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2718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飞机包括采用翼身融合布局的机身和机翼,还包括两台桨叶后置的开式转子发动机,所述开式转子发动机设置于机翼的上表面上,所述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桨叶位于所述飞机的水平投影的机翼后缘转折区域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用翼身融合布局的飞机,能够显著提高飞机的燃油经济性,同时有助于获得更好的俯仰和偏航的可操纵性与稳定性,以及地面勤务性。

aircraf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craft. The invention of the aircraft including the blended wing body fuselage and wings, including an open rotor engine two Taiwan rear blade, the open rotor engin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ing, the wing trailing edge turning area of horizontal projection in the plane of the blade of the open rotor engine inside. The wing body fusion layout of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of the aircraft, and help to obtain better maneuver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pitching and yaw as well as ground du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的气动布局,尤其涉及一种飞机,尤其是采用翼身融合布局的民用飞机。
技术介绍
现役的大部分民用飞机的气动布局为常规气动布局,其主要特征是用于运载人员和货物的筒状的机身,在机身中段安装机翼用来产生升力和横向操纵,在机身尾段安装的尾翼用于实现飞机的纵向、航向操纵与稳定。机翼与尾翼的几何特征都属于“薄片”特征。常规气动布局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在经济性上已经发展到平台期,很难有进一步的突破。因此,非常规气动布局成为寻求民用飞机性能质变的重要研发方向。美国波音X48B、剑桥和MIT团队提出的SAX-40方案、NASA和MIT提出的H3.2概念方案,都属于翼身融合布局,但在翼身融合布局的气动性能等多方面的效果上仍存在不足之处,其中尤以俯仰和偏航的可操纵性与稳定性的不足最为显著,同时燃油经济性也不够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飞机翼身融合布局设计,进一步提高飞机的燃油经济性,同时获得更好的俯仰和偏航的可操纵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翼身融合布局的飞机,俯仰和偏航的可操纵性与稳定性不佳且燃油经济性不佳的缺陷,提出一种飞机。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飞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包括采用翼身融合布局的机身和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还包括两台桨叶后置的开式转子发动机,所述开式转子发动机设置于机翼的上表面上,所述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桨叶位于所述飞机的水平投影的机翼后缘转折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包括采用翼身融合布局的机身和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还包括两台桨叶后置的开式转子发动机,所述开式转子发动机设置于机翼的上表面上,所述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桨叶位于所述飞机的水平投影的机翼后缘转折区域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还具有尾撑,所述尾撑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后缘,所述尾撑上安装有一对腹鳍,该对腹鳍呈V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该对腹鳍与铅垂面的夹角在20°-35°的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上还安装有V形的垂直安定面,所述垂直安定面采用非对称小弯度翼型,其中弯度较大的一面朝外,弯度较小的一面朝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安定面与铅垂面的夹角在20°-35°的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为大展弦比后掠机翼,所述机翼的机翼外侧后缘还设置有一对副翼,该对副翼在所述机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卫马超潘立军周翰玮谭兆光杨士普司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