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及组合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9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及一种组合板材。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卡夹包括:能弯折或平直的主体部,该主体部设置成:在拼接所述板材之前在中间位置向下弯折具有夹角,并且在拼接板材之后呈平直状态;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该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由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用于卡扣所述板材进而将所述板材拼接在一起。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夹来安装板材,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及组合板材
本技术涉及地板安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及包括该卡夹的组合板材。
技术介绍
在地板安装领域中,由于在地热环境下实木地板的干缩湿涨会加剧,因此在地热环境下安装实木地板是一大难点。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锁扣安装方法在地热环境下安装地板,但是该方法存在安装难度高、材料损失大、安装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卡夹,通过使用卡夹卡扣住相邻的两块板材来拼接地板。这种卡夹的强度大,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实木板材在地热环境下铺装的干缩湿涨问题,而且这种卡夹安装简单、便捷、成本低,因此,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其包括:能弯折或平直的主体部,该主体部设置成:在拼接所述板材之前在中间位置向下弯折具有夹角,并且在拼接板材之后呈平直状态;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由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用于卡扣所述板材进而将所述板材拼接在一起。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呈平直状态的所述主体部为片状长条,呈弯折状态的所述主体部的长为85~87mm,宽为19~21mm,厚为0.8~1.0mm。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弯折的夹角为169°~17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均为“S”形。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钩自下而上具有第一弯折弧和第二弯折弧;其中,所述第一弯折弧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部,且所述第一弯折弧的弧度为49~51°,所述第二弯折弧的开口背离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弯折弧的弧度为82~84°,所述第一弯折弧和第二弯折弧之间的弯折宽度为2.0~2.2mm;并且所述第一卡钩的高度为5~7mm;所述第二卡钩自下而上具有第三弯折弧和第四弯折弧;其中,所述第三弯折弧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部,且所述第三弯折弧的弧度为72~74°;所述第四弯折弧的开口背离所述主体部,且所述第四弯折弧的弧度为127~129°;所述第三弯折弧和第四弯折弧之间的弯折宽度为1.5~1.7mm;并且所述第二卡钩的高度为5~7m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组合板材,其包括:至少两块互相拼接的板材,所述板材下表面开设有卡槽;如上所述的卡夹,其中,所述卡夹呈平直状态;所述卡夹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分别卡扣在所述两块互相拼接的板材的卡槽中。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沿所述板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卡槽的深度为6.5~6.7mm,宽为1.90~1.92mm,所述卡槽的槽口具有0.9~1.1mm宽、倾斜度为44~46°的倒角。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板材的宽度与所述卡夹的长度相等,且所述板材的下表面开设有一条沿板材长度方向的一条卡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板材的宽度大于所述卡夹的长度,所述板材的下表面开设有两条沿板材长度方向的卡槽,所述两条卡槽的间距等于板材的宽度减去所述卡夹的长度。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夹的材料为钢材料,所述钢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Fe:97.76%、C:0.16%、Si:0.53%、Mn:1.53%、P:0.008%、S:<0.00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卡夹不仅在板材安装时大幅降低了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而且与现有技术中安装板材时进行施胶相比,避免污染环境的同时获得了很好的安装效果;本技术的组合板材不仅稳固,而且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呈弯折状态的卡夹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卡夹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卡夹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组合板材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组合板材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组合板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其中,附图中的部件并非一定是按比例进行绘制,其重点在于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举例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卡夹1包括:第一卡钩11、能弯折或平直的主体部12、以及第二卡钩15,其中,主体部12设置成在拼接板材之前在中间位置向下弯折具有夹角θ,并且在拼接板材之后呈平直状态,第一卡钩11和第二卡钩15由主体部12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而成。呈弯折状态的主体部12的长l0为85~87mm,宽为19~21mm,厚为0.8~1.0mm,主体部12的弯折的夹角θ为169~173°(即,当主体部12的一半14贴紧水平面时,弯折的另一半13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7~11°)。呈平直状态的主体部12为片状长条。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卡钩11和第二卡钩15均为S形。第一卡钩11自下而上具有第一弯折弧111和第二弯折弧112;其中,第一弯折弧的开口朝向主体部12,且第一弯折弧的弧度α1为49~51°,第二弯折弧的开口背离所述主体部,第二弯折弧的弧度β1为82~84°,该第一弯折弧和该第二弯折弧之间的弯折宽度(即,内侧折弯弧的垂直切线与外侧折弯弧的垂直切线之间的宽度)为2.0~2.2mm,第一卡钩11的高度h1为5~7mm。第二卡钩15自下而上具有第三弯折弧151和第四弯折弧152;其中,第三弯折弧的开口朝向主体部12,且第三弯折弧的弧度α2为72~74°;第四弯折弧的开口背离主体部,且第四弯折弧的弧度β2为127~129°;第三弯折弧和第四弯折弧之间的弯折宽度l2为1.5~1.7mm,第二卡钩的高度h2为5~7mm。由此可知,第二卡钩15的弯折弧度(第三弯折弧度和第四弯折弧度)大于第一卡钩11的弯折弧度(第一弯折弧度和第二弯折弧度),从而可以更加稳固地将板材拼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卡夹1的材料为钢材料,所述钢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Fe:97.76%、C:0.16%、Si:0.53%、Mn:1.53%、P:0.008%、S:<0.005%。板材可以是实木板材。【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板材。如图6所示,组合板材包括呈平直状态的卡夹1(其形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卡夹1相同)及三块互相拼接的板材21、22及23,每一块板材的下表面均开设有一条沿板材长度方向的卡槽211、221和231,卡夹1的第一卡钩11和第二卡钩15分别卡扣在相邻板材的卡槽中,这样处于平直状态的卡夹1的长度等于每一块板材的宽度,也等于相邻卡槽之间的距离。在安装板材时,将弯折状态下的卡夹1的第一卡钩11卡进卡槽211,由于第二卡钩15的弯折弧度大于第一卡钩11的弯折弧度,因此使用小锤将卡夹1的第二卡钩15卡进卡槽221,此时卡夹1处于平直状态,可以稳固地将板材21和22拼接在一起;按照该安装方法在板材21和22之间连续安装三个卡夹,该三个卡夹在板材21和22之间成一排;同样,在板材22和23之间也安装三个卡夹,该三个卡夹在板材22和23之间也成一排;同一排的三个卡夹中相邻卡夹的水平距离D均相同,均为400~700mm,相邻两排的卡夹的水平距离d不超过50mm。在本实施例中,卡槽的深度为6.5~6.7mm,宽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及组合板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包括:能弯折或平直的主体部,该主体部设置成:在拼接所述板材之前在中间位置向下弯折具有夹角,并且在拼接板材之后呈平直状态;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由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用于卡扣所述板材进而将所述板材拼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拼接板材的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包括:能弯折或平直的主体部,该主体部设置成:在拼接所述板材之前在中间位置向下弯折具有夹角,并且在拼接板材之后呈平直状态;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由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用于卡扣所述板材进而将所述板材拼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呈平直状态的所述主体部为片状长条,呈弯折状态的所述主体部的长为85~87mm,宽为19~21mm,厚为0.8~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弯折的夹角为169°~17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均为S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自下而上具有第一弯折弧和第二弯折弧;其中,所述第一弯折弧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部,且所述第一弯折弧的弧度为49~51°,所述第二弯折弧的开口背离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弯折弧的弧度为82~84°,所述第一弯折弧和第二弯折弧之间的弯折宽度为2.0~2.2mm;并且所述第一卡钩的高度为5~7mm;所述第二卡钩自下而上具有第三弯折弧和第四弯折弧;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学彬谭宏伟郑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