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兆吕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01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30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包括防护框架、橡胶垫和螺纹孔;所述防护框架外壁的四角位置处均焊接有挂钩;所述锁紧头上螺纹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锁紧状态下锁紧头内部孔的端面将紧紧贴附在钢丝绳外轮廓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编织防护网依次穿过防护框架顶部及底部所焊接的限位板并与防护框架的顶部面及底部面相接触,并通过锁紧螺丝将固定,通过该结构设置,将一张编织防护网分为两层防护层,且该两层防护层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进一步的,两层防护层之间设置有十一根有序排列的钢丝绳,通过该两层防护层及钢丝绳的设置利于在遇高空坠物时可起到优异的防护效果,保证防护网下方的建筑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
技术介绍
在高层建筑施工工地上,工人需要高空作业,为保护工人的安全,需要在脚手架外部安装防护网。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适用于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防护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下不足:1、现有安全防护网只有薄薄的一层编织防护网层,所能起到的防护效果较差,不能起到缓冲效果,亦容易被高空坠物穿透,安全性能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安全防护网只有薄薄的一层编织防护网层,所能起到的防护效果较差,不能起到缓冲效果,亦容易被高空坠物穿透,安全性能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其中,该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包括有:防护框架、挂钩、限位板、锁紧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包括有:防护框架、挂钩、限位板、锁紧螺丝、编织防护网、矩形板、弹簧、钢丝绳、锁紧头、锁紧螺母、橡胶垫和螺纹孔;所述防护框架外壁的四角位置处均焊接有挂钩;所述防护框架顶部的前后两端面上均各焊接有一处所述限位板,且防护框架底部的前后两端面上也均各焊接有一处所述限位板;四处所述限位板的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各开设有通孔式的所述螺纹孔;所述编织防护网依次穿过防护框架顶部及底部所焊接的限位板并与防护框架的顶部面及底部面相接触;四处所述限位板的顶部的左右两端所开设的螺纹孔内均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且锁紧螺丝底部贴附有橡胶垫;所述锁紧螺丝锁紧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结构包括有:防护框架、挂钩、限位板、锁紧螺丝、编织防护网、矩形板、弹簧、钢丝绳、锁紧头、锁紧螺母、橡胶垫和螺纹孔;所述防护框架外壁的四角位置处均焊接有挂钩;所述防护框架顶部的前后两端面上均各焊接有一处所述限位板,且防护框架底部的前后两端面上也均各焊接有一处所述限位板;四处所述限位板的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各开设有通孔式的所述螺纹孔;所述编织防护网依次穿过防护框架顶部及底部所焊接的限位板并与防护框架的顶部面及底部面相接触;四处所述限位板的顶部的左右两端所开设的螺纹孔内均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且锁紧螺丝底部贴附有橡胶垫;所述锁紧螺丝锁紧状态下其底部所贴附的橡胶垫与处于限位板内壁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吕
申请(专利权)人:杨兆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