0.1‑0.3㎜,所述薄壁铜管的外表面与加强铜管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树脂胶粘接配合,所述薄壁铜管与加强铜管的端部齐平且为涨口式端部,所述涨口式端部上套设有螺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薄壁铜管涨口压紧处开裂或挤断的问题,增加了铜管强度,提高了接口处的耐压值,实现了薄壁铜管有效的密封连接。

A new type of thin wall copper pipe sealing joint

A new type of thin copper tube sealing joint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thin copper pipe ends with the standard spherical joint body, including thin copper tube, the thin copper pipe sleev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a reinforced copper, the reinforcing copper tube diameter than the thin copper tube diameter 0.1 0.3 mm,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hin copper tube and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strengthening brass with through resin glue, the thin copper pipe and copper pipe end strengthen Qi Pingqie rose opening end, the opening up type end is sheathed with a nut.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cracking or extruding of the thin wall copper tube, and increases the strength of the copper tube, improves the pressure value at the interface, and realizes the effective sealing connection of the thin-walled copp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
本技术属于金属管材密封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
技术介绍
薄壁铜管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装备制造,车辆、家装等行业,用来输送润滑油、制冷剂、水、气等,由于紫铜材料价格较高,并且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铜管越做越薄,有些场合铜管外需覆以加强层,保证铜管的强度和耐压,多数铜管两端的连接是靠涨口对准球面接头体,以螺帽压紧的方式实现接头的密封,但薄壁铜管用这种方式密封连接容易出现涨口压紧处开裂或挤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铜管两端涨口处的强度和耐压,实现有效的密封连接的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用于薄壁铜管两端与标准球面接头体连接使用,包括薄壁铜管,所述薄壁铜管外表面套设有加强铜管,所述加强铜管的内径比薄壁铜管外径大0.1-0.3㎜,所述薄壁铜管的外表面与加强铜管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树脂胶粘接配合,所述薄壁铜管与加强铜管的端部齐平且为涨口式端部,所述涨口式端部上套设有螺帽。所述薄壁铜管为一种覆塑铜管,所述薄壁铜管外部设有覆塑层。所述加强铜管外表面设有外覆层。所述外覆层为注塑层,所述注塑层与覆塑层融在一起。所述外覆层为热缩管,所述热缩管紧包加强铜管及部分覆塑层。所述薄壁铜管与加强铜管的壁厚之和与传统铜管壁厚相同。所述薄壁铜管与所述加强铜管之间相对不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有效解决了薄壁铜管涨口压紧处开裂或挤断的问题,增加了铜管强度,提高了接口处的耐压值,实现了薄壁铜管有效的密封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覆塑铜管的外覆层为注塑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覆塑铜管的外覆层为热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薄壁铜管;2、加强铜管;3、树脂胶;4、覆塑层;5、注塑层;6、热缩管;7、螺帽。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用于薄壁铜管两端与标准球面接头体连接使用,包括薄壁铜管1,所述薄壁铜管1外表面套设有加强铜管2,所述加强铜管2的内径比薄壁铜管1外径大0.1-0.3㎜,所述薄壁铜管1的外表面与加强铜管2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树脂胶3粘接配合,薄壁铜管1与所述加强铜管2之间相对不动,所述薄壁铜管1与加强铜管2的壁厚之和与传统铜管壁厚相同,所述薄壁铜管1与加强铜管2的端部齐平且为涨口式端部,所述涨口式端部上套设有螺帽7,有些薄壁铜管1为一种覆塑铜管,即薄壁铜管1外部设有覆塑层4,对于这种铜管,首先要在接头处剥掉一段覆塑层4,露出里面的薄壁铜管1,然后在薄壁铜管1上套设粘接好加强铜管2,然后在加强铜管2以及露出的未套设完全的薄壁铜管1的外表面增加外覆层,使强度和耐压达到整根铜管的标准,外覆层设计成两种形式:一种是注塑层5,在工厂批量生产条件下,采用注塑形式,注塑条件及使用的粘结剂和覆塑层相同,注塑层包与主体铜管的覆塑层融在一起;外覆层的另一种形式为热缩管6,在现场配装的条件下,采用厚壁热缩管加粘结剂的形式,对裸露的已经完成扩口的增强套管,进行热塑增强,所述热缩管6紧包加强铜管2及部分覆塑层4。本技术密封接头的制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薄壁铜管两端清洁:使用清洁剂或细砂纸清洁铜管两端,覆塑铜管两端要先以专用工具剥掉40至60毫米长的覆塑层,再进行清洁;2、选择加强铜管规格:加强铜管2内径需要比薄壁铜管外径稍大0.1-0.3㎜,壁厚为传统标准铜管壁厚减去薄壁铜管1壁厚,截取30-50㎜两段,内外清洁去毛刺;3、粘结:以树脂胶将加强铜管2粘结至薄壁铜管1外侧,粘结后两侧端口应齐平;4、涨口:晾干至树脂胶达到最大粘结强度后,先将两端接头体压紧螺帽7套在铜管上,再以涨口器或涨口模具进行涨口,涨口后检查两层铜管是否错位,如有错位要重新粘结;5、注塑:对于覆塑铜管,要在露出的一小段单层铜管和临近的一段双层铜管外再覆一层塑料,以保证整体强度和耐压,在批量生产的工厂环境下,采用注塑形式,注塑条件及使用的粘结剂和覆塑层相同,注塑层5包住单层铜管和一部分双层铜管,与主体铜管的覆塑层融在一起;在现场配装的条件下,采用厚壁热缩管加粘结剂的形式,先在露出铜管部分涂粘结剂,套上厚壁热缩管6、安装:涨口后的铜管可以传统方法安装于标准球面接头纳子上,压紧螺帽最好用力矩扳手拧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用于薄壁铜管两端与标准球面接头体连接使用,包括薄壁铜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铜管(1)外表面套设有加强铜管(2),所述加强铜管(2)的内径比薄壁铜管(1)外径大0.1‑0.3㎜,所述薄壁铜管(1)的外表面与加强铜管(2)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树脂胶(3)粘接配合,所述薄壁铜管(1)与加强铜管(2)的端部齐平且为涨口式端部,所述涨口式端部上套设有螺帽(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用于薄壁铜管两端与标准球面接头体连接使用,包括薄壁铜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铜管(1)外表面套设有加强铜管(2),所述加强铜管(2)的内径比薄壁铜管(1)外径大0.1-0.3㎜,所述薄壁铜管(1)的外表面与加强铜管(2)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树脂胶(3)粘接配合,所述薄壁铜管(1)与加强铜管(2)的端部齐平且为涨口式端部,所述涨口式端部上套设有螺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薄壁铜管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铜管(1)为一种覆塑铜管,所述薄壁铜管(1)外部设有覆塑层(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