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益忠专利>正文

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68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包括移动车体,移动车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嵌槽,凹嵌槽上侧的移动车体内设有升降滑腔,升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夯实驱动机构,升降滑腔顶部的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夯实驱动机构动力配合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滑腔右侧的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夯实驱动机构动力配合连接的推动联动机构,夯实驱动机构底部端面内设有驱动凹槽,驱动凹槽右侧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内设有第一传动腔,夯实驱动机构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沉槽,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夯实工作的效率,且省时省力,方便移动,减少了设备的采购成本。

A ramming device for backfill of foundation p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to reinforce pit backfill, including moving body, moving body at the bottom end is arranged in the concave groove, moving body concave caulk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lifting sliding cavity, lifting sliding cavity is matched with a sliding wall body tamp driving mechanism, moving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sliding cavity to the top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reinforce the power connection with a lifting driving mechanism,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dy cavit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bi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slide to and reinforce the driving mechanism with the linkage mechanism to push the power connection, tamp the bottom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drive dri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groove groove, reinforce the driving mechanism inside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tamp the bottom positions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driving groove, groove sliding connecting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set with the extension; 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amping work, saves time and labor, convenient to move, and reduces the purchasing cost of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设备
,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的土地都将面临开荒建筑,在建筑里夯实机械是必不可少的,但现有的夯实机体积大,对一些地形狭小,和土质不好的地方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经常需要对地基填土、基坑(槽)或管沟回填、室内地坪回填、室外场地回填平整工作,然而现有的夯实机械无法进行基坑回填土工作,需要运用单独的推土机械进行地基填土工作,然后通过夯实机械对地基的填土进行夯实工作,其步骤繁琐,费时费力,移动性能差,增加了设备购置的费用、增加了停工的时间,同时,提高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包括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嵌槽,所述凹嵌槽上侧的所述移动车体内设有升降滑腔,所述升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夯实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滑腔顶部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夯实驱动机构动力配合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滑腔右侧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夯实驱动机构动力配合连接的推动联动机构,所述夯实驱动机构底部端面内设有驱动凹槽,所述驱动凹槽右侧的所述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内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夯实驱动机构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沉槽,所述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顶压凸轮,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驱动凹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右侧延伸段贯穿所述驱动凹槽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的所述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右侧的所述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右侧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沉槽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轮,所述顶压凸轮下方的所述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所述升降滑腔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的凸块,所述凸块内设有用以与所述顶压凸轮动力配合连接的夯实执行机构。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右延伸设置在位于所述升降滑腔顶部上侧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内升降驱动腔,所述升降驱动腔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升降驱动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顶部延伸末端与第二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升降驱动腔内顶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周向固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主带轮和第二主带轮,所述第三转轴左右两侧的所述升降驱动腔内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延伸末端均与所述升降驱动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延伸段均贯穿所述升降驱动腔与所述升降滑腔之间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延伸末端均伸入所述升降滑腔内且分别与所述夯实驱动机构的左右两侧内顶壁螺纹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推动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滑腔左侧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内第二传动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腔底部下方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内的导滑槽,所述升降滑腔与所述第二传动腔之前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锥轮上方的所述沉槽内且末端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轮,所述第四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三锥轮,所述第三锥轮右侧底部的所述第二传动腔内配合连接有第四锥轮,所述第四锥轮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导滑槽之间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导滑槽内且与所述导滑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槽右侧内壁内贯穿设有所述移动车体右侧外端面的贯通滑槽,所述贯通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导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滑块右侧延伸末端伸出所述移动车体右侧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弧形的推土板。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夯实执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块内的导移滑腔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移滑腔内的导移滑板,所述导移滑板顶部固设有贯穿所述凸块顶部端面且滑动配合连接的按压推块,所述导移滑板底部端面固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推压杆,所述推压杆底部延伸贯穿依次贯穿所述凸块以及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推压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凹嵌槽内且末端固设有夯实板,所述导移滑腔内的所述推压杆外表面环绕设有顶压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夯实驱动机构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沉槽,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顶压凸轮,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驱动凹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右侧延伸段贯穿驱动凹槽与第一传动腔之间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底部啮合连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右侧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与第二齿轮右侧端固定配合连接,第二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沉槽内且末端固设第一锥轮,顶压凸轮下方的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底部末端与升降滑腔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的凸块,凸块内设用以与顶压凸轮动力配合连接的夯实执行机构,从而实现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自动控制顶压凸轮与夯实执行机构的动力配合连接或脱离连接的驱动工作,同时实现自动控制第一锥轮与第二锥轮的动力配合连接或脱离连接的驱动工作,提高夯实以及推动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省时省力,方便移动,减少了设备的采购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填土控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推土板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包括移动车体8,所述移动车体8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嵌槽84,所述凹嵌槽84上侧的所述移动车体8内设有升降滑腔81,所述升降滑腔8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夯实驱动机构9,所述升降滑腔81顶部的所述移动车体8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夯实驱动机构9动力配合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滑腔81右侧的所述移动车体8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夯实驱动机构9动力配合连接的推动联动机构,所述夯实驱动机构9底部端面内设有驱动凹槽91,所述驱动凹槽91右侧的所述夯实驱动机构9内壁体内设有第一传动腔93,所述夯实驱动机构9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沉槽94,所述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包括移动车体,其特征在于:移动车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嵌槽,凹嵌槽上侧的移动车体内设有升降滑腔,升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夯实驱动机构,升降滑腔顶部的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夯实驱动机构动力配合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滑腔右侧的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夯实驱动机构动力配合连接的推动联动机构,夯实驱动机构底部端面内设有驱动凹槽,驱动凹槽右侧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内设有第一传动腔,夯实驱动机构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沉槽,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顶压凸轮,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驱动凹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右侧延伸段贯穿驱动凹槽与第一传动腔之间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右侧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与第二齿轮右侧端固定配合连接,第二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沉槽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轮,顶压凸轮下方的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升降滑腔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的凸块,凸块内设有用以与顶压凸轮动力配合连接的夯实执行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包括移动车体,其特征在于:移动车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嵌槽,凹嵌槽上侧的移动车体内设有升降滑腔,升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夯实驱动机构,升降滑腔顶部的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夯实驱动机构动力配合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滑腔右侧的移动车体内壁体内设有用以与夯实驱动机构动力配合连接的推动联动机构,夯实驱动机构底部端面内设有驱动凹槽,驱动凹槽右侧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内设有第一传动腔,夯实驱动机构右侧端面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沉槽,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顶压凸轮,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驱动凹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右侧延伸段贯穿驱动凹槽与第一传动腔之间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右侧的夯实驱动机构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与第二齿轮右侧端固定配合连接,第二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沉槽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轮,顶压凸轮下方的驱动凹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升降滑腔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的凸块,凸块内设有用以与顶压凸轮动力配合连接的夯实执行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右延伸设置在位于所述升降滑腔顶部上侧的所述移动车体内壁体内升降驱动腔,所述升降驱动腔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升降驱动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顶部延伸末端与第二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升降驱动腔内顶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周向固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主带轮和第二主带轮,所述第三转轴左右两侧的所述升降驱动腔内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延伸末端均与所述升降驱动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益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