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全程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192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全程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播种;步骤2田间管理;步骤3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所涉及到的从种子准备、试验地准备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观察调查鉴定的人员经验资历、人员组成、数据采集、样品采集方法等一系列田间具体操作进行科学约定、统一规范、明确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时空和人为因素对鉴定评价结果可能造成的误差。

A field operation method for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Cotton Germplasm Resources in Xinjia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eld operation method for precise identification of Cotton Germplasm Resources in Xinjiang.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seeding, step 2 field management, step 3, pest control.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cotton germplasm resources involved in seed preparation, test preparation to planting, field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investig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nel experience qualifications, personnel composition, data collection, sample collection method and a series of specific scientific field operation agreement, standardized, clear requirements to minimize the time and human factor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error evaluation results may be caused b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全程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全程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棉花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疆棉花生产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早熟的优良新品种,形成了以宽膜覆盖、精量点播、膜下滴灌为主要标志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产优质高效现代植棉技术模式,使得新疆棉花面积、总产和单产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棉花生产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优良新品种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而优良品种的选育来源于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对种质资源材料的田间精准鉴定,是种质资源挖掘创新利用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其自身重要和关键的研究内容。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统一规范的田间精准鉴定试验操作方法,不能有效消除不同年份、不同地点所致的试验误差,尤其是不同的试验人员根据各自不同的经验和理解,在精准鉴定试验过程中,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十分不利于试验结果的精准。总之,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的目的是获得精确完整的试验结果数据,以对种质资源材料进行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为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奠定基础。精准鉴定是种质资源最关键重要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涉及到大量的田间观察、调查、鉴定、评价、取样等试验工作。现有的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主要强调鉴定(评价)的对象(性状)和鉴定(评价)的标准,对田间试验如何规范化的进行操作未做统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极易致使试验结果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试验结果的精准性受到较大影响,不能完全达到精准鉴定的目的。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科学规范统一的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试验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全程操作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全程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播种1.1播前准备1.1.1种子准备参试材料种子要求毛籽。剔除秕子、破碎籽和异形籽后按35-40克/试验小区取种子装纸袋,根据试验设计统一编写当年编号于纸袋固定位置。1.1.2试验地准备按照新疆棉花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要求进行。注意保证试验地地力均匀一致。1.2栽培方式与株行距配置按照新疆棉花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进行。保苗密度控制在1.25万株/666.7m2~1.35万株/666.7m2。地膜选用1.25m的宽膜,一膜4行,一膜二带。株行距配置为(20+50+20)+55cm,株距12cm,平均行距37.5cm,理论密度1.53万株/666.7m2。地膜选用1.45m的宽膜。一膜4行,一膜二带。株行距配置为(30+45+30)+55cm或(25+55+25)+55,株距12cm,平均行距40.0cm,理论密度1.39万株/666.7m2。部分地区地膜也可选用1.80-2.02m的超宽膜(机采棉模式)一膜6行,株行距配置为(10+66+10+66+10)+66,株距10厘米,理论密度1.75万株/666.7m2。1.3覆膜播种1.3.1覆膜打孔采用精量点播机,铺膜、铺设滴管带、打孔一次完成。注意将精量点播机覆土部分调整到不覆土,留出膜孔待播。1.3.2小区规划根据试验设计,将已覆膜打孔的试验地划出试验小区、留出走道。具体利用50-100m皮尺或划线绳,拉直线固定两端后,用铁锨铲取走道行间细碎土沿划线绳匀速均匀撒下,画出直线。1.3.3种子排放将已准备好的参试材料种子纸袋,按照试验设计分别放置于试验地中已划好的各试验小区一端。1.3.4播种方式及质量要求人工点播。将试验工人按照每一人负责一小区分配,本小区播完后再安排下一小区。