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式燃气安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59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式燃气安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上盖、下盖、芯杆、阀口、内嵌有第一上金属板的皮膜、密封塞、磁铁、下金属板、第二上金属板、上储能弹片和下储能弹片,所述密封塞有两个且分别为上密封塞和下密封塞,所述芯杆的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上金属板设置与所述芯杆的螺纹相匹配的螺孔,所述第二上金属板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芯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燃气超压或者欠压时将阀口关闭,主要通过上储能弹片、下储能弹片、磁铁的磁力和燃气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检测是否超压或者欠压,并自动关闭阀口,对燃气输送管道的气路进行安全切断保护。

Energy storage type gas safet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式燃气安全阀
本技术属于燃气管道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式燃气安全阀。
技术介绍
燃气安全阀即用于保证燃气输送系统的安全的一种阀门。现有的燃气安全阀一般是当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打开,将系统中的一部分气体排入大气,使系统压力不超过允许值。燃气安全阀将燃气直接排放至大气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如果在大气中遇火行时则非常危险;在燃气管道发生漏气导致欠压时,该安全阀则起不到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储能式燃气安全阀。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储能式燃气安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上盖、下盖、芯杆、阀口、内嵌有第一上金属板的皮膜、密封塞、磁铁、下金属板、第二上金属板、上储能弹片和下储能弹片,所述密封塞有两个且分别为上密封塞和下密封塞;两个所述密封塞分别位于所述阀口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密封塞固定连接在所述皮膜的下表面,所述下密封塞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金属板的上表面,所述芯杆依次穿过所述皮膜、所述上密封塞和所述下密封塞,所述芯杆与所述皮膜之间、所述芯杆与所述上密封塞之间、所述芯杆与所述下密封塞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下金属板与所述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储能弹片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二上金属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储能弹片抵靠在所述皮膜的上面,所述下储能弹片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下盖的内侧面,所述下储能弹片抵靠在所述下金属板的下面;所述芯杆的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上金属板设置与所述芯杆的螺纹相匹配的螺孔,所述第二上金属板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芯杆上。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皮膜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三上金属板,所述第三上金属板与所述第一上金属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储能弹片抵靠在所述第三上金属板上,所述芯杆穿过所述第三上金属板,所述芯杆与所述第三上金属板之间不接触。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杆,所述下金属板套在所述导向杆上并可上下滑动。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阀口的上端为与所述上密封塞相对应的喇叭状结构,下端为与所述下密封塞相对应的喇叭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在燃气超压或者欠压时将阀口关闭,主要通过上储能弹片、下储能弹片、磁铁的磁力和燃气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检测是否超压或者欠压,并自动关闭阀口,对燃气输送管道的气路进行安全切断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储能式燃气安全阀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磁铁,3-上密封塞,4-下密封塞,5-螺栓,6-下金属板,7-下储能弹片,8-下盖,9-导向杆,10-上盖,11-第一上金属板,12-第三上金属板,13-第二上金属板,14-芯杆,15-螺栓,16-上储能弹片,17-螺栓,18-皮膜,19-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阀体1,阀体1设置有上盖10、下盖8、芯杆14、阀口19、内嵌有第一上金属板11的皮膜18、密封塞、磁铁2、下金属板6、第二上金属板13、上储能弹片16和下储能弹片7,密封塞有两个且分别为上密封塞3和下密封塞4;两个密封塞分别位于阀口19的上下两侧,上密封塞3固定连接在皮膜18的下表面,下密封塞4固定连接在下金属板6的上表面,芯杆14依次穿过皮膜18、上密封塞3和下密封塞4,芯杆14与皮膜18之间、芯杆14与上密封塞3之间、芯杆14与下密封塞4之间均存在间隙,下金属板6与芯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上储能弹片16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上金属板13的下表面,上储能弹片16抵靠在皮膜18的上面,下储能弹片7通过螺栓连接在下盖8的内侧面,下储能弹片7抵靠在下金属板6的下面;芯杆14的设置有螺纹,第二上金属板13设置与芯杆14的螺纹相匹配的螺孔,第二上金属板13通过螺纹连接在芯杆14上。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皮膜18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三上金属板12,第三上金属板12与第一上金属板1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储能弹片16抵靠在第三上金属板12上,芯杆14穿过第三上金属板12,芯杆14与第三上金属板12之间不接触,该结构使得上储能弹片16不用直接与皮膜18接触便可传递给皮膜18一个推力,延长了皮膜18的使用寿命。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阀体1内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杆9,下金属板6套在导向杆9上并可上下滑动,该结构使得下金属板6在上下活动时更加稳定、可靠。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阀口19的上端为与上密封塞3相对应的喇叭状结构,下端为与下密封塞4相对应的喇叭状结构,该阀口19的这种结构保证了其与两个密封塞均能够匹配,密封效果良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调节过程中所涉及的力包括上储能弹片16的弹力、下储能弹片7的弹力、磁铁2对于皮膜18内第一上金属板11的磁力、气压压力,这里忽略了各部分的重力及摩擦力。正常使用时,阀口19是打开的,阀口19两侧的气压压力相同,上储能弹片16的弹力、下储能弹片7的弹力、磁铁2对于皮膜18内第一金属板的磁力、阀口19两侧的气压压力所产生的合力为零,保持平衡。当燃气管道损坏而泄露时,阀体1内的燃气压力减小,处于欠压状态。此时出气口的气压减小,皮膜18上方的气压、上储能弹片16、磁铁2对第一上金属板11的磁吸力之和大于下储能弹片7的弹力与皮膜18下方的气压之和,皮膜18受压向下运动,上密封塞3将阀口19堵住,此时阀门关闭,实现安全保护;当阀体1内的燃气压力突然增大,处于超压状态,下储能弹片7的弹力与皮膜18下方的气压之和大于皮膜18上方的气压、上储能弹片16、磁铁2对第一上金属板11的磁吸力之和,皮膜18受压向上运动,下密封塞4将阀口19堵住,此时阀门关闭,实现安全保护。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储能式燃气安全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能式燃气安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上盖、下盖、芯杆、阀口、内嵌有第一上金属板的皮膜、密封塞和磁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金属板、第二上金属板、上储能弹片和下储能弹片,所述密封塞有两个且分别为上密封塞和下密封塞;两个所述密封塞分别位于所述阀口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密封塞固定连接在所述皮膜的下表面,所述下密封塞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金属板的上表面,所述芯杆依次穿过所述皮膜、所述上密封塞和所述下密封塞,所述芯杆与所述皮膜之间、所述芯杆与所述上密封塞之间、所述芯杆与所述下密封塞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下金属板与所述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储能弹片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二上金属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储能弹片抵靠在所述皮膜的上面,所述下储能弹片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下盖的内侧面,所述下储能弹片抵靠在所述下金属板的下面;所述芯杆的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上金属板设置与所述芯杆的螺纹相匹配的螺孔,所述第二上金属板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芯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式燃气安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上盖、下盖、芯杆、阀口、内嵌有第一上金属板的皮膜、密封塞和磁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金属板、第二上金属板、上储能弹片和下储能弹片,所述密封塞有两个且分别为上密封塞和下密封塞;两个所述密封塞分别位于所述阀口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密封塞固定连接在所述皮膜的下表面,所述下密封塞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金属板的上表面,所述芯杆依次穿过所述皮膜、所述上密封塞和所述下密封塞,所述芯杆与所述皮膜之间、所述芯杆与所述上密封塞之间、所述芯杆与所述下密封塞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下金属板与所述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储能弹片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二上金属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储能弹片抵靠在所述皮膜的上面,所述下储能弹片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下盖的内侧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维尔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