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ing the method, using mineralized waste compost or repair of Chloroorganics: to detect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ollutant remediation of soil or sediment composition; to repair soil or sediment and humic acid, iron rich raw materials and microbial inoculum after mixing for bioremediation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ventional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is short of repair cycle and slow speed due to the lack of nutrient sources and electronic shuttle bodies in polluted environment, and it can repair various 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 soil efficiently and efficiently according to the repair medium type and pollution level.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low cost and wide source of raw material, which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ollution of chlorinated organic matter, but also realize th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堆肥或矿化垃圾修复氯代有机物污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堆肥或矿化垃圾修复氯代有机物污染的方法。
技术介绍
堆肥和填埋作为固体废弃物广泛采用的处理方式,在堆制或填埋过程中有机废弃物通过腐殖化、矿化作用最终形成大量的胡敏酸类物质。研究表明,胡敏酸可作为电子受体接受胞外微生物传递出来的电子,同时被还原后的胡敏酸也可充当电子供体,将电子再次传递给铁氧化矿物。胡敏酸这种胞外电子穿梭功能,在富铁环境下可以实现电子的长距离运输,从而促进具备有氧化还原活性污染物的降解。胡敏酸的电子转移能力,主要因为其结构中含有苯醌基团、含氮含硫基团以及络合金属的氧化还原点对等电子穿梭基团。相比于天然胡敏酸,堆肥胡敏酸结构较为简单,微生物稳定性较弱,在还原反应过程中部分组分可被胞外呼吸菌用作营养源。不同物料、不同堆肥周期堆制的产品中胡敏酸组成基团电子转移能力及被微生物可利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合理调配不同类型矿化垃圾或堆肥胡敏酸比例,将可同时满足土著胞外微生物利用其作为电子穿梭体和营养源的功能。氯代有机物曾作为杀虫剂、农药、木材防腐剂和防霉剂等被人类广泛使 ...
【技术保护点】
利用堆肥或矿化垃圾修复氯代有机物污染的方法,包括:检测待修复土壤或底泥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组成;将待修复土壤或底泥与包含胡敏酸、富铁原料和微生物菌剂的修复制剂混合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修复。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堆肥或矿化垃圾修复氯代有机物污染的方法,包括:检测待修复土壤或底泥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组成;将待修复土壤或底泥与包含胡敏酸、富铁原料和微生物菌剂的修复制剂混合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修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理化性质包括有机质含量、无机盐、铁氧化物含量,所述污染物组成包括污染污染物类别及含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胡敏酸由不同堆制时间的木质纤维素类堆肥产品、蛋白类堆肥产品或不同矿化年限的矿化垃圾混合后按碱溶~酸沉淀法提取制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木质纤维素类堆肥产品由秸秆、枯枝、杂草中的一种或多种堆制而成,所述蛋白类堆肥产品由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的一种或多种堆制而成,堆制时间分为小于20天的前期堆肥和大于40天的后期堆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矿化年限的矿化垃圾包括无污染的矿化年限小于2年的短龄生活垃圾和矿化年限大于5年的老龄生活垃圾。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提取胡敏酸的原料的混合比例为:前期蛋白类堆肥与后期木质纤维素类堆肥按质量比例8∶2~5∶5混合,或前期蛋白类堆肥与老龄矿化垃圾按质量比例为9∶1~6∶5混合,或短龄矿化垃圾与后期木质纤维素类堆肥按质量比例为7∶2~4∶5混合,或短龄矿化垃圾与老龄矿化垃圾按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北斗,虞敏达,李艳平,何小松,黄彩红,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