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通知序列生成器初始化参数用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42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5 00:22
基站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其中无线设备基于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进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生成。基站从用于第一设备的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第一子集中确定(100)第一序列,并且从用于第二设备的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第二子集中确定(110)第二序列。该第二子集的范围至少跨越第一子集的范围。基站还将第一序列编码(120)为第一组的两个或者多个参数,并将第二序列编码(130)为第二组的一个或者多个参数。该第二组包括不包含在第一组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并且包括比第一组更少的比特。基站通过将第一参数和第二组参数发送给设备来初始化(140)序列生成器。

The 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of signaling notification sequence generator is used to generate the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The base station initializes the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 in which the wireless device is based on the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 to generate the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The base station determines (100) the first sequence from the first subset of the possible initialization sequence used for the sequence generator of the first device, and determines (110) second sequences from the second subset of the possible initialization sequence for the sequence generator of the second device. The range of the second subsets is at least across the range of the first subset. The base station also uses the first sequence encoding (120) as the two or more parameters of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second sequence encoding (130) as one or more parameters of the second groups. The second groups include at least one parameter that is not included in the first group, and includes fewer bits than the first group. The base station initializes (140) sequence generator by sending the first parameter and the second set of parameters to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令通知序列生成器初始化参数用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本申请是于2014年递交的题为“信令通知序列生成器初始化参数用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80024828.4)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主要地涉及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其中无线设备基于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进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编码和信令通知用于这种初始化的参数的有利技术。
技术介绍
无线没备(也称为用户设备,UE)出于许多原因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从而允许接收的基站估计无线信道。无线设备典型地使用一个或多个伪随机序列生成器来生成参考信号。因此,利用特定初始化序列来对序列生成器进行初始化规定了设备发射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在这方面基站掌管设备序列生成器的初始化,意味着向无线设备的初始化序列信令通知提出了在信令开销方面的挑战。例如,考虑长期演进(LTE)网络。LTE网络是在启用可选CoMP(多点协作处理)技术的辅助下设计的,其中不同分区和/或小区在例如调度和/或处理方面以协作的方式进行操作。一个例子是上行链路(UL)CoMP,其中源于单个UE的信号典型地在多个接收点处被接收并被联合处理以便提高链路质量。UL联合处理(也称为ULCoMP)允许将传统部署中所谓的小区间干扰转换为有用信号。因此,采用了ULCoMP的LTE网络可以被部署为具有与传统部署相比更小的小区尺寸,以便完全地利用CoMP增益的优势。LTEUL设计为假定相干处理,即接收机被假定为能够估计来自发射UE的无线信道并且能够在检测阶段利用该信息。因此,每个发射UE发送与每个UL数据或者控制信道(例如PUSCH和PUCCH)相关联的参考信号(RS)。3GPPTS36.211V10.4.0(2011-12),“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Release10)”。在PUSCH的情况下,在与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相同的带宽上每时隙发射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在PUCCH的情况下,跨分配给UE的PUCCH带宽,在每个子帧内,UE发射并时间复用多个PUCCH-RS。UE可能发射的附加RS包括侦听参考信号(SRS)。这些参考信号由UE在预定的时间时刻并在预定带宽上发射,以便能够在网络侧估计UL信道属性。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UE的RS可能会互相干扰,并且假定同步网络的话,甚至会和相邻小区的UE所发出的RS互相干扰。为了限制RS之间的干扰水平,不同的LTE版本中已经提出了不同的技术来允许正交或半正交RS。LTE的设计原理假定了每个小区内的正交RS以及不同小区间的半正交RS(尽管可以通过所谓的“序列规划”获得正交RS用于汇聚的小区)。然而,属于不同小区的UE所发射的DMRS的正交性目前在LTE版本11标准化中正在讨论。用于小区间DMRS正交性的一组技术已经被讨论。这些技术中的某一些依赖于对不同小区中的不同UE进行RS生成所利用的基本序列索引(BSI)进行协作的可能性,如稍后将更完整描述的那样。LTE的UL中的另一个应用是多用户多入多出(MU-MIMO),其中来自多个UE的PUSCH上的数据传输在同一小区内在同一子帧中在至少部分重叠的带宽上协作调度。在接收机侧通过采用多天线处理来区分UE。为了允许接收机解析来自协作调度的UE的信号,有利地将DMRS以正交的方式分配给这些UE。