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219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木耳栽培方法。“达耳1号”是一种从西南地区野生品种资源分离驯化选育的抗逆性强的新木耳品种。但是该新品种的栽培技术目前尚不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技术方案是:生产菌袋的过程为,按照重量份,150‑160份青冈木等硬杂木屑、20‑30份麸皮、6‑10份玉米粉、3‑5份石膏、4‑7份石灰、1‑2份磷酸二氢钾、1‑2份硫酸镁和300‑350份水搅拌均匀配置成培养料;然后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袋、灭菌。此外制备菌种、养菌、刺孔、耳场搭建及排袋、催耳和出耳过程的条件均可进行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达耳1号”木耳的栽培。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edible fungi, an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ethod of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Da ear No. 1\ is a new kind of new fungus resistant to the wild varieties and acclimation of wild varieties in Southwest China. However,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he new variety are still uncertai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ethod of bacteri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eight of 150, 160 Cyclobalanopsis wood and other hard wood sawdust and 30 wheat bran, 20 6 10 corn flour, 3 5 copies, 7 copies of the 4 gypsum lime, 1 2 linsuanerqingjia, 1 2 Magnesium Sulfate 350 and 300 water stir into the culture material and configuration; mixing packaging and sterilizing culture uniform. In addition,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teria, bacteria, piercing holes, ear field construction and bag arrangement, ear stimulation and ear discharge can be optimized.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Da ear No.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木耳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黑木耳栽培历史悠久,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至少有800年以上。黑木耳栽培经历了野生栽培、椴木栽培、袋料栽培三个阶段,目前主要栽培方式为椴木栽培与代料栽培,其中代料栽培因原材料来源丰富、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益高、种植适应性广等显著特点,而发展成为当前的主要栽培方式。但适宜我国寡照多雨的西南地区黑木耳栽培品种少而且经过长期使用,出现了木耳菌种退化、抗性差、袋料分离较多、易流耳、烂棒、产量不稳定等问题,给耳农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生产上迫切需要高产优质的黑木耳新品种。“达耳1号”是一种从西南地区野生品种资源分离驯化选育抗逆性强的新木耳品种。其从宣汉县凤林乡凤凰村海拔800米处采集野生子实体,经单株选择、分离纯化选育出木耳纯培养物;经生物学特性分析、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获得木耳菌株。2016年获得四川省品种审定证书。“达耳1号”木耳不能使用现有黑木耳品种的栽培方法栽培,适宜的栽培技术目前尚不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达耳1号”木耳不能使用现有黑木耳品种的栽培方法栽培,适宜的栽培技术目前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耳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产菌袋、制备菌种、养菌、刺孔、耳场搭建及排袋、催耳、出耳和采收,其特征在于:生产菌袋的过程为,按照重量份,150‑160份青冈木等硬杂木屑、20‑30份麸皮、6‑10份玉米粉、3‑5份石膏、4‑7份石灰、1‑2份磷酸二氢钾、1‑2份硫酸镁和300‑350份水搅拌均匀配置成培养料;然后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袋、灭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产菌袋、制备菌种、养菌、刺孔、耳场搭建及排袋、催耳、出耳和采收,其特征在于:生产菌袋的过程为,按照重量份,150-160份青冈木等硬杂木屑、20-30份麸皮、6-10份玉米粉、3-5份石膏、4-7份石灰、1-2份磷酸二氢钾、1-2份硫酸镁和300-350份水搅拌均匀配置成培养料;然后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袋、灭菌。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菌袋时日平均气温为22-24℃;菌袋规格18×35cm,聚乙烯单开口折角。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菌种的过程为母种采用PDA斜面培养基培养和扩繁,培养条件为,温度维持在24-26℃,遮光;培养基原材料包括木屑和麸皮,含水量58-62%,pH值为6.8-7.5。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完成后,菌种的保存条件为5℃。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菌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控制为,温度维持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之间,每天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界耿新翠弋淮向孟江朱照学杨毅彭仁俊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宣汉县硕博菌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宣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