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丁专利>正文

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207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且通孔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且两个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试管本体。该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毛刷、轴承、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第四转轮、电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电机,从而使电机通过第三转轮带动第一转轮旋转,第一转轮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轮旋转,第二转轮带动第四转轮和第二转轴旋转,从而使两个毛刷能同时清洗两个试管本体,从而提高了清洗的效率,通过设置挤压装置和第一防滑垫,从而防止试管本体掉落。

A test tube cleaning device for stud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st tube cleaning device, a student experiment including transverse, open upper surface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with two holes, and the side hole groov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groo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ressing device, and two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inside a tube body.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cleaning device for the tube, by setting the first shaft and the second shaft, bearing, wheel brush,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runner runner runner, motor, belt, belt and the first second motor so that the motor drives the first rotating wheel rotates through third wheel, the first wheel driv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wheel. Second wheel drive and fourth wheel second rotating shaft, so that the two brush can clean two tube body at the same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leaning, by setting the extrusion device and the first mat, thereby preventing the tube body dr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育
,具体为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试管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之一,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加热之前应该预热,不然试管容易爆裂)使用,试管分普通试管、具支试管以及离心试管等多种。学生做化学实验时往往会用到大量普通的试管,学生做完实验需要清洗试管,目前市场上的试管清洗装置往往是一个一个的清洗试管,从而导致清洗试管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且通孔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且两个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试管本体,所述试管本体的两侧面分别与挤压装置的侧面和第一防滑垫的侧面搭接,且两个试管本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毛刷,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表面均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侧面通过L形固定杆与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和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且第一转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三转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轮的下表面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的机身与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四转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轮的下表面与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凹槽内壁的侧面和挤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且挤压板远离电动推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防滑垫远离挤压板的侧面与试管本体的表面搭接。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优选的,所述横板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毛刷、轴承、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第四转轮、电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电机,从而使电机通过第三转轮带动第一转轮旋转,第一转轮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轮旋转,第二转轮带动第四转轮和第二转轴旋转,从而使两个毛刷能同时清洗两个试管本体,从而提高了清洗的效率,通过设置挤压装置和第一防滑垫,从而使挤压装置和第一防滑垫能对试管本体固定,从而防止试管本体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板、2控制面板、3电机、4第三转轮、5第一皮带、6第一转轮、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轮、9第二皮带、10第四转轮、11第二转轴、12轴承、13L形固定杆、14通孔、15凹槽、16挤压装置、161电动推杆、162挤压板、163第二防滑垫、17毛刷、18试管本体、19第一防滑垫、20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包括横板1,横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20,横板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推杆161的输入端和电机3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控制面板2,从而使学生能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动推杆161伸缩,使挤压板162带动第二防滑垫163挤压试管本体18,从而使试管本体18不会掉落,且学生能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机3运转,从而使毛刷17能清洗试管本体18,从而方便了学生的操作,提高了清洗试管本体18的效率,横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14,且通孔14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16,通过设置挤压装置16,从而使挤压装置16能对试管本体18挤压,从而使试管本体18不会掉落,挤压装置16包括电动推杆161,电动推杆161的两端分别与凹槽15内壁的侧面和挤压板162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挤压板162,从而增大试管本体18的受力面积,从而使试管本体18不易被压碎,且挤压板162远离电动推杆16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垫163,第二防滑垫163远离挤压板162的侧面与试管本体18的表面搭接,通过设置第二防滑垫163,从而使试管本体18不会掉落,且两个通孔14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试管本体18,试管本体18的两侧面分别与挤压装置16的侧面和第一防滑垫19的侧面搭接,且两个试管本体1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通过设置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从而使学生能同时清洗两个试管本体18,从而提高了学生清洗试管本体18的效率,且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毛刷17,且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的表面均套接有轴承12,轴承12的侧面通过L形固定杆13与横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L形固定杆13,从而使轴承12能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从而使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旋转时不会晃动,第一转轴7的顶端和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轮6和第二转轮8,且第一转轮6通过第一皮带5与第三转轮4传动连接,第三转轮4的下表面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3的机身与横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轮8通过第二皮带9与第四转轮10传动连接,第四转轮10的下表面与第二转轴11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转轮6、第二转轮8、第三转轮4、第四转轮10、第一皮带5、第二皮带9和电机3,从而使电机3能同时带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旋转,从而使两个毛刷17能同时清洗两个试管本体18,从而提高了清洗的效率。工作原理:当学生需要清洗试管本体18时,首先学生依次把两个试管本体18分别套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的外表面,然后学生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动推杆161伸长,电动推杆161通过挤压板162带动第二防滑垫163移动,当第二防滑垫163的侧面和试管本体18的侧面搭接时,学生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动推杆161停止伸长,然后学生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机3运转,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第三转轮4旋转,第三转轮4通过第一皮带5带动第一转轮6旋转,第一转轮6带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轮8旋转,第二转轮8通过第二皮带9带动第四转轮10旋转,第四转轮10带动第二转轴11旋转,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带动毛刷17旋转,当把试管本体18清洗完毕时,学生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机3停止运转,然后学生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动推杆161缩短,当第二防滑垫163和试管本体18的侧面分离时,学生把试管本体18取出,然后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动推杆161停止缩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包括横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14),且通孔(14)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16),且两个通孔(14)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试管本体(18),所述试管本体(18)的两侧面分别与挤压装置(16)的侧面和第一防滑垫(19)的侧面搭接,且两个试管本体(1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且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毛刷(17),且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的表面均套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侧面通过L形固定杆(13)与横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的顶端和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轮(6)和第二转轮(8),且第一转轮(6)通过第一皮带(5)与第三转轮(4)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轮(4)的下表面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3)的机身与横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8)通过第二皮带(9)与第四转轮(10)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轮(10)的下表面与第二转轴(11)的顶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生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包括横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14),且通孔(14)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16),且两个通孔(14)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试管本体(18),所述试管本体(18)的两侧面分别与挤压装置(16)的侧面和第一防滑垫(19)的侧面搭接,且两个试管本体(1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且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毛刷(17),且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1)的表面均套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侧面通过L形固定杆(13)与横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的顶端和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轮(6)和第二转轮(8),且第一转轮(6)通过第一皮带(5)与第三转轮(4)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轮(4)的下表面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3)的机身与横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丁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