这可以通过将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分配给协同调度UE的DMRS来实现。如果协同调度带宽完全重叠,则还可以利用循环移位(CS)来区分不同UE的DMRS。每个DMRS的特征在于群索引和序列索引,这些定义了所谓的基本序列索引(BSI)。在版本8/9/10中BSI以小区特定的方式来分配并且它们是小区ID的函数,其中小区ID描述LTE中小区的特征并且影响若干小区特定算法和过程。不同基本序列是半正交的,这暗示着通常情况下会出现某些序列间干扰。给定UE的DMRS仅在PUSCH的相同带宽上发射并且基本序列相应地生成以便RS信号是PUSCH带宽的函数。对于每个子帧,发射2个RS,每时隙发射一个。在版本11中,有可能将引入UE特定的BSI分配。通过利用版本8/9中的循环移位(CS)或者通过版本10中的CS连同正交OCC可以实现正交DMRS。CS是一种基于在特定传播条件下,在同一基本序列生成的RS之间进行循环时间移位来获得正交性的方法。在版本8/9/10中只有8个不同的CS值可以动态地索引,尽管在实践中基于信道传播属性(在本例中不考虑OCC)可以获得少于8个正交DMRS。尽管CS在对分配给完全重叠带宽的DMRS进行复用时是有效的,但是当带宽不同和/或当形成干扰的UE利用另一基本序列时将失去正交性。为了提高不同UE(例如,在不同小区中的)之间的干扰随机化,对CS值应用伪随机偏移(CS跳跃,CSH)。在版本8/9/10中随机化图案是小区特定的。在每个时隙中通常应用不同的CS偏移并且其在UE和eNB侧都是已知的,从而在信道估计过程中在接收机侧能够进行补偿。CSH根据有31个比特的序列初始化参数cinit来生成。OCC是基于正交时域码的多路复用技术,在为每个UL子帧提供的2个RS上操作。OCC码[1-1]能够抑制造成干扰的DMRS,只要它在接收机处在匹配的过滤器之后的贡献在同一子帧的两个DMRS上是相同的。同样,OCC码[1-1]能够抑制造成干扰的DMRS,只要它在eNB匹配的过滤器之后的贡献在同一子帧的两个RS上分别具有相反的符号。直接假定版本11的UE也将能够支持CS和OCC。尽管基本序列以半静态的方式进行分配,但是CS和OCC作为调度许可的一部分被动态地分配用于每个UL的PUSCH发射。尽管联合处理技术可以被应用于PUSCH,基于DMRS的信道估计通常以独立的方式在每个接收点处执行,甚至在ULCoMP的情况下。因此,关键是将干扰水平保持在能够接受的低水平,尤其是对于RS。在SRS的情况下,RS也根据BSI(其可能不同于某些UE的DMRSBSI)来生成。不同的SRS可以利用CS和COMB来复用。COMB表示RS到子载波的子集的特定交织映射。分配给不同COMB(即非重叠的子载波组)的SRS因此理想正交。在PUCCH-RS的情况下,基于PUCCH格式和其它参数,每个时隙生成一个或多个RS。利用CS和OCC来分开不同UE的PUCCH-RS,其跨每个时隙。PUCCH-RS还根据通常不同于DMRSBSI的BSI来生成。LTE版本11正在讨论的一个改进包括半静态或者动态地例如通过调度许可中的信令以UE特定的方式配置用于BSI和CSH初始化的参数的可能性。这种可配置性允许实现例如UE之间的小区间正交性的更多RS分配选项。R1-121028-“DetailsaboutULDMRSconfigurationandsignaling”。为了通过OCC获得正交性,必须给成对的UE配置相同的CSH图案。然而,成问题的是CSH初始化cinit是一个31比特的参数,在被通知时需要很大的开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信令通知序列生成器初始化参数用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基站实现的用于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基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进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生成,所述方法包括:从用于第一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第一子集中确定第一序列;从用于第二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第二子集中确定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至少跨越所述第一子集的范围;将所述第一序列编码为第一组的两个或者多个参数;将所述第二序列编码为单个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没有包含于所述第一组中,并且包括比所述第一组更少的比特,其中,基于所述第二子集内的可能初始化序列到所述第二参数的可能值的定义的一对一映射来编码所述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参数的范围小于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以及通过将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来初始化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其中,每个序列对应于被应用于用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的循环移位跳跃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28 US 61/616,866;2012.05.10 US 13/468,8551.一种由基站实现的用于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基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进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生成,所述方法包括:从用于第一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第一子集中确定第一序列;从用于第二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第二子集中确定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至少跨越所述第一子集的范围;将所述第一序列编码为第一组的两个或者多个参数;将所述第二序列编码为单个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没有包含于所述第一组中,并且包括比所述第一组更少的比特,其中,基于所述第二子集内的可能初始化序列到所述第二参数的可能值的定义的一对一映射来编码所述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参数的范围小于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以及通过将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来初始化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其中,每个序列对应于被应用于用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的循环移位跳跃图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各自包括对应于可能初始化序列的全集范围的定义数量的比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序列cinit被编码为所述第二参数表示向下取整函数,其将x舍入为小于或等于x的最近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9或10比特,且所述第二序列包括31比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分别跨越在最小值0与不大于541的最大值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不同,但是对应于相同数量的比特,使得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内的可能初始化序列包括所述相同数量的比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初始化序列包括小区特定的序列,以及所述第二初始化序列包括设备特定的序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中的任何给定无线设备通过将循环移位跳跃图案应用于循环移位并且通过将产生的循环移位应用于基本序列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包括:从所述第二子集中选择与用于第三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初始化序列匹配的可能初始化序列,所述第三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相比由不同的小区服务。