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4823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一组可塑形夹板(1),每个可塑形夹板的夹持平面上均设有气囊(2),气囊的空腔与三通(3)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一组可塑形夹板上三通的其余两个接口经软管(4)串接,首端可塑形夹板上三通的一个接口与进气管(5)连接,末端可塑形夹板上三通的一个接口设有堵头(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肢体肿胀增加或消退变化情况而调整固定松紧度使之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而无需调整夹板而反复拆除重新固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固定效果,甚至导致治疗失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医务人员操作,使用后便于收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A fixer for the fracture of the limb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ed device for the fracture of the limbs. Including a group of splints (1), each clamping plane and splints are arranged on the air bag, the air bag (2) and three (3) cavity through one interface; a group of splints three through the remaining two interface via a hose (4) connected in series, the first end a shapeable splint and intake pipe three through the interface (5) connected at the end of May, a shapeable splint three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interface (6).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fixed degree of tightness to keep it in a certain range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swelling or swelling of the limbs, and does not need to adjust the splint to remove and re fix again. It increases the sufferings of the patients, affects the fixation effect, and even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staff,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personnel, and facilitate the storage after use, which has significant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骨折是创伤外科主要疾病之一。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案,保守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骨牵引等方法。手术治疗有外固定架固定、钢板内固定、髓内针内固定等一些方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是,在部分简单类型骨折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患者对骨折的治疗要求也在提高,要求复位良好,功能恢复好而且并发症少。虽然传统小夹板有如下优点:简便轻巧、透气、易调节松紧度、既能对骨折进行固定、患者又能配合功能练习促进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但还是存在不足:一是对骨折端不能进行加压固定。二是夹板扎带固定后一段时间,因患者肢体肿胀加重或减轻,会出现过紧或松弛现象,而需要行拆除重新调整处理,甚至外固定失效。既加重软组织创伤及患者的痛苦,增加并发症,也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可根据患者肢体肿胀增加或消退变化情况对肢体压力进行调整,使肢体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而无需反复拆除固定,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固定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一组可塑形夹板,每个可塑形夹板的夹持平面上均设有气囊,气囊的空腔与三通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一组可塑形夹板上三通的其余两个接口经软管串接,首端可塑形夹板上三通的一个接口与进气管连接,末端可塑形夹板上三通的一个接口设有堵头。前述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中,所述可塑形夹板为医用泡沫制件,医用泡沫内包裹有软铝板。前述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中,所述气囊为医用橡胶制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使用多个可塑形夹板包裹在患者的患肢周围用纱带固定,然后通过向气囊充气以达到最佳肢体压力。可确保每个固定夹板气囊内压一致,对肢体固定压力恒定且一致,益处在于可根据肢体肿胀增加或消退变化情况而调整固定松紧度(对肢体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而不需要因前述情况需调整夹板而反复拆除固定,重新固定,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固定效果,甚至因重新固定导致固定失效(治疗失败),由此增加患者手术治疗机率,该专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医务人员操作,使用后便于收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可塑形夹板、2-气囊、3-三通、4-软管、5-进气管、6-堵头、7-医用泡沫、8-软铝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组可塑形夹板1,每个可塑形夹板1的夹持平面上均设有气囊2,气囊2的空腔与三通3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一组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其余两个接口经软管4串接,首端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一个接口与进气管5连接,末端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一个接口设有堵头6。可塑形夹板1为医用泡沫7制件,医用泡沫7内包裹有软铝板8。气囊2为医用橡胶制件。实施例本例如图1所示,包括四块(据患肢伤情需要可增减数量,“四块”不作为使用数量的限制,以能有效固定骨折为宜。)可塑形夹板1,可塑形夹板1的长度和宽度可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肢体长短制成不同规格。可塑形夹板1为医用泡沫7制件,医用泡沫7内包裹有软铝板8。可塑形夹板1一面设有气囊2。四块(据患肢伤情需要可增减数量,“四块”不作为使用数量的限制,以能有效固定骨折为宜。)可塑形夹板1分别放置在患者患肢的上下左右(周围),放置时有气囊2的一面与患肢接触,然后用纱带缠绕在四块可塑形夹板1外将其固定。缠绕纱带不能太紧,只要能固定可塑形夹板1使其不脱落即可。然后通过软管将四块(据患肢伤情需要可增减数量,“四块”不作为使用数量的限制,以能有效固定骨折为宜。)可塑形夹板1上的三通3串联在一起,末端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剩余的一个接口用堵头6封堵。首端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剩余的一个接口与气泵连接,向气囊2充气,充气压力在10~25mmHg之间即可。实际制作时,首端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进气口可以设置开关,充气完成后,关闭开关即可将气泵解除,患者可自由活动。末端可塑形夹板1上的三通3也可以采用弯管代替,而无需用堵头6封堵。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在末端可塑形夹板1上的三通3剩余的一个接口上安装小型气压计,以便于实时监测肢体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可塑形夹板(1),每个可塑形夹板(1)的夹持平面上均设有气囊(2),气囊(2)的空腔与三通(3)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一组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其余两个接口经软管(4)串接,首端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一个接口与进气管(5)连接,末端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一个接口设有堵头(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四肢骨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可塑形夹板(1),每个可塑形夹板(1)的夹持平面上均设有气囊(2),气囊(2)的空腔与三通(3)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一组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其余两个接口经软管(4)串接,首端可塑形夹板(1)上三通(3)的一个接口与进气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张天喜邓崇第周满红段海真罗晓兰喻安永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