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换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025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锁换向机构,包括执手连接座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执手连接座上,所述执手连接座上转动设置有摆动块,所述转轴在周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推顶摆动块的凸缘,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摆动块抵触的抵触槽和用于使摆动块可以自由摆动的换向槽,所述抵触槽和换向槽对应设置在转轴的两端。其结构简单,换向安装十分方便,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锁换向机构
本技术涉及门锁结构
,尤其是一种可以实现左右换向的门锁换向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门锁大多不具备执手的左右换向功能,通常是根据门的左右开向进行安装,分成左开门锁和右开门锁,故在生产加工时,需要生产加工两个开向的门锁,并且客户在错误购买后更换也十分的不方便,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现在市面上也有存在可以进行左右开向转换的门锁,但是其机构复杂,换向操作麻烦,并且容易损坏,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门锁换向机构,其结构简单,换向安装十分方便,操作便捷。本技术提供一种门锁换向机构,包括执手连接座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执手连接座上,所述执手连接座上转动设置有摆动块,所述转轴在周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推顶摆动块的凸缘,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摆动块抵触的抵触槽和用于使摆动块可以自由摆动的换向槽,所述抵触槽和换向槽对应设置在转轴的两端。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这样设置换向机构,摆动块转动设置在执手连接座上,即摆动块的一端通过摆动轴与执手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绕摆动轴进行摆动,在转轴上设置推动摆动块绕摆动轴转动,并且还设置有抵触槽和换向槽,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位置状态,状态位置一:即摆动块自然回落位置,即摆动块与转轴最近的位置,由于摆动块可以是多种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三角形或者是其他不规则形状,将摆动块处于距离转轴最近的位置时,在该状态位置下,当换向槽开口正对摆动块时,摆动块自由端落入换向槽,并且摆动块上任一一个位置不会与换向槽发生接触,摆动块可以绕着摆动轴只有转动,不会与换向槽发生接触,此刻转轴正转或者反转,换向槽的底面不会与摆动块接触,在正转或者反转过程中换向槽的侧壁,即凸缘侧壁,会与摆动块接触从而随着转轴转动拨动摆动块绕摆动轴转动,在该位置,可以实现对门锁左右开向的设置,需要左开向就将转轴正转,需要右开向就将转轴反转;状态位置二:摆动块向左摆动,在转轴正转过程中,换向槽左侧壁推顶摆动块绕摆动轴转动,并随着转动摆动块自由端离开换向槽,并抵压在凸缘侧壁上,继续运动至抵触槽所在位置时,由于抵触槽的存在使得摆动轴自由端在重力的作用下摆动,落入抵触槽并与抵触槽抵触,其自由端通过一个抵触点抵触在抵触槽底面上,该抵触点不会处于抵触槽的中间位置,而是偏离抵触槽的中心线,使得抵触槽在随转轴正转时,摆动块的抵触点可以沿抵触槽底面滑移,并在抵触槽右侧壁的推顶下,对摆动块做抬升运动,使得摆动块抬起脱离抵触槽,而在抵触槽中做出反转动作时,由于摆动块自由端抵压在抵触槽上,抵触槽的左侧壁在反转时同样会抵压在摆动块左侧壁上,对左侧壁起到抵压作用,由于抵触点抵触对摆动块起到支撑的作用,摆动块难以在反转时发生移动,从而实现反转的限位,继续正转转轴,摆动块会抵触在凸缘上沿凸缘斜面继续运动,直至落入换向槽,即状态位置一;状态位置三:摆动块向右摆动,在转轴反转过程中,换向槽右侧壁推顶摆动块绕摆动轴转动,并随着转动摆动块自由端离开换向槽,并抵压在凸缘侧壁上,继续运动至抵触槽所在位置时,由于抵触槽的存在使得摆动轴自由端在重力的作用下摆动,落入抵触槽并与抵触槽抵触,其自由端通过一个抵触点抵触在抵触槽底面上,该抵触点不会处于抵触槽的中间位置,而是偏离抵触槽的中心线,使得抵触槽在随转轴反转时,摆动块的抵触点可以沿抵触槽底面滑移,并在抵触槽左侧壁的推顶下,对摆动块做抬升运动,使得摆动块抬起脱离抵触槽,而在抵触槽中做出正转动作时,由于摆动块自由端抵压在抵触槽上,抵触槽的右侧壁在反转时同样会抵压在摆动块右侧壁上,对摆动块右侧壁起到抵压作用,由于抵触点抵触对摆动块起到支撑的作用,摆动块难以在正转时发生移动,从而实现正转的限位,继续反转转轴,摆动块会抵触在凸缘上沿凸缘斜面继续运动,直至落入换向槽,即状态位置一。但是在现实的开锁作业中,转轴与执手连接,执手通常使用状态下只会转动90至120°,所以在调整好左右开向后,即摆动块的接触范围在凸缘以及抵触槽的所在位置内,在日常使用中不会过度转动,而发生开向转变,在安装时,根据开向要求可以实现快速换向调整,并且该换向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安装也十分快捷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手连接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摆动块向导向槽中延伸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移配合。