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传输装置及丝网印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72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元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片传输装置及丝网印刷机。硅片传输装置包括机架;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所述机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体,所述第二侧设置有第二转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用于硅片卡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体转动,能够令所述硅片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丝网印刷机包括所述的硅片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片传输装置及丝网印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硅片传输过程中硅片易被污染或者被划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片传输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本技术涉及光伏元件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硅片传输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技术介绍
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已经经过制绒、高温扩散和刻蚀的硅片逐块均匀的进行传送,使得硅片能够继续进行后一道丝网印刷等工序的加工,在硅片进行丝网印刷的过程中,需要将硅片进行连续的传送,使得硅片在传送过程中能够高效的进行丝网印刷。目前,硅片的传送主要依靠输送带,具体而言,将硅片放置于输送带上,且硅片表面的蓝膜直接与输送带接触,依靠蓝膜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硅片随输送带传输。当输送带表面受到污染后,硅片表面的蓝膜容易被污染,甚至被划伤,然而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对硅片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一旦硅片表面的蓝膜被污染或者被划伤,会导致硅片表面的杂质容易引起堵网、断线或者硅片产生暗电流或表面脏污降为B级片等许多问题,且输送带表面受到污染,对输送带的维护耗时间,从而影响丝网的产能。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硅片传输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片传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硅片传输过程中硅片易被污染或者被划伤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机,以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硅片传输过程中硅片易被污染或者被划伤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硅片传输装置,包括机架;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所述机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体,所述第二侧设置有第二转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用于硅片卡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体转动,能够令所述硅片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转动体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转动体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和/或,所述第二转动体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转动体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硅片传输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体,且所述第一转动体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一橡胶圈;和/或,还包括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体,且所述第二转动体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二橡胶圈。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橡胶圈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硅片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为环形槽,且所述第一槽体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槽体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周向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橡胶圈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硅片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为环形槽,且所述第二槽体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周向设置。进一步地,本技术当所述第一橡胶圈上开设有第一槽体,且所述第二橡胶圈上开设有第二槽体时,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令所述硅片沿厚度方向的表面水平。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口用于连接气源,出气口用于与所述硅片的底面相对应。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气管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硅片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气管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气管在所述机架的底部均匀设置。进一步地,本技术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机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进料端,所述第二端为出料端,且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用于令所述硅片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移动;所述第一端设置有能够用于令所述硅片输入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的定位机构。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伸缩电机、第二伸缩电机和输送器;所述输送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对所述硅片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器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伸缩电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均设置于所述输送器和所述机架之间,且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伸缩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三转动体,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连接有第四转动体,且所述第三转动体和所述第四转动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伸出,令所述第三转动体与所述第一转动体相对应;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伸出,令所述第四转动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体相对应;所述第三转动体与所述第四转动体转动,能够令所述第三转动体与所述第四转动体之间的硅片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机架的方向移动。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丝网印刷机,包括所述的硅片传输装置。综上所述,硅片卡设于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因而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对硅片具有一定的挤压,令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与硅片之间具有摩擦力,一方面能够用于在硅片的厚度方向上支撑硅片,另一方面,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转动,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与硅片之间的摩擦力令硅片随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了硅片的传送。因此,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分别与硅片的侧面结膜摩擦,而不会与硅片表面的蓝膜接触摩擦,因而不会令硅片表面的蓝膜受到污染和破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硅片传输过程中硅片易被污染或者被划伤的技术问题。丝网印刷机包括硅片传输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丝网印刷机的硅片传输过程中硅片易被污染或者被划伤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片传输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片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片传输装置的另一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片传输装置的第一转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机架;21-第一转动体;22-第二转动体;3-硅片;4-第一橡胶圈;41-第一槽体;5-气管;51-进气口;61-第一伸缩电机;62-第二伸缩电机;7-输送器;81-第三转动体;82-第四转动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硅片传输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所述机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体,所述第二侧设置有第二转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用于硅片卡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体转动,能够令所述硅片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所述机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体,所述第二侧设置有第二转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用于硅片卡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二转动体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体转动,能够令所述硅片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体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转动体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和/或,所述第二转动体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转动体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体,且所述第一转动体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一橡胶圈;和/或,还包括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体,且所述第二转动体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二橡胶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圈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硅片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为环形槽,且所述第一槽体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槽体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周向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橡胶圈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硅片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为环形槽,且所述第二槽体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周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橡胶圈上开设有第一槽体,且所述第二橡胶圈上开设有第二槽体时,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令所述硅片沿厚度方向的表面水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龙费正洪党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盐城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