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57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包括恒温箱和输送箱,以及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恒温箱内壁上、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装置的主体,旋转装置是由多层环形腔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固定形成的整体,每层环形腔又被支撑板均匀分割为多个沿径向的独立单元,每个独立单元分别编号后用于收纳匹配的培养盒;在中空腔内设置有内驱气缸机构。输送箱的外壳密封连接在所述进出口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输送箱内设置有外驱气缸机构和输送机构以及检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任一培养盒的放入和提取操作。

Multi-layer push microorganism constant temperature drug sensitive incub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layer push type constant temperature susceptibility microbial culture box, including a thermostat and a conveying box, and heating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constant temperature box wall of upper and lower mounting body with a rotating device through the bearing rotating device is integrally formed by multi-layer fixed ring cavity from top to bottom stack, each layer of the ring the cavity is also supported by plate evenly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 units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each independent unit for receiving, respectively. After cultivation box; within the hollow cavit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ylinder drive mechanism. The shell of the conveying box is sealed and connec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hermostatic box on the side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and the outer box driving mechanis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 the conveying box.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operation of placing and extracting any cultur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液微生物药敏培养检测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
技术介绍
:实验室检测细菌性动物疫病时,通常采用细菌形态检查、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血清学检查等诊断方法,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目前微生物的药敏培养和医学检验的专用装置,尤其是分枝杆菌快速培养药敏及鉴定微量连续检测装置,主要是采用恒温环境,液态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多次观察,及早发现结果,同时液态培养液在拿取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泄漏,整个过程分多个步骤才能完成,会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且自动化程度低。传统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肉汤稀释法,前者只能定性检测分离的病原细菌药敏性,后者能定量检测药物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抑菌浓度。存在要求条件较高,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弊端。一般五天以上才能得出确诊和药敏结果,在药敏结果出来前,只能依靠临床兽医的经验判断治疗,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广泛存在,往往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疫情反复、以致失控,损失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现有微生物培养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大量集中培养和任一位置单独取出检测的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技术方案:一种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包括恒温箱和输送箱,以及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恒温箱内壁上、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装置的主体,旋转装置的主体与旋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是由多层环形腔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固定形成的整体,其中部为中空腔,每层环形腔又被支撑板均匀分割为多个沿径向的独立单元,每个独立单元分别编号后用于收纳匹配的培养盒;在所述中空腔内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内螺杆和内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内驱气缸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内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内滑杆上,螺母杆与内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内驱气缸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与所述内驱气缸活塞杆正对的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设置有进出口。所述输送箱,其外壳密封连接在所述进出口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在输送箱外壳内部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外螺杆和外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外驱气缸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外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外滑杆上,螺母杆与外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外驱气缸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所述外驱气缸的活塞杆正对所述进出口;在位于外驱气缸的活塞杆与进出口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支架与所述外驱气缸固定在一起。在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侧设置有检测机构,位于输送机构输入端设置有进口,位于输送机构输出端设置有出口。位于所述输送机构进口位置设置有编码打码器,在所述检测机构支架上安装有扫码器。所述检测机构或编码打码器固定在输送箱顶部内壁,或者固定在外驱气缸的外壳支架上。旋转装置的主体转动时在所述旋转装置的主体下侧设置有齿圈,固定在恒温箱底部的旋转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另外,还在恒温箱侧壁的进出口位置设置有能够密封的推拉门,以及驱动推拉门启闭的可控推杆。当通过可控推杆将所有推拉门同时关闭后,可以对旋转装置的主体进行变速速驱动,实现差速离心效果。在所述培养盒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隔层,隔层上分别有微孔。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先利用输送箱将培养盒送入恒温箱不同层的不同单元腔内,利用叠加的多层结构能够容纳大量培养盒,在恒温箱内培养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旋转装置的转动实现分离培养的目的。恒温箱和输送箱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任一培养盒的放入和提取操作。其中的内驱气缸和外驱气缸能够对任一空位的单元腔进行配送培养盒。