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导向块和导向槽,使得该摆动块在执手连接座上摆动更为顺畅,不易发生偏移,保证使用效果,提高该装置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手连接座上盖设有罩盖,所述罩盖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通过连接孔暴露在罩盖外。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罩盖,使得污物不会进入该执手连接座内,避免内部零件出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盖上设置有显示槽,所述摆动块向显示槽中延伸有用于显示摆动块摆向的显示凸点。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显示凸点,可以在安装时更为方便的观察到该换向装置所处的位置状态,进一步方便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手连接座侧壁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插设有插销,所述插销与容置槽滑移配合,所述插销端部呈半球形设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插销可以配合童锁进行使用,提高该换向机构的适配性,并且锁销端部采用半球形设置,可以使得锁销伸缩动作更为流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向槽与摆动块相对设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凸缘推动摆动块左转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摆动块左摆转轴反向运动时两者限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凸缘推动摆动块右转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摆动块右摆转轴反向运动时两者限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至图7可以看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锁换向机构,包括执手连接座1和转轴3,所述转轴3设置在执手连接座1上,所述执手连接座1上盖设有罩盖2,所述罩盖2上开设有连接孔21,所述转轴3通过连接孔21暴露在罩盖2外,执手连接座1与罩盖2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设置有摆动块4,所述摆动块4一端通过摆动轴41转动设置在执手连接座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呈矩形设置,包括抵触面和设置抵触面两侧的抵触角,所述执手连接座1上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摆动块4向导向槽11中延伸有导向块43,所述导向块43与导向槽11滑移配合,所述转轴3在周壁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用于推顶摆动块4侧壁的凸缘31,所述凸缘31周面呈曲面设置,所述转轴3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摆动块4的抵触角抵触的抵触槽32和可以使摆动块4可以自由摆动的换向槽32,所述抵触槽32和换向槽32对应设置在转轴3的两端,所述抵触槽32底面呈凸起的弧面设置,所述换向槽32底面呈凹陷的弧面设置,抵触槽32底面最低点距离转轴3轴心距离大于换向槽32底面最高点距离转轴3轴心距离设置,所述罩盖2上设置有显示槽22,所述摆动块4向显示槽22中延伸有用于显示摆动块4摆向的显示凸点42,所述执手连接座1侧壁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插设有插销5,所述插销5与容置槽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锁换向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换向机构,包括执手连接座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执手连接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连接座上转动设置有摆动块,所述转轴在周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推顶摆动块的凸缘,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摆动块抵触的抵触槽和用于使摆动块可以自由摆动的换向槽,所述抵触槽和换向槽对应设置在转轴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换向机构,包括执手连接座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执手连接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连接座上转动设置有摆动块,所述转轴在周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推顶摆动块的凸缘,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摆动块抵触的抵触槽和用于使摆动块可以自由摆动的换向槽,所述抵触槽和换向槽对应设置在转轴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连接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摆动块向导向槽中延伸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移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凯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博洛斯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