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BUCK低漏电流单相逆变器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双BUCK低漏电流单相逆变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因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等优势在小功率光伏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逆变器没有变压器隔离,使得逆变器的开关器件高频动作通过系统寄生电容产生漏电流,这个会造成EMC干扰加重,漏电流过大甚至会对设备和人身造成伤害。单极性调制方法是目前单相光伏逆变器中使用较多的调制方法,它具有直流电压利用率高、滤波电感电流脉动小等优点。传统BUCK双降型逆变电路拓扑如图1所示,存在以下缺点:1.开关管直接和电网连接,损坏后容易引起电网被短路;2.在开关动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共模电压,通过构造电感续流回路将直流侧和交流侧的换流分断开,可以有效抑制共模电压。但是续流回路的开关管数量对系统成本,可靠性,效率都有较大影响。因此续流管的选择和布置方式很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高效,可靠的双BUCK低漏电流单相逆变器及其工作方法,通过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BUCK低漏电流单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V电池,PV电池的正输出端分四路,第一路经过第一全控开关管S1和第一二极管D1连接至PV电池的负输入端形成第一支路;第二路经过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全控开关管S2连接至PV电池的负输入端形成第二支路;第三路经过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全控开关管S3连接至PV电池的负输入端形成第三支路;第四路经过第四全控开关管S4和第四二极管D4连接至PV电池的负输入端形成第四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三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一半控开关T1;第二支路与第四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二半控开关T2;第一支路和第三支路分别与第一耦合电感L1连接,第二支路和第四支路分别与第二耦合电感L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BUCK低漏电流单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V电池,PV电池的正输出端分四路,第一路经过第一全控开关管S1和第一二极管D1连接至PV电池的负输入端形成第一支路;第二路经过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全控开关管S2连接至PV电池的负输入端形成第二支路;第三路经过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全控开关管S3连接至PV电池的负输入端形成第三支路;第四路经过第四全控开关管S4和第四二极管D4连接至PV电池的负输入端形成第四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三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一半控开关T1;第二支路与第四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二半控开关T2;第一支路和第三支路分别与第一耦合电感L1连接,第二支路和第四支路分别与第二耦合电感L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BUCK低漏电流单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路与第一耦合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耦合电感L1的第二端分两路,一路经过电网Grid与第二耦合电感L2的第三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耦合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耦合电感L1的第三端与第二耦合电感L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支路与第二耦合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耦合电感L1的第四端与第三支路连接,第二耦合电感L2的第四端与第四支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BUCK低漏电流单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路中的第一全控开关管S1的常开端分两路,一路与第一耦合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另一路经过第一半控开关T1分三路,一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二路与第一耦合电感L1的第四端连接,第三路与第三全控开关管S3的公共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BUCK低漏电流单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支路中的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两路,一路与第二耦合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另一路经过第二半控开关T2分三路,一路与第四全控开关管S4的常开端连接,第二路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向军,牛化鹏,张海龙,姚为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