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93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包括两个叠拼在一起的第一支脚单体和第二支脚单体,第一支脚单体和第二支脚单体的中间的主体部形状相同,第一支脚单体的前端向上错位形成第一单体凸板,在第二支脚单体的前端向下错位形成第二单体凸板,第一单体凸板与第二单体凸板之间形成滚轮槽,滚轮槽内设置有滚轮,滚轮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安装在第一单体凸板和第二单体凸板上,第一支脚单体和第二支脚单体的后端各设置有第一端弧板和第二端弧板,第一端弧板和第二端弧板拼接成圆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便于使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在刀库的刀爪上边,帮助刀具稳定运行,降低噪声,增强了稳固性,进而也降低了损耗和维护成本。

A CNC milling machine tool and claw fo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NC milling cutter claw feet, including two fold together the first leg and second leg monomer monomer monomer, the first leg and second leg monomer of the middle of the main body shape of the same, the first leg of the monomer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dislocation formation first single convex plate, second single convex plate is formed on the second leg of the single front downward dislocation, roller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monomer monomer second convex plate and the convex plate, the rolle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wheel,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the first single and second single convex convex plate in the first leg, second leg monomer and monomer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plate arc arc plate,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plate arc arc plate spliced into Yuanduan plate. The invention is novel in design, reasonable in design and easy to use, and is set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knife claw of the tool magazine through the invention to help the tool run stably, reduce noise, enhance steadiness, and further reduce loss and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
技术介绍
数控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内容,加工精度较高,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对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它把铣削、镗削、钻削、攻螺纹和切削螺纹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使其具有多种工艺手段。数控中心的加工需要各种刀具,为了便于设置刀具需要设置刀库。现有的刀库包括设置的刀爪整体组成复杂,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大,损耗大,长时间使用的维护成本高,且运转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包括两个叠拼在一起的第一支脚单体和第二支脚单体,所述第一支脚单体和第二支脚单体的中间的主体部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支脚单体的前端向上错位形成第一单体凸板,与之对应地,在所述第二支脚单体的前端向下错位形成第二单体凸板,所述第一单体凸板与第二单体凸板之间形成滚轮槽,该滚轮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单体凸板和第二单体凸板上,所述第一支脚单体和第二支脚单体的后端各设置有第一端弧板和第二端弧板,所述第一端弧板和第二端弧板拼接成圆端板。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支脚单体和第二支脚单体叠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通过第一单体凸板和第二单体凸板,拼合形成滚轮槽来安置滚轮。第一端弧板和第二端弧板形成一个整体的圆端板用来作为一个承力的部位。进一步,为了便于整体铰接安装,所述第一支脚单体中前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与之形状相适应地,所述第二支脚单体的中前部也向外凸出形成第二凸出部,另设置有铰接过孔从上往下穿过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进一步,为了滚轮安装更加稳定,所述滚轮通过滚轮轴铰接在所述第一单体凸板和第二单体凸板上,且通过卡簧固定。进一步,为了便于设置弹簧,所述圆端板的右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弹簧安装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本专利技术设置在刀库的刀爪上边,帮助刀具稳定运行,降低噪声,增强了稳固性,进而也降低了损耗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具有两个叠拼在一起的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的中间的主体部形状相同,第一支脚单体1的前端向上错位形成第一单体凸板1a,与之对应地,在第二支脚单体2的前端向下错位形成第二单体凸板2a,第一单体凸板1a与第二单体凸板2a之间形成滚轮槽3,该滚轮槽3内设置有滚轮4,滚轮4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安装在第一单体凸板1a和第二单体凸板2a上,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的后端各设置有第一端弧板1b和第二端弧板2b,第一端弧板1b和第二端弧板2b拼接成圆端板5。作为优选的结构形式,第一支脚单体1中前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1c,与之形状相适应地,第二支脚单体2的中前部也向外凸出形成第二凸出部2c,另设置有铰接过孔6从上往下穿过第一凸出部1c和第二凸出部2c。滚轮4通过滚轮轴7铰接在第一单体凸板1a和第二单体凸板2a上,且通过卡簧8固定。圆端板5的右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弹簧安装销9。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叠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通过第一单体凸板1a和第二单体凸板2a,拼合形成滚轮槽3来安置滚轮4。第一端弧板1b和第二端弧板2b形成一个整体的圆端板5用来作为一个承力的部位。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通过两个形状结构相同的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拼合而成,这种生产和制作更加简单。滚轮槽3通过错开的第一单体凸板1a和第二单体凸板2a组合形成,更加便于安装滚轮4。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叠拼在一起的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所述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的中间的主体部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支脚单体(1)的前端向上错位形成第一单体凸板(1a),与之对应地,在所述第二支脚单体(2)的前端向下错位形成第二单体凸板(2a),所述第一单体凸板(1a)与第二单体凸板(2a)之间形成滚轮槽(3),该滚轮槽(3)内设置有滚轮(4),所述滚轮(4)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单体凸板(1a)和第二单体凸板(2a)上,所述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的后端各设置有第一端弧板(1b)和第二端弧板(2b),所述第一端弧板(1b)和第二端弧板(2b)拼接成圆端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铣床刀爪支脚,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叠拼在一起的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所述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的中间的主体部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支脚单体(1)的前端向上错位形成第一单体凸板(1a),与之对应地,在所述第二支脚单体(2)的前端向下错位形成第二单体凸板(2a),所述第一单体凸板(1a)与第二单体凸板(2a)之间形成滚轮槽(3),该滚轮槽(3)内设置有滚轮(4),所述滚轮(4)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单体凸板(1a)和第二单体凸板(2a)上,所述第一支脚单体(1)和第二支脚单体(2)的后端各设置有第一端弧板(1b)和第二端弧板(2b),所述第一端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威斯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