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微生物差速离心效果,在培养末期需要对外输出时,采用逐渐增加离心速度或低速和高速交替进行离心,使沉降速度不同的颗粒,在不同的离心速度及不同离心时间下分批分离。培养盒通过隔层和微孔结构进一步实现分离检测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恒温箱,2为输送箱,3为旋转装置,4为隔层,51为内驱气缸,52为外驱气缸,6为螺母管,71为内螺杆,72为外螺杆,81为内滑杆,82为外滑杆,91为内步进电机,92为外步进电机,10为支座,11为中空腔,12为检测机构支架,13为检测机构,14为输送机构,15为进出口,16为上轴承,17为下轴承,18为齿圈,19为齿轮,20为旋转驱动电机,21为支撑板,22为加强板,23为入口,24为斜挡板,25为出口,26为培养盒,27为加热装置,28为滑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包括恒温箱1和输送箱2,以及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等。其中,恒温箱1为圆筒状结构,其内壁上、下端分别通过上轴承16和下轴承17安装有旋转装置3的主体。旋转装置3是由多层环形腔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固定形成的整体圆环柱体,其中部轴心区域为中空腔。每层环形腔又被沿径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板分割为多个独立单元。每个独立单元分别编号后用于收纳匹配的培养盒26,最好是在每个独立单元的侧壁设置标示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旋转装置3的主体与旋转驱动电机20传动连接。具体地,在旋转装置3的主体转动时在所述旋转装置3的主体下侧设置有齿圈18,固定在恒温箱1底部的旋转驱动电机20的转轴上安装有齿轮19,齿轮19与齿圈18啮合。加热装置和喷雾装置可以设置在旋转装置3的中空腔内,或者旋转装置3外的恒温箱1内侧。在恒温箱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感应器部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感应器部件与控制系统输入的连接用于检测恒温箱1内的培养条件,根据培养条件变化情况,控制系统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或者控制喷雾装置进行增温补湿。或者,在恒温箱1内安装风机,可利用风机实现对流或通过风机引入冷风进行调温,或者通过喷雾进行降温。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旋转驱动电机20的转速,进而实现对旋转装置3的变速驱动。由于在恒温箱1侧壁上设置有进出口15,所以当需要对旋转装置3提速时,还需要在恒温箱1侧壁的进出口15位置设置有能够密封的推拉门。各推拉门可以连为一体,设置有驱动推拉门启闭的可控推杆。利用控制系统或者手动控制使可控推杆将所有推拉门同时关闭后,才对旋转装置3的主体进行变速速驱动,实现差速离心效果。当对微生物差速离心效果,在培养末期需要对外输出时,采用逐渐增加离心速度或低速和高速交替进行离心,使沉降速度不同的颗粒,在不同的离心速度及不同离心时间下分批分离。在所述培养盒26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隔层,隔层上分别有微孔。培养盒26通过隔层和微孔结构进一步实现分离检测的目的。用于驱动各培养盒26移动的重要部件,是利用内驱气缸51和外驱气缸52的相互配合。具体地,在中空腔内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内螺杆和内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内驱气缸51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内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内滑杆上,螺母杆与内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内驱气缸51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与所述内驱气缸51活塞杆正对的一侧的恒温箱1侧壁上设置有进出口15。输送箱2的外壳密封连接在所述进出口15一侧的恒温箱1侧壁上,在输送箱2外壳内部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外螺杆和外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外驱气缸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包括恒温箱和输送箱,以及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恒温箱内壁上、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装置的主体,旋转装置的主体与旋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是由多层环形腔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固定形成的整体,其中部为中空腔,每层环形腔又被支撑板均匀分割为多个沿径向的独立单元,每个独立单元分别编号后用于收纳匹配的培养盒;在所述中空腔内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内螺杆和内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内驱气缸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内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内滑杆上,螺母杆与内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内驱气缸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与所述内驱气缸活塞杆正对的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设置有进出口;所述输送箱,其外壳密封连接在所述进出口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在输送箱外壳内部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外螺杆和外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外驱气缸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外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外滑杆上,螺母杆与外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外驱气缸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所述外驱气缸的活塞杆正对所述进出口;在位于外驱气缸的活塞杆与进出口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支架与所述外驱气缸固定在一起;在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侧设置有检测机构,位于输送机构输入端设置有进口,位于输送机构输出端设置有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包括恒温箱和输送箱,以及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恒温箱内壁上、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装置的主体,旋转装置的主体与旋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是由多层环形腔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固定形成的整体,其中部为中空腔,每层环形腔又被支撑板均匀分割为多个沿径向的独立单元,每个独立单元分别编号后用于收纳匹配的培养盒;在所述中空腔内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内螺杆和内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内驱气缸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内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内滑杆上,螺母杆与内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内驱气缸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与所述内驱气缸活塞杆正对的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设置有进出口;所述输送箱,其外壳密封连接在所述进出口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在输送箱外壳内部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外螺杆和外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外驱气缸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外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外滑杆上,螺母杆与外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外驱气缸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璐璐郭宝中张利娟轩小燕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