在播前整地铺膜质量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取两粒种子放入已打好的孔中,保证种子入土深度在膜下1.5-2cm间。播剩的种子放入原纸袋放回原处。同时,若干小区安排一名试验工人用铁锨铲取行间细碎土均匀覆盖在已播种的膜孔上,覆土厚度1.0cm左右,覆土宽度以覆盖住膜孔为宜,一般不超过7cm。注意覆土厚度和宽度严格保持一致。试验要求同一天播完,不能播完的,同一重复应同一天播完。1.4检查登记每一重复播完后,按照试验设计,及时登记检查是否有播错、漏播的情况,参试材料名称和当年编号要一一对应。播剩的种子按小区编号顺序回收备用。步骤2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按照新疆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技术要求进行。试验地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应当天完成,当天不能完成的,同一重复应同一天完成。2.1苗期管理2.1.1补种定苗播种后种子发芽顶土至现行期间及时查苗,对缺苗小区催芽补种。找出缺苗小区对应播剩种子,浸种催芽补种,保证小区足够株数。参试材料80%出苗到一叶一心时,安排足够人力及时定苗。定苗要求一穴一苗。2.1.2中耕除草播种结束后即可开始中耕,深度不超过15cm。同时注意及时人工除草。2.2蕾期至花铃期管理以防治病虫害、化学调控和合理水肥调控为中心。同时注意及时清除试验地杂草。2.3打顶整枝新疆棉区(南疆)打顶时间一般在7月15日左右。田间试验要求打顶结束时间不迟于7月20日。打顶时各小区统一打去1叶1心。参试材料原则上不整枝。2.4吐絮期管理重点在棉铃虫、棉叶螨的防治。注意水肥调控,防止旺长、早衰。2.5水肥管理按照新疆棉花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水肥管理技术要求进行。2.5.1滴灌滴灌前携带维修工具、材料,检查主管接头、阀门,检查每条滴管带接头,滴灌时同时检查每条滴管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5.2滴灌时间新疆棉区滴灌头水时间一般在6月上中旬。试验地在10%参试材料达到开花期时滴灌头水。停水时间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年气候情况、土壤墒情、棉株长势而定。2.5.3灌水次数用量全生育期滴水9~12次,平均每次滴灌量15m3~20m3/666.7m2,全生育期滴灌用水量250m3~300m3/666.7m2。一般6月份滴水2-3次,每次滴水量12m3~15m3/666.7m2,滴灌周期7-8天。7月滴水4-5次,每次滴水量20m3~25m3/666.7m2,滴灌周期6-7天。8月份滴水3-4次,每次滴水量20m3~25m3/666.7m2,滴灌周期7-10天。9月上旬,可酌情进行1次滴水,滴水量为10m3~15m3/666.7m2。滴灌次数和每次具体滴灌量可根据当年气候情况、土壤条件、头水早晚以及棉株长势而定。滴灌由专人负责,应记载滴灌日期、用时、当日气候情况、滴灌量;随水滴施肥料农药的同时记载肥料农药种类、滴肥量、施药量。2.5.4基肥及滴水追肥根据新疆棉花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水肥管理技术要求,重施基肥和花铃肥,补施钾肥。基肥,一般施优质农家肥3m3/666.7m2,磷酸二铵25-30kg/666.7m2、尿素10kg/666.7m2,钾肥5kg/666.7m2。追肥,全生育期随水滴肥5~8次。分别在第2次至倒数第3次滴水时进行。随水滴施尿素2-5kg/666.7m2+滴灌磷酸二铵1-2kg/666.7m2,则尿素总量在20kg左右、滴灌磷酸二铵在7-10kg为宜。或每次施滴灌专用肥4-5kg/666.7m2,滴肥总量在25kg左右。2.6化控化控使用缩节胺。试验地原则上以水肥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全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播种1.1播前准备1.1.1种子准备参试材料种子要求毛籽;剔除秕子、破碎籽、异形籽后按35‑40克/小区取种子装纸袋,根据试验设计统一编写当年编号于纸袋固定位置;1.1.2试验地准备按照新疆棉花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进行;注意保证试验地地力均匀一致;1.2栽培方式与株行距配置按照新疆棉花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进行;收获密度控制在1.25万株/666.7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田间全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播种1.1播前准备1.1.1种子准备参试材料种子要求毛籽;剔除秕子、破碎籽、异形籽后按35-40克/小区取种子装纸袋,根据试验设计统一编写当年编号于纸袋固定位置;1.1.2试验地准备按照新疆棉花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进行;注意保证试验地地力均匀一致;1.2栽培方式与株行距配置按照新疆棉花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进行;收获密度控制在1.25万株/666.7m2~1.35万株/666.7m2;地膜选用1.25m的宽膜,一膜4行,一膜二带;株行距配置为(20+50+20)+55cm,株距12cm,平均行距37.5cm,理论密度1.53万株/666.7m2;地膜选用1.45m的宽膜;一膜4行,一膜二带;株行距配置为(30+45+30)+55cm或(25+55+25)+55,株距12cm,平均行距40.0cm,理论密度1.39万株/666.7m2;部分地区地膜选用1.80-2.02m的超宽膜一膜6行,株行距配置为(10+66+10+66+10)+66,株距10厘米,理论密度1.75万株/666.7m2;1.3覆膜播种1.3.1覆膜打孔采用精量点播机,铺膜、铺设滴管带、打孔一次完成;注意将精量点播机覆土部分调整到不覆土,留出膜孔待播;1.3.2小区规划根据试验设计,将已覆膜打孔的试验地划出小区、留出走道;具体利用50-100m皮尺或划线绳,拉直线固定两端后,用铁锨铲取走道行间细碎土沿划线绳一侧匀速均匀撒下,画出直线;1.3.3种子排放将已准备好的参试材料种子纸袋,按照试验设计分别放置于试验地中已划好的各小区一端;1.3.4播种方式及质量要求人工点播;将试验工人按照每一人负责一小区分配,本小区播完后再安排下一小区;在播前整地铺膜质量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取两粒种子放入已打好的孔中,保证种子入土深度在膜下1.5-2cm间;播剩的种子放入原纸袋放回原处;同时,若干小区安排一名试验工人用铁锨铲取行间细碎土均匀覆盖在已播种的膜孔上,覆土厚度1.0cm,覆土宽度以覆盖住膜孔为宜,一般不超过7cm;注意覆土厚度和宽度严格保持一致;试验要求同一天播完,不能播完的,同一重复应同一天播完;1.4检查登记每一重复播完后,按照试验设计,及时登记检查是否有播错、漏播的情况,参试材料名称和当年编号要一一对应;播剩的种子按小区顺序回收备用;步骤2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按照新疆高密度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技术要求进行;试验地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应当天完成,当天不能完成的,同一重复应同一天完成;2.1苗期管理2.1.1补种定苗播种后种子发芽顶土至现行期间及时查苗,对缺苗小区催芽补种;找出缺苗小区对应播剩种子,浸种催芽补种,保证小区足够株数;参试材料80%出苗到一叶一心时,安排足够人力及时定苗;定苗要求一穴一苗;2.1.2中耕除草播种结束后即开始中耕,深度不超过15cm;同时注意及时人工除草;2.2蕾期至花铃期管理以防治病虫害、化学调控和合理水肥调控为中心;同时注意及时清除试验地杂草;2.3打顶整枝新疆棉区打顶时间一般在7月15日;田间试验要求打顶结束时间不迟于7月20日;打顶时各小区统一打去1叶1心;参试材料原则上不整枝;2.4吐絮期管理重点在棉铃虫、棉叶螨的防治;注意水肥调控,防止旺长、早衰;2.5水肥管理按照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维军马君李春平张黎吾买尔江·库尔班牙生·玉努斯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