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390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该装置包括端部平衡板、墨斗拉盒以及墨斗主盒,在端部平衡板上连接有三根墨线,在墨斗拉盒上开设有五个放置槽,在中间的放置槽内安装有固定式拉盒柜,其余四个放置槽内分别放置有两个可移动式拉盒柜,在固定式拉盒柜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内均开设有过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可放置240mm墙体线,也可以放置120mm墙体线,克服二次砌筑结构反复来回放线的问题,减少放线偏差值,不仅放线效率高,精度可靠,缩小放线产生的误差,而且无需更换设备便可完成二次砌筑结构的所有墙体的放线工作,减轻放线工作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后期砌筑施工正常进行。

A masonry wall line fountai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sonry wall line fountain device, the device including the end balance plate, pull box and ink fountain main box, at the end of the balance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ree line, in the ink draw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five placing groove, placed in the groove in the middle is arranged in the fixed pull box cabinet, the remaining four placing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movable pull box cabinet, in the fixed box cabinet and a pull line hole opened mobile pull box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placed into the wall of 240mm line, 120mm line wall can also be placed, two times repeatedly to overcome the masonry structure playback line problem, reduce line deviation, not only on high efficiency, reliable precision, reduce the error of line generation, and no need to replace the equipment will be completed two line work all the wall masonry structure, reduce the workload of the line, speeding up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to ensure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住宅、商业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都是存在二次砌筑结构,且具有楼层多、面积广、轴线复杂的特点。二次砌筑结构放线需要放墙轴线及两条墙边线,当工期紧、人员不足时,会产生测量放线工作繁重,放线偏差大、工期延置的后果。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放线效率高、放线位置精确的墨斗装置,从而在相同时间内增加工作效率,减轻工作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放线效率高、放线位置精确的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包括端部平衡板、墨斗拉盒以及墨斗主盒,在端部平衡板上连接有三根墨线,在墨斗拉盒上开设有五个放置槽,在中间的放置槽内安装有固定式拉盒柜,其余四个放置槽内分别放置有两个可移动式拉盒柜,在固定式拉盒柜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内均开设有过线孔,端部平衡板中间的一根墨线从固定式拉盒柜上的过线孔穿出,端部平衡板另外两根墨线分别从位于固定式拉盒柜两侧的可移动式拉盒柜上的过线孔穿出;在墨斗主盒内分别设置有有收线装置和涂墨装置,所述的涂墨装置包括镶嵌在墨斗主盒内的墨仓以及封盖在墨仓口部的挤墨盖,在墨仓内填充浸有墨水的海绵,在墨仓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线孔;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穿入墨斗主盒的传动轴,在传动轴上固定有三个墨线盘,从过线孔穿出的墨线经过出线孔后缠绕在墨线盘上,在传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轮盘,在轮盘上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最外侧两个对称的放置槽的间距为240mm,内侧对称的两个放置槽的间距为120mm。所述固定式拉盒柜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的顶部转角处均开设有弧形压线槽,在可移动式拉盒柜的顶部设置有拉环。所述挤墨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手柄。所述墨斗拉盒、固定式拉盒柜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上均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有L型圆柱栓。所述墨斗主盒上还设置有L型定位板,在L型定位板上对称设置有耳板,销钉穿过耳板后与墨斗主盒活动连接,在L型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放置槽对应的线槽。所述墨线盘的正下方固定有垫块,在垫块上通过螺钉固定有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围绕在墨线盘的外侧,在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上开设有定位孔,从出线孔穿出的墨线经过定位孔后缠绕在墨线盘上。上述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还包括纠正板,在纠正板上设置有三个梯形槽口,且最外侧两个梯形槽口的间距为120mm,在纠正板的端部连接有把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即可放置240mm墙体线,也可以放置120mm墙体线,克服二次砌筑结构反复来回放线的问题,减少放线偏差值,不仅放线效率高,精度可靠,缩小放线产生的误差,而且无需更换设备便可完成二次砌筑结构的所有墙体的放线工作,减轻放线工作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后期砌筑施工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涂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可移动式拉盒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墨斗拉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L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纠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