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tor driven water cooling type drilling mach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drilling machine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water cooling mechanism for the built-in control, the main motor control terminal (1) on the drive rotating rod design within the tube channel, in the main motor control terminal (1) interior design placed the micro water tank (3) on the basis of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design, the motor drive circuit (9), according to the micro pump (8) for smart control, to the micro water tank (3) in the air, through channel pipe (4) directly to the water to the drill sleeve (2), the direct effect on work of the drill sleeve (2). Do not need extra watering cooling operation,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of drilling machine design and maintain the existing drilling mach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驱动喷水降温式钻孔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驱动喷水降温式钻孔机,属于建筑施工器械
技术介绍
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也有称为钻机、打孔机、打眼机、通孔机等。通过对精密部件进行钻孔,来达到预期的效果,钻孔机有半自动钻孔机和全自动钻孔机,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大多数企业均考虑全自动钻孔机作为发展方向。钻孔机最为常见的应用为腔体钻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钻头与墙体的高速摩擦,使得钻头的温度迅速升高,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在钻孔的同时,不断浇水降温,因此,现有的钻孔机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现有钻孔机结构为基础,引入内置电控喷水降温机构,能够有效提高钻孔工作效率的电机驱动喷水降温式钻孔机。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电机驱动喷水降温式钻孔机,包括主体电机控制端和套筒钻头,其中,主体电机控制端上驱动转动杆的顶端与套筒钻头的末端相固定连接,且驱动转动杆所在直线与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驱动喷水降温式钻孔机,包括主体电机控制端(1)和套筒钻头(2),其中,主体电机控制端(1)上驱动转动杆的顶端与套筒钻头(2)的末端相固定连接,且驱动转动杆所在直线与套筒钻头(2)的中心线相共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水箱(3)、水管(4)、出水喷头(6)、微型气泵(8)和控制模块(5),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的控制按钮(7)、电机驱动电路(9);微型气泵(8)经电机驱动电路(9)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其中,控制模块(5)连接主体电机控制端(1)中的电源模块进行取电,由控制模块(5)为控制按钮(7)进行供电;同时,由控制模块(5)经电机驱动电路(9)为控制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喷水降温式钻孔机,包括主体电机控制端(1)和套筒钻头(2),其中,主体电机控制端(1)上驱动转动杆的顶端与套筒钻头(2)的末端相固定连接,且驱动转动杆所在直线与套筒钻头(2)的中心线相共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水箱(3)、水管(4)、出水喷头(6)、微型气泵(8)和控制模块(5),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的控制按钮(7)、电机驱动电路(9);微型气泵(8)经电机驱动电路(9)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其中,控制模块(5)连接主体电机控制端(1)中的电源模块进行取电,由控制模块(5)为控制按钮(7)进行供电;同时,由控制模块(5)经电机驱动电路(9)为控制按钮(7)进行供电;控制按钮(7)设置于主体电机控制端(1)表面,控制模块(5)和电机驱动电路(9)设置于主体电机控制端(1)内部;电机驱动电路(9)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NPN型三极管Q4、第五NPN型三极管Q5、第六NPN型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控制模块(5)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微型气泵(8)的电机正极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微型气泵(8)的电机负极同时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其中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切思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