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流复用技术的混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频器
,特别涉及基于电流复用技术的混频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的高速发展,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通信设备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射频接收机是无线通信的重要模块,它的性能指标影响着整个无线通信系统,所以射频接收机前端芯片的设计必须向着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其中混频器是射频接收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射频前端信号最强的部分,所以混频器的性能指标影响着整个射频前端的性能指标,因此提高混频器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混频器也是接收机前端电路的主要耗能部分,线性度提高后,其功耗又会增加。因此,在混频器的设计中,需要对转换增益、噪声、线性度、功耗、隔离度等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复用技术的混频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低功耗的基础上提高混频器的性能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电流复用技术的混频器,包括跨导级电路、开关级电路和负载级电路;所述跨导级电路、开关级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电流复用技术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跨导级电路(1)、开关级电路(2)和负载级电路(3);所述跨导级电路(1)、开关级电路(2)和负载级电路(3)依次连接;所述跨导级电路(1)采用电流复用结构和源简并电感结构;所述跨导级电路(1)用于接入射频电压信号,将射频电压信号转化为射频电流信号,对射频电流信号进行反复使用;所述开关级电路(2)用于接入本振信号和射频电流信号,根据本振信号控制其设置的多个开关管轮流导通,利用多个开关管轮流导通对射频电流信号进行切换调制,生成中频电流信号传输至负载级电路(3);所述负载级电路(3)用于将中频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进行输出;所述跨导级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流复用技术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跨导级电路(1)、开关级电路(2)和负载级电路(3);所述跨导级电路(1)、开关级电路(2)和负载级电路(3)依次连接;所述跨导级电路(1)采用电流复用结构和源简并电感结构;所述跨导级电路(1)用于接入射频电压信号,将射频电压信号转化为射频电流信号,对射频电流信号进行反复使用;所述开关级电路(2)用于接入本振信号和射频电流信号,根据本振信号控制其设置的多个开关管轮流导通,利用多个开关管轮流导通对射频电流信号进行切换调制,生成中频电流信号传输至负载级电路(3);所述负载级电路(3)用于将中频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进行输出;所述跨导级电路(1)包括PMOS管M1、PMOS管M3,NMOS管M2、NMOS管M4,电容C1~电容C5和电感L1~电感L4;所述PMOS管M1的栅极与射频电压信号的正极端RF+连接,其源级与电源电压VDD连接;NMOS管M2的栅极与射频电压信号的正极端RF+连接,其漏极与PMOS管M1的漏极连接,其源级经电容C1与其栅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NMOS管M2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N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感L2的一端与NMOS管M2的源极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4接地;所述电容C5与电感L4并联;所述PMOS管M3的栅极与射频电压信号的负极端RF-连接,其源级与电源电压VDD连接;NMOS管M4的栅极与射频电压信号的正极端RF-连接,其漏极与PMOS管M3的漏极连接,其源级经电容C3与其栅极连接;所述电容C4的一端与NMOS管M4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NMOS管M4的源极连接;电感L3的一端与NMOS管M4的源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2、电感L4和电容C5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NMOS管M2的漏极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