墨斗拉盒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端部平衡板,2-墨斗拉盒,3-墨斗主盒,4-可移动式拉盒柜,5-放置槽,6-过线孔,7-墨线,8-挤墨盖,9-出线孔,10-L型定位板,11-线槽,12-手柄,13-轮盘,14-墨线盘,15-传动轴,16-固定式拉盒柜,17-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18-墨仓,19-垫块,20-弧形压线槽,21-纠正板,22-梯形槽口,23-把手,24-拉环,25-通孔,26-L型圆柱栓,27-挤压手柄,28-耳板,29-销钉,30-海绵,31-螺钉,32-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端部平衡板1、墨斗拉盒2以及墨斗主盒3,在端部平衡板1上连接有三根墨线7,在墨斗拉盒2上开设有五个放置槽5,所述最外侧两个对称的放置槽5的间距为240mm,内侧对称的两个放置槽5的间距为120mm;在中间的放置槽5内安装有固定式拉盒柜16,其余四个放置槽5内分别放置有两个可移动式拉盒柜4,在固定式拉盒柜16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4内均开设有过线孔6,端部平衡板1中间的一根墨线7从固定式拉盒柜16上的过线孔6穿出,端部平衡板1另外两根墨线7分别从位于固定式拉盒柜16两侧的可移动式拉盒柜4上的过线孔6穿出;在墨斗主盒3内分别设置有有收线装置和涂墨装置;参见图2,所述的涂墨装置包括镶嵌在墨斗主盒3内的墨仓18以及封盖在墨仓18口部的挤墨盖8,在挤墨盖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手柄27,在墨仓18内填充浸有墨水的海绵30,在墨仓18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线孔9;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穿入墨斗主盒3的传动轴15,在传动轴15上固定有三个墨线盘14,从过线孔6穿出的墨线7经过出线孔9后缠绕在墨线盘14上,在传动轴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轮盘13,在轮盘13上固定安装有手柄12。参见图3,所述固定式拉盒柜16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4的顶部转角处均开设有弧形压线槽20,在可移动式拉盒柜4的顶部设置有拉环24。参见图4,所述墨斗拉盒2、固定式拉盒柜16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4上均设置有贯穿的通孔25,在通孔25内插入有L型圆柱栓26。参见图1及图5,所述墨斗主盒3上还设置有L型定位板10,在L型定位板10上对称设置有耳板28,销钉29穿过耳板28后与墨斗主盒3活动连接,在L型定位板10上设置有与放置槽5对应的线槽11。参见图1及图7,所述墨线盘14的正下方固定有垫块19,在垫块19上通过螺钉31固定有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17,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17围绕在墨线盘14的外侧,在非封闭式环形定位片17上开设有定位孔32,从出线孔9穿出的墨线7经过定位孔32后缠绕在墨线盘14上。参见图6及图8,上述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还包括纠正板21,在纠正板21上设置有三个梯形槽口22,且最外侧两个梯形槽口22的间距为120mm,在纠正板21的端部连接有把手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具体使用说明:参见图8及图9,当放置240mm墙体线时,首先将两个可移动式拉盒柜4放置在墨斗拉盒2的最外侧两个对称的放置槽5内,然后将墨斗主盒3固定在墙体线的一端,再一边移动一边拉住端部平衡板1以及墨斗拉盒2至墙体线的另一端,此时使用中间的墨线7对准墙体线两端已放置好的定位点,盖下墨斗主盒3上的L型定位板10,使三根墨线7均处于L型定位板10的线槽11之中,拉紧端部平衡板1以及墨斗拉盒2,并向前旋转墨斗拉盒2,使墨线7处于固定式拉盒柜16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4的弧形压线槽20中,这样便可将墨线7压在地面上并与地面贴平,最后进行弹线,完成240mm墙体线放置工作。参见图8及图9,当放置120mm墙体线时,首先将两个可移动式拉盒柜4放置在墨斗拉盒2的内侧两个对称的放置槽5内,然后将墨斗主盒3固定在墙体线的一端,再一边移动一边拉住端部平衡板1以及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包括端部平衡板(1)、墨斗拉盒(2)以及墨斗主盒(3),其特征在于:在端部平衡板(1)上连接有三根墨线(7),在墨斗拉盒(2)上开设有五个放置槽(5),在中间的放置槽(5)内安装有固定式拉盒柜(16),其余四个放置槽(5)内分别放置有两个可移动式拉盒柜(4),在固定式拉盒柜(16)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4)内均开设有过线孔(6),端部平衡板(1)中间的一根墨线(7)从固定式拉盒柜(16)上的过线孔(6)穿出,端部平衡板(1)另外两根墨线(7)分别从位于固定式拉盒柜(16)两侧的可移动式拉盒柜(4)上的过线孔(6)穿出;在墨斗主盒(3)内分别设置有有收线装置和涂墨装置,所述的涂墨装置包括镶嵌在墨斗主盒(3)内的墨仓(18)以及封盖在墨仓(18)口部的挤墨盖(8),在墨仓(18)内填充浸有墨水的海绵(30),在墨仓(18)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线孔(9);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穿入墨斗主盒(3)的传动轴(15),在传动轴(15)上固定有三个墨线盘(14),从过线孔(6)穿出的墨线(7)经过出线孔(9)后缠绕在墨线盘(14)上,在传动轴(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轮盘(13),在轮盘(13)上固定安装有手柄(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包括端部平衡板(1)、墨斗拉盒(2)以及墨斗主盒(3),其特征在于:在端部平衡板(1)上连接有三根墨线(7),在墨斗拉盒(2)上开设有五个放置槽(5),在中间的放置槽(5)内安装有固定式拉盒柜(16),其余四个放置槽(5)内分别放置有两个可移动式拉盒柜(4),在固定式拉盒柜(16)以及可移动式拉盒柜(4)内均开设有过线孔(6),端部平衡板(1)中间的一根墨线(7)从固定式拉盒柜(16)上的过线孔(6)穿出,端部平衡板(1)另外两根墨线(7)分别从位于固定式拉盒柜(16)两侧的可移动式拉盒柜(4)上的过线孔(6)穿出;在墨斗主盒(3)内分别设置有有收线装置和涂墨装置,所述的涂墨装置包括镶嵌在墨斗主盒(3)内的墨仓(18)以及封盖在墨仓(18)口部的挤墨盖(8),在墨仓(18)内填充浸有墨水的海绵(30),在墨仓(18)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线孔(9);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穿入墨斗主盒(3)的传动轴(15),在传动轴(15)上固定有三个墨线盘(14),从过线孔(6)穿出的墨线(7)经过出线孔(9)后缠绕在墨线盘(14)上,在传动轴(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轮盘(13),在轮盘(13)上固定安装有手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侧两个对称的放置槽(5)的间距为240mm,内侧对称的两个放置槽(5)的间距为1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筑墙体放线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刚徐力黄春辉隆敏李文军唐秦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