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bionic mud hydrolysis small molecule carbon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ludge hydrolysis carbonization treatment. The bionic mud hydrolysis device comprises: a small molecule carbide sludge pool; alkali pool; sludge mixed alkali pool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ludge pool and alkali pool. Sludge hydrolysis reacto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lye tank sludge; sludge hydrolysis reactor No. second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sludge hydrolysis reactor second end connected; carbon source storage pool and second sludge hydrolysis reactor second end; small molecule collection pool and carbon source storage pool. The bionic sludge hydrolysis small molecule carbon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treatment cost,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simple process, convenient operation, sufficient reaction and no two pollution. It can reduce sludge and stabilize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水解碳化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活性污泥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目前80%的污水处理厂都在采用活性污泥法。污水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是现代污水处理面临的难题之一,如不很好的处理就会造成污泥的二次污染和“污水白处理”的情况发生。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革新,处理程度的深化以及处理率的提高,污泥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污泥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环境质量发展的一大环境问题。根据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长江干流城市江段入水量和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现有企业2017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为配合污水回用装置扩能至400m3/h,实现外排污水COD、氨氮总氮稳定达到新标准,实现活性污泥减量化长周期稳定运行,满足外排废水总氮达标排放需要每年投加2000吨甲醇的需求。现拟采用污泥水解碳化,使污泥水解碳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和氨,以替代2000吨甲醇,为解决目前和2017年后污水处理存在的污泥减量化和甲醇消耗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池(1);碱液池(2);污泥碱液混合池(3),第一端与所述污泥池(1)及碱液池(2)连通;第一污泥水解反应器(4),第一端与所述污泥碱液混合池(3)的第二端连通;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5),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污泥水解反应器(4)的第二端连通;碳源存储池(6),与所述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5)的第二端连通;小分子收集池(7),与所述碳源存储池(6)连通;其中,所述污泥碱液混合池(3)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8),所述第一污泥水解反应器(4)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9),所述第一搅拌机构(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9)的结构保持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池(1);碱液池(2);污泥碱液混合池(3),第一端与所述污泥池(1)及碱液池(2)连通;第一污泥水解反应器(4),第一端与所述污泥碱液混合池(3)的第二端连通;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5),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污泥水解反应器(4)的第二端连通;碳源存储池(6),与所述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5)的第二端连通;小分子收集池(7),与所述碳源存储池(6)连通;其中,所述污泥碱液混合池(3)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8),所述第一污泥水解反应器(4)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9),所述第一搅拌机构(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9)的结构保持一致,所述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内(5)设置有第三搅拌机构(10),所述第一污泥水解反应器(4)与所述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5)之间设置有挤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发动机(8-1),设置在所述污泥碱液混合池(3)上;第一搅拌器(8-2),设置在所述污泥碱液混合池(3)内,所述第一搅拌器(8-2)与所述第一发动机(8-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搅拌器(8-2)的形状为打蛋器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机构包括:第二发动机(10-1),设置在所述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5)上;第二搅拌器(10-2),设置在所述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5)内,所述第二搅拌器(10-2)与所述第二发动机(10-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搅拌器(10-2)的形状为螺旋扇叶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蜂窝网,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水解反应器(4)与所述第二污泥水解反应器(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存储池(6)第一端设置有溢流槽(6-1),所述溢流槽(6-1)与所述小分子收集池(7)连通;所述碳源存储池(6)第二端开设有排泥口(6-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泥水解小分子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存储池(6)内设置有刮泥机构(11);所述刮泥机构包括:第三发动机(11-1)及刮泥板(11-2);所述第三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张涧,陈小进,王伟,夏正海,王泽,张鹏程,胡宁,吴子健,邓飞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