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77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对称设置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和第五折痕,所述第三折痕水平设置且与两侧边相交,所述第四折痕平行于第三折痕且两端与第一折痕上端点和第二折痕上端点相交,所述第五折痕平行于第三折痕且两端与第一折痕下端点和第二折痕下端点相交,所述箱体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对称设有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所述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四折痕、第三折痕、第五折痕的端点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闲置存放时通过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七折痕向内对折,使中空板箱体积减小,释放了多余的存放空间,使用便捷。

A collapsible hollow box box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llow board folding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front side plate and a rear side plate of the box body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second, third fold, fourth fold, fifth fold crease and fold, the third fold set level and with both sides of the intersection, fourth folds parallel to the third folds and ends with the first fold and second fold endpoint endpoint intersection, the fifth parallel to the third folds and creases intersect with both end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fold lower creases under the endpoint, the box on the left side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ixth symmetrical creases, seventh creases, eighth fold, sixth fold, the two ends of the seventh and eighth fold respectively crease endpoi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fourth fold, third fold, fifth fold cros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when the storage is idle, the volume of the hollow plate box is reduced, the excess storage space is released,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by folding the first crease, second creases, third creases and seventh cr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
本技术属于包装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
技术介绍
中空板箱具有防潮湿、耐腐蚀、重量轻、外观多彩、抗折、抗老化和拉伸、压缩、撕裂强度高等优点,因此在产品的存放、运输和周转过程中,广泛应用到中空板箱。但是,中空板箱在用完之后搁置时因其体积占用一定的空间导致存放空间紧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以解决中空板箱在搁置时的存放不便、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对称设置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和第五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相交于一点,所述第三折痕水平设置且与所在侧板的两侧边相交,所述第一折痕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折痕向上倾斜,所述第四折痕平行于第三折痕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折痕的上端点和第二折痕的上端点相交,所述第五折痕平行于第三折痕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折痕的下端点和第二折痕的下端点相交,所述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对称设有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所述第六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四折痕的端点相交,所述第七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三折痕的端点相交,所述第八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五折痕的端点相交。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三折痕上部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与位于所述第三折痕下部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以第三折痕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的相交点所在竖直轴两侧的折痕相对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均位于各自所在侧板的对角线处,所述第四折痕、第六折痕均与所在侧板的上边沿重合,所述第五折痕、第八折痕均与所在侧板的下边沿重合,所述第三折痕、第七折痕均位于所在侧板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长方体。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各侧板均为中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在闲置存放时通过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七折痕向内对折,使中空板箱的体积减小,释放了多余的存放空间,使用便捷。(2)本技术所述的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在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位于侧板的对角线处时,使得折叠后中空板箱的体积最小,达到最佳占用空间状态。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的中空板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的中空板箱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的中空板箱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的中空板箱折叠后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的中空板箱的最佳折叠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第一折痕;3-第二折痕;4-第三折痕;5-第四折痕;6-第五折痕;7-第六折痕;8-第七折痕;9-第八折痕。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对称设置有第一折痕2、第二折痕3、第三折痕4、第四折痕5和第五折痕6,所述第一折痕2、第二折痕3、第三折痕4相交于一点,所述第三折痕4水平设置且与所在侧板的两侧边相交,所述第一折痕2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折痕3向上倾斜,所述第四折痕5平行于第三折痕4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折痕2的上端点和第二折痕3的上端点相交,所述第五折痕6平行于第三折痕4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折痕2的下端点和第二折痕3的下端点相交,所述箱体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对称设有第六折痕7、第七折痕8、第八折痕9,所述第六折痕7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四折痕5的端点相交,所述第七折痕8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三折痕4的端点相交,所述第八折痕9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五折痕6的端点相交。位于所述第三折痕4上部的第一折痕2和第二折痕3与位于所述第三折痕4下部的第一折痕2和第二折痕3以第三折痕4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折痕2、第二折痕3、第三折痕4的相交点所在竖直轴两侧的折痕相对称。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的最佳方案,折叠后占用空间最小,所述第一折痕2和第二折痕3均位于各自所在侧板的对角线处,所述第四折痕5、第六折痕7均与所在侧板的上边沿重合,所述第五折痕6、第八折痕9均与所在侧板的下边沿重合,所述第三折痕4、第七折痕8均位于所在侧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箱体1为长方体。所述箱体1的各侧板均为中空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对称设置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和第五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相交于一点,所述第三折痕水平设置且与所在侧板的两侧边相交,所述第一折痕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折痕向上倾斜,所述第四折痕平行于第三折痕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折痕的上端点和第二折痕的上端点相交,所述第五折痕平行于第三折痕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折痕的下端点和第二折痕的下端点相交,所述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对称设有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所述第六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四折痕的端点相交,所述第七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三折痕的端点相交,所述第八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五折痕的端点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对称设置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和第五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相交于一点,所述第三折痕水平设置且与所在侧板的两侧边相交,所述第一折痕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折痕向上倾斜,所述第四折痕平行于第三折痕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折痕的上端点和第二折痕的上端点相交,所述第五折痕平行于第三折痕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折痕的下端点和第二折痕的下端点相交,所述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对称设有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所述第六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四折痕的端点相交,所述第七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三折痕的端点相交,所述第八折痕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第五折痕的端点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禹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