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编码所述第二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二序列和关于循环移位跳跃是否能够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指示联合编码为所述第二参数。11.一种基站,被配置为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其中,无线设备基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进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生成,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用于第一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第一子集中确定第一序列;从用于第二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第二子集中确定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至少跨越所述第一子集的范围;将所述第一序列编码为第一组的两个或者多个参数;将所述第二序列编码为单个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没有包含于所述第一组中,并且包括比所述第一组更少的比特,其中,基于所述第二子集内的可能初始化序列到所述第二参数的可能值的定义的一对一映射来编码所述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参数的范围小于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以及通过将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来初始化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其中,每个序列对应于被应用于用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的循环移位跳跃图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各自包括对应于可能初始化序列的全集范围的定义数量的比特。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序列cinit被编码为所述第二参数表示向下取整函数,其将x舍入为小于或等于x的最近整数。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9或10比特,且所述第二序列包括31比特。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分别跨越在最小值0与不大于541的最大值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的范围不同,但是对应于相同数量的比特,使得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内的可能初始化序列包括所述相同数量的比特。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初始化序列包括小区特定的序列,以及所述第二初始化序列包括设备特定的序列。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无线设备中的任何给定无线设备通过将循环移位跳跃图案应用于循环移位并且通过将产生的循环移位应用于基本序列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二序列:从所述第二子集中选择与用于第三无线设备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初始化序列匹配的可能初始化序列,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相比由不同的小区服务。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编码所述第二序列:将所述第二序列和关于循环移位跳跃是否能够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指示联合编码为所述第二参数。21.一种由基站实现的用于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基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进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生成,所述方法包括:从用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子集中确定序列,其中,每个可能初始化序列对应于一个可能循环移位跳跃图案;将所确定的序列编码为单个参数,其中,所述单个参数的不同值代表所述子集内的不同的可能初始化序列,所确定的序列是基于所述子集内的可能初始化序列到所述单个参数的可能值的定义的一对一映射来编码的,所述单个参数的范围小于所述子集的范围,所确定的序列cinit被编码为所述单个参数表示向下取整函数,其将x舍入为小于或等于x的最近整数;以及通过将所述单个参数发送给所述无线设备,利用所确定的序列来初始化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其中,所确定的序列对应于所述无线设备应用于用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的循环移位跳跃图案。22.一种基站,被配置为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其中,无线设备基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进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生成,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用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可能初始化序列的子集中确定序列,其中,每个可能初始化序列对应于一个可能循环移位跳跃图案;将所确定的序列编码为单个参数,其中,所述单个参数的不同值代表所述子集内的不同的可能初始化序列,所确定的序列是基于所述子集内的可能初始化序列到所述单个参数的可能值的定义的一对一映射来编码的,所述单个参数的范围小于所述子集的范围,所确定的序列cinit被编码为所述单个参数表示向下取整函数,其将x舍入为小于或等于x的最近整数;以及通过将所述单个参数发送给所述无线设备,利用所确定的序列来初始化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其中,所确定的序列对应于所述无线设备应用于用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的循环移位跳跃图案。23.一种由无线设备实现的用于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生成基于所述伪随机序列生成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索伦蒂诺F·林德齐维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