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31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座、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主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和主轴位于电机座的同一侧。该驱动装置将主轴和电机设置在安装结构的同一侧,进而减小了驱动装置的长度,在同样空间的情况下,能够采用更大的电机和主轴以提高加工精度。

A spindle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indle dr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mechanism, a motor seat, a motor, and the motor drive connected to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haft, wherein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motor base, the motor and the main shaft of the motor seat is located in the same side. The driving device sets the main shaft and the motor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by reducing the length of the driving device. In the same space, larger motor and spindle can be adopted to improve machin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轴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主轴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和驱动轴C型布置的主轴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头大量用于水车类机床,传统的U轴驱动装置由于丝杆和电机设置在安装结构的相反侧,这样整个驱动装置的长度较长。因轴向长度的限制,电机与丝杠较小,拉力不足,拉力不足使得主轴加工零件时位置精度差,工件和刀具均不稳定,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轴驱动装置,通过将丝杆和电机设置在安装结构的同一侧,这样节省了空间,进而可以设置更大尺寸的丝杆和电机。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座、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主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主轴位于电机座的同一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对于电机座与电机位于同一侧的丝杆和与丝杆配合且固定在主轴靠近电机座一端的螺母副,所述丝杆通过支撑座可旋转地支撑在电机座上,所述主轴不可旋转但可沿其轴线来回移动地支撑在支撑座上。优选地,所述主轴位于支撑座内且靠近电机座一端的侧面上设置有沿着主轴轴线延伸的滑块,在支撑座内壁上设置有与滑块配合且沿着主轴轴线延伸的导轨。优选地,所述丝杆通过多个轴承支撑在支撑座上。优选地,所述多个轴承通过轴承座支撑在支撑座上,所述轴承座可拆卸。优选地,所述主轴通过自润滑轴承支撑在支撑座上。优选地,在所述自润滑轴承的外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在支撑座上。优选地,所述端盖与主轴之间设置有密封环。优选地,在丝杆伸入到电机座内的一端内和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到电机座内的部分均设置有皮带轮,两皮带轮采用皮带连接。优选地,在电机座远离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将整个电机座端面密封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在多个透气孔的上方均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从上向下向着逐渐远离电机座的方向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主轴驱动装置将电机和主轴设置在同一侧,这样能够减少驱动装置的总长度,这样在有限空间的前提下,能够选择更大的电机,采用更大的主轴,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A-A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去除部分支撑座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4所示的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座2和位于电机座2同一侧的电机1、丝杆3以及主轴6。所述主轴6具有朝向丝杆3的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主轴6通过开口套设在丝杆3上,所述主轴6与丝杆3在中空腔体的长度范围内能够来回移动。所述电机1固定在电机座2上,并且电机1的输出轴伸入到电机座2内,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皮带轮11。所述丝杆3支撑在支撑座5上,所述支撑座5与电机座2固定连接,并且设置在与电机1相同的一侧。所述丝杆3的一端部伸入到电机座2内,并且在该端部设置有皮带轮31,所述皮带轮12和皮带轮31通过皮带12连接,进而通过电机1能够带动丝杆3旋转。所述主轴6支撑在支撑座5上,并可沿其轴线相对于支撑座5来回移动,但不可以相对支撑座5旋转。进一步,在丝杆3上配合有螺母副4,并且所述螺母副4不可旋转地固定在主轴6上,这样由于主轴6不能旋转,当丝杆3旋转时,推动螺母副4来回移动进而带动主轴6来回移动。所述支撑座5为六块可拆卸的板围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丝杆3和主轴6从支撑座5中穿过。具体地,所述丝杆3通过轴承33支撑在支撑座5上,优选地,所述轴承33具有两个。为了安装多个轴承而不会增加支撑座的厚度,轴承33通过轴承座32支撑在支撑座5上,这样,当支撑座5的支撑轴承33的位置处的厚度不能满足轴承宽度需要,只需要改变轴承座32的宽度即可,而不需要改变支撑座5的厚度,并且,这样也不需要对支撑座5的精度要求过高,只需要提高轴承座32的加工精度。为了保证主轴6不会相对于支撑座5转动,在主轴6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滑块71,在支撑座5上设置有与滑块71对应的导轨72,这样不仅能够使主轴6不会转动,也能够保证主轴6在来回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主轴6通过自润滑轴承61支撑在支撑座5上,同时在自润滑轴承61的外端设置有固定在支撑座5上的端盖62,通过端盖62能够防止自润滑轴承61被顶出。同时,在端盖62的内缘设置有密封环63,所述密封环63与主轴6紧密接触,这样能够减少润滑油的流出。在电机座2远离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8以将电机座2的整个端面密封,这样能够减少灰尘的进入。同时,为了将电机座2内的热量及时地送出,在密封板8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81,并且为了减少水或者油渍从透气孔81中进入,在每个透气孔81的上方设置有从上到下逐渐向着远离电机座2的方向倾斜的挡板82。在主轴6的远离电机座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9,所述连接结构9用以连接刀具等其它结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主轴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座、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主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主轴位于电机座的同一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对于电机座与电机位于同一侧的丝杆和与丝杆配合且固定在主轴靠近电机座一端的螺母副,所述丝杆通过支撑座可旋转地支撑在电机座上,所述主轴不可旋转但可沿其轴线来回移动地支撑在支撑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座、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主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主轴位于电机座的同一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对于电机座与电机位于同一侧的丝杆和与丝杆配合且固定在主轴靠近电机座一端的螺母副,所述丝杆通过支撑座可旋转地支撑在电机座上,所述主轴不可旋转但可沿其轴线来回移动地支撑在支撑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位于支撑座内且靠近电机座一端的侧面上设置有沿着主轴轴线延伸的滑块,在支撑座内壁上设置有与滑块配合且沿着主轴轴线延伸的导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通过多个轴承支撑在支撑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轴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科快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