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616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可转动折叠的上车架、下前车架、与所述下前车架铰接的下后车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车架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下前车架与下后车架的铰接处,所述上车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后车架上,在折叠收合过程中,通过解锁装置将第二锁紧机构解锁,即可将上车架往下后车架方向转动折叠,并且带动下前车架和连接杆折叠,而且在折叠过程中解锁第一锁紧机构,使上车架自身转动作进一步的折叠,即可完成本童车的折叠,其操作简单,折叠快速且折叠完后体积小,方便运输和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
本技术涉及童车,尤其涉及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
技术介绍
随着童车的广泛应用,童车的安全性能和方便性能越显重要,现有的童车产品中,大多会采用可折叠收合的方式,以使童车产品方便携带和使用,在现有的折叠童车中,会采用将车架简单折叠或者逐步多次折叠的方式完成对车架的折叠收合,这样的折叠方式无疑会增加操作步骤,耗时且操作繁琐,而且市场上的童车座椅架一般不予车架一同折叠,这样会使童车折叠后的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童车的折叠方式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可转动折叠的上车架、下前车架、与所述下前车架铰接的下后车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车架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下前车架与下后车架的铰接处,所述上车架设有限制其转动折叠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上车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后车架上,且所述上车架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其相对下后车架转动的第二锁紧机构,所述车架上还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解锁的解锁装置,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解锁后,将上车架往下后车架方向转动折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

【技术保护点】
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可转动折叠的上车架(101)、下前车架(102)、与所述下前车架(102)铰接的下后车架(103)和连接杆(104),所述连接杆(10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车架(101)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下前车架(102)与下后车架(103)的铰接处,所述上车架(101)设有限制其转动折叠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上车架(10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后车架(103)上,且所述上车架(101)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其相对下后车架(103)转动的第二锁紧机构,所述车架(1)上还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解锁的解锁装置(3),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解锁后,将上车...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可转动折叠的上车架(101)、下前车架(102)、与所述下前车架(102)铰接的下后车架(103)和连接杆(104),所述连接杆(10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车架(101)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下前车架(102)与下后车架(103)的铰接处,所述上车架(101)设有限制其转动折叠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上车架(10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后车架(103)上,且所述上车架(101)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其相对下后车架(103)转动的第二锁紧机构,所述车架(1)上还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解锁的解锁装置(3),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解锁后,将上车架(101)往下后车架(103)方向转动折叠,可使第一锁紧机构解锁,并且使与上车架(101)铰接的连接杆(104)和与连接杆(104)铰接的下前车架(102)随所述上车架(101)一同联动往下后车架(103)方向转动折叠,且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解锁后,可将所述上车架(101)转动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101)包括车架扶手架(1011)和铰接在所述车架扶手架(1011)左下端的左支杆(1012)和铰接在车架扶手架(1011)右下端的右支杆(1013),所述连接杆(104)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左支杆(1012)上,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设于所述左支杆(1012)与所述车架扶手架(1011)的铰接处,所述下后车架(103)上还铰接有位于左支杆(1012)外侧的连接座(6),所述车架(1)上还设有铰接在所述连接座(6)上的座椅架(201)和与所述座椅架(201)铰接的靠背架(202),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设于左支杆(1012)的下端且卡锁左支杆(1012)与下后车架(103)的连接处和使左支杆(1012)与所述连接座(6)相对固定,所述上车架(101)相对下后车架(103)转动折叠时,所述座椅架(201)与所述靠背架(202)随所述上车架(101)一同转动至所述上车架(101)与下后车架(10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6)上还铰接有座椅扶手架(203),且所述座椅扶手架(203)上设有转动连接件(2031),所述转动连接件(203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座椅架(201)上且可沿所述座椅架(201)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后车架(103)包括左后支杆(1031)、右后支杆(1032)和连接在所述左后支杆(1031)和右后支杆(1032)后端的后轮组件(1033)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下卡座(501),设于所述左后支杆(1031)的上端面,其上端设有卡槽(5011);上卡座(502),设于所述左支杆(1012)下端且与所述上卡座(501)配合连接,且所述上卡座(502)可相对所述下卡座(501)移动;插块(503),位于所述左支杆(1012)内且可沿左支杆(1012)上下运动,其穿过所述上卡座(502)伸入至所述下卡座(501)的卡槽(5011)内以限制所述上卡座(502)相对所述下卡座(501)移动,且所述插块(503)上还设有复位元件;卡锁件(504),套设在所述左支杆(1012)的外侧且随所述插块(503)沿左支杆(1012)运动,所述左支杆(1012)上开设有长条形导孔(10121),所述插块(503)与卡锁件(504)通过第一活动销(5042)连接在长条形导孔(10121)上,所述卡锁件(504)左侧设有凸起的卡锁部(5041),所述连接座(6)上设有与卡锁部(5041)对应的卡锁凹位(601);所述解锁装置(3)可使所述插块(503)与卡锁件(504)移动,使插块(503)脱离下卡座(501)的卡槽(5011)和使卡锁件(504)的卡锁部(5041)脱离连接座(6)的卡锁凹位(601),使左支杆(1012)可相对左后支杆(1031)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3)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扶手架(1011)上的安装座(301)、设